10月11日至24日在昆明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會期確定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籌備工作組織委員會負責人表示,經中國政府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協商,并經公約主席團審議,COP15召開日期由原定的2021年5月更新為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會議地點在中國昆明。
COP15是一次重要的會議,大會將制定《2020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是繼“愛知目標”后,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
COP15是聯合國首次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召開的全球性會議。中國政府高度重視COP15籌備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同各方分享中國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向世界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聚首美麗的春城昆明,共商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中國作為COP15東道國,將認真履行義務,與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加強雙、多邊合作,努力將COP15辦成一屆圓滿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
生物多樣性大會為何在云南舉辦
那是因為.......
這里
是世界進化史中的"生物進化中心”
云南位于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4061公里,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王順祥 攝
翻開地圖,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珠江、紅河、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縱貫云南全省,高原湖泊星羅棋布。向東,云南地處長江、珠江等國內主要河流上游或者源頭,云嶺大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有助于下游地區安全;向南,云南又處于怒江—薩爾溫江、瀾滄江—湄公河、紅河、獨龍江—伊洛瓦底江等重要國際河流的上游。
此外,在南北間距不過900公里的土地上,云南還有著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等7個氣候類型,氣候的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呈現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類型。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里的滇金絲猴
特殊的地理位置,復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孕育了云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全省現有生態系統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等美譽。
這里是全球 34 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
滇西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境內高山聳立,具有完整的山地垂直地帶性,此外,峽谷縱橫,形成了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并流的獨特奇觀。普達措國家公園位于滇西北地區,涵蓋較為原始完整的森林灌叢、高山草甸、濕地湖泊、河流峽谷等生態系統,是“三江并流”世界遺產的核心腹地,也是滇西北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源涵養的國家重點功能區,還是全球三大生物多樣性熱點匯集的區域。該地區保存了發育完好的天然寒溫性針葉林和天然硬葉常綠闊葉林,為黑頸鶴、黑鸛、云南紅豆杉、油麥吊云杉等珍稀瀕危動植物提供了舒適的棲息地和原始生境。迪慶州普達措國家公園 圖源:“云南發布”微信公眾號
作為全球地理景觀類型、生態系統類型和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滇西北山地發育了從亞熱帶河谷到寒溫帶高山的各種森林、灌叢、亞高山草甸、濕地、高山流石灘和冰川雪山等景觀多樣性,擁有除沙漠和海洋以外的各類生態系統,成為全球生物物種的高度密集區和不同區系成分交錯分布的復雜區域,是全球溫帶生態系統最具代表性的地區,被譽為世界級的生物基因庫。滇西北有脊椎動物101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16種;高等植物1019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9種。
滇西北作為中國三大特有物種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區域內縱橫交錯的群峰峻嶺與溝壑河谷為眾多生物提供了縱向遷徙的生態廊道與橫向交匯的安全屏障。滇西北既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又是長江中上游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生態狀況將直接影響到下游約300萬平方公里流域的生態健康和約5億人口的生產生活,生態區位及其重要。
這里有“滇南生物基因庫”之稱的哈尼梯田
云南紅哈尼梯田位于紅河南岸,是中國西南山區人與生物多樣性共生共存的典范,梯田景觀所展現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度同構”的生態體系,完美反映了精耕細作的農業、林業和水源分配系統,彰顯了哈尼族人農業智慧的成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活態遺產”,生態文明的標榜旗幟,具有豐富的農田生物多樣性。圖源:“云南發布”微信公眾號
哈尼梯田總面積16600公頃,順著雄偉的哀牢山斜坡呈階梯狀分布,從山腳延伸至海拔2000米的山巔,一面山坡最多有3700 級梯田,呈等高線排列,錯落有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哈尼族人通過發明水渠灌溉系統,1300年來延用此法將水從樹木繁盛的山頂引入梯田,孕育了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稻作梯田文化,蘊藏有深厚的民間技能與民族智慧。元陽梯田美景
紅河哈尼梯田亞熱帶原始森林莽莽蒼蒼,其中觀音山原始森林達18167.6公頃,分布各山各嶺的原始林和次生林45790.8公頃,廣袤的森林構成了云娜巨大的天然綠色水庫,潤養萬物。哈尼梯田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21 種,國家Ⅰ級保護植物23種,如云南紅豆杉、華蓋木等,被譽為“滇南生物基因庫”,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
這里有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國際上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位于云南最南端,地處熱帶北部邊緣,終年溫暖濕潤,是中國熱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地區。西雙版納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02萬畝,其中70萬畝為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面積151.6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80.8%。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在中國現存的熱帶雨林中屬面積最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生態系統保存較為完整的熱帶雨林,加之其具有的獨特生態類型和奇異的生態景觀,是十分重要而寶貴的自然遺產,具極高的保護價值。圖源:“云南發布”微信公眾號
西雙版納分布有高等植物約5000種,眾多的植物種屬交錯生長,形成了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苔蘚常綠闊葉林、南亞熱帶針葉闊葉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等復雜多樣的植被景觀;有脊椎動物800余種,無脊椎動物3000余種,保存著中國最大的野生亞洲象種群,約300頭,較為集中地分布著野牛、印支虎、綠孔雀、巨蜥、蟒及特有種的鼷鹿等珍稀動物。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58年,是中國第一批建立的20個自然保護區之一,也是云南省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作為中國熱帶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熱帶重要生物類群分布最集中、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最完整的大型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區內植被類型豐富,共有9個植被亞型49個群系,主要保護以熱帶雨林、季雨林為標志的森林生態系統和熱帶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及生境。
生物多樣性,還看云南
近年來
云南一直處在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前沿
2020年5月22日,云南省發布了我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云南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還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書》,為了應對土地利用改變、生物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等方面的干擾和威脅,倡議書呼吁“云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需要我們每個人付諸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019年1月1日起,《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方性法規。
還積極探索出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開創性提出“4個率先”“3個創新”。
綜合自“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云南發布”微信公眾號、“云南觀察”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