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把籠中野生鳥的哀鳴當歌聲
圖1——圖3:黃雀
不久前,筆者到河畔濕地觀察拍攝疑為被放生的籠養鳥虎皮鸚鵡,正巧碰見擬把虎皮鸚鵡收入籠中,帶回家飼養的X先生,天很快就要冷了,籠養鳥虎皮鸚鵡在10度以下的氣溫中就會生病,零下10度時就會凍死,X先生的做法將挽救一條小生命。他的做法充滿愛心無可指責。可是,他手中提著兩個鳥籠子,其中一個籠子里關著一只國家明令禁止私捕籠養的野生鳥類,臘嘴雀應該是被訓服,幾乎沒有什么掙扎動作,乖乖地呆在籠子里。
這不僅讓筆者想起冬季Y公園那些自由生活在大自然中的臘嘴雀、錫嘴雀等野生鳥類,它們在天空中飛翔,在地上撿食落地的山丁子果,在樹上啄吃黑色的黃菠蘿果,它們是多么地快樂幸福啊。此刻,X先生籠中的臘嘴雀叫了幾聲,可能他會認為很好聽,在我看來那就是鳥的哀鳴,也許真的就是鳥的哀鳴,只是人類聽不懂罷了。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一些另人不解往事。
前年秋天,筆者幾次去市內某公園觀鳥、拍鳥,走進公園東門,就聽見廣播喇叭中“溫馨”提示“不要甩鞭子”,又看到許多地方的雪被掃掉,撒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黃橙橙的小米、玉米碴,這應該是為林子里的野生鳥準備的,有的樹上還掛著木制的、草編的“鳥房”“鳥窩”,愛鳥人士的善舉很是讓我感動了一陣子。
圖4——圖5:錫嘴雀
可是,接下來的耳聞目睹讓我很是困惑,進園后剛走出十幾米,就從據說是太平鳥覓食位置傳來霹霹啪啪的甩鞭子聲,走到近前,看見有四、五個男女正在揮動長鞭,鞭起鞭落,聲如爆竹,而旁邊兩棵許多野生鳥喜歡吃的山丁子樹上及附近樹上,一只鳥也沒有。估計鳥是被嚇得躲到樹林子里去了,筆者就向一片不大的樹林走去,遠遠的就聽見山雀的叫聲,可是,走進林子沒有發現任何鳥的影蹤,卻看見一個人匆匆收拾起地上的“神秘”工具和發出鳥叫的“鳥機”,從東側鐵柵欄的空隙走出公園。接下來幾天,我都碰到這個鬼鬼祟祟的人,一看見我走進樹林就匆匆收拾起“東西”走人。我懷疑這人在利用“鳥機”播放鳥叫,誘捕山雀等鳥。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公園西門內南側的樹上掛著兩個鳥籠子,里面關著的山雀掙扎著,聲嘶力竭地嚎叫著。
去年春天,筆在某特大城市的一個公園,看見一個拎著鳥籠子的人,大搖大擺地走在林間路上,籠中關著一只山雀,它雙爪抓著籠中的橫木,被籠子的大幅度晃動搖得暈暈糊糊,就如同喝醉了一樣。此刻,一群山雀正在在路邊的樹上快樂地鳴叫,覓食樹上的榆樹錢。一群是自由飛翔的小鳥,一只是籠中的“囚徒”,形成了鮮明對比。我還在該城市臨街某住宅二樓陽臺,及某交通干線路邊的彩鋼房房檐上,兩次看見“囚禁”著山雀的鳥籠,這表明,目前籠養野生鳥類不是個別現象。
圖6——圖8:臘嘴雀
現在,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不斷增強,保護野生動物已經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愛鳥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筆者認為,保護野生動物,愛鳥助鳥,要從轉變觀鳥,破除陋習開始。
過去,經常看見一些人拎著鳥籠子,在公園里遛鳥,聚在一起交流訓鳥經驗,看誰的鳥養的好。當時我也沒感覺到這有什么大的不妥。對養鳥人“籠中鳥凍不著,餓不著,天敵傷害不著,對鳥類是恩惠”的說法,也提不出什么反對意見。可是,隨著觀鳥的時間久了和不斷深入,發現鳥類很聰明,鳥與鳥之間也有情感,也有交流、默契和陪伴,也需要繁殖后代。對上溯幾十代,都是在籠中繁殖和生存的養殖鳥,暫且不論。如果是把野生鳥捕住后自養,本人認為這是很殘酷的。鳥兒沒有了自由,即便提籠人經常遛鳥,鳥與鳥也是隔籠交流,沒有羽毛的撕磨,鳥喙的觸碰,同枝共巢,被無辜終生關在籠子里,應該是比人間囚徒還慘。千萬別把鳥類當成只是吃喝拉撒的動物,把它們關進籠子,好吃好喝地供著它們,是對它們的“恩惠“。
解鈴還需系鈴人,現在該是“提籠人”醒悟的時候了!除籠養一些品種的野生鳥類違法外,人為囚禁本該自由生活在大自然的鳥類,已經不再是“雅好”了,而被認為是不文明的殘忍行為,會被人們所唾棄!整天把鳥類的哀鳴當歌聲欣賞,心里能夠安寧嗎?請近早讓籠中的野生鳥重獲自由吧!提醒那些企圖誘捕野生鳥的人,不管是自養和販賣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違法的。
看看這些自由、快樂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黃雀、錫嘴雀、臘嘴雀等野生小鳥,怎么能忍心把它們關進籠子里,把它們的哀鳴當歌聲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