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第二批入圍項目點贊活動
2021年10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青山公益專項基金啟動了“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旨在資助、引導社會組織和科研機構,以應對氣候變化為目標,開展生態修復、替代生計及科研實踐項目,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路徑下做出具體行動。第一批確定了28個受資助項目,資助總額1,150萬元。
今年,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在前期經驗的基礎上,啟動了第二批項目征集的活動,經過為期幾個月的層層遴選,最終產生了20家入圍項目。入圍團隊精心準備了項目展示材料,希望能讓更多城市中的人們看到青山綠水、大好山河的美麗畫卷,認識一些野生動物并關注他們棲息地的保護。
即日起-2023.10.27,您可以通過掃描下方二維碼為您喜歡的項目點贊,每人每天可為三個項目點贊,每人最多可同時為該項目送出2個?(愛心)。
快來掃碼,為20個案例點贊吧
20個入圍項目展示
1.大相嶺山系退化大熊貓棲息地修復及研究項目
項目旨在加強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同時為當地群眾提供公益性崗位,提高群眾收入。
2. 遼河口濕地水文連通性改造增匯效益評估及“碳普惠”政策實施路徑研究項目
通過項目的實施,解析河口濕地碳匯功能最優狀態下的潮溝形態特征,優化基于河口濕地微地形改造的生態環境修復措施和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河口藍碳增匯策略,同時建立河口濕地生態修復增匯項“碳普惠”方法學。
3. 溫州南麂列島中華鳳頭燕鷗繁殖棲息地營建與保護項目
通過項目實施和相關技術經驗的總結推廣,為中華鳳頭燕鷗等更多繁殖海鳥搶救性保育提供示范,助力中國海洋鳥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
4. 赤水河云南段魚類棲息地保護與修復項目
通過項目實施,為赤水河流域棲息地修復提供示范,提高群眾收入和參與保護的熱情和能力,并且增強當地群眾對魚類資源和河流生態系統保護的理解和支持,促進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樹立社會多元化參與赤水河棲息地及上游生態系統修復典范。
5.低海拔金斑喙鳳蝶棲息地修復與保護項目
通過項目的實施,遠期能做到使金斑喙鳳蝶隨處可見,并且逐步建立起以修復后的低海拔棲息地到中高海拔原生棲息地的生態走廊為核心,集生態涵養、科普教育、森林健身、休閑游憩于一體的金斑喙鳳蝶生態科普樂園和自然教育基地。
6.社區為基礎多方參與的印支灰葉猴及棲息地保護項目
通過項目實施,促進印支灰葉猴棲息環境改善及其他瀕危動物保護和發展,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農戶經濟收益及印支灰葉猴周邊社區保護意識。
7.麗江老君山滇金絲猴公益保護地友好社區建設示范項目
通過項目的實施,確保老君山滇金絲猴種群數量平穩上升,而且建立協議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機制,讓其能在生態保護中受益,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8.惠東縣佐坑村中華穿山甲棲息地修復與保育項目
通過項目實施,增加野生動物棲息地范圍,為其他修復林地區域提供參考,樹立中華穿山甲棲息地修復典型案例,并且推動社區可持續發展,提高公眾森林生態保護意識,增強生物多樣性價值觀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9.云南生物多樣性友好茶葉生態修復與保護試點項目
項目旨在評估西雙版納國家級保護區范圍內和周邊茶葉種植地,以確定需要改善的區域,提供改善方案并進行改造,以推動生物多樣性友好型茶葉的種植。
10. 湛江紅樹林濕地保護及生境提升項目
項目旨在采用物理除治方式割除魚藤等有害生物,然后通過科學種植鄉土紅樹植物來修復紅樹林濕地,通過無人機遙感技術和實地調查,進行持續管護和監測,以評估修復成效。
11. 黃河口裸地生態恢復與景觀提升試點工程項目
該項目旨在修復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黃河口附近的裸地,通過生物炭改善土壤質量和本土植物群落恢復,此舉有望提升黃河口生態系統完整性。
12. 新疆阿爾泰山牧區建設適應氣候變化韌性社區項目
項目旨在和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查干郭鄉牧民一起收集、學習和宣傳適應氣候變化的鄉土知識,整理各種對保護環境行之有效的辦法,并向其他受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影響的牧區推廣傳統的節能減排的資源利用方式。
13. 條子泥鸻形目水鳥棲息地修復與管理項目
項目旨在通過開展條子泥高潮位棲息地修復和新型電子圍欄建設,促進生態保護和棲息地改善,以提供更安全的生存環境,對項目進行有效性評估,以確保其達到生態保護和棲息地改善的預期目標。
14. 造礁珊瑚分布北緣區——東山珊瑚生態系統修復項目
項目旨在通過綜合調查評估,確定適宜珊瑚生態修復的區域,并且通過實驗性修復,提高珊瑚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恢復歷史中的造礁珊瑚品種。同時通過廣泛的宣傳和社會推廣,提高社會大眾參與度,增強對東山珊瑚生態系統的保護意識。
15.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縣鳳亭鄉油茶產業項目
項目通過在鳳亭鄉10個村發展油茶種植1600畝,有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期達到生態碳匯的目標。
16. 長江江豚遷地種群健康評估及野化放歸關鍵技術研究項目
該項目旨在保護長江江豚,通過科學評估江豚營養健康和棲息地,為政策制定提供科學指導,并且評估遷地種群生存能力和最佳環境容納量,制定保護目標和規范種群交流,同時完善野化基地建設和放歸關鍵技術,推動江豚野化放歸,助力自然種群恢復。
17. 墨脫縣傳粉網絡調查與特有傳粉關系綜合保護項目
項目旨在研究墨脫縣背崩鄉和格當鄉植被類型中植物和傳粉動物的相互作用方式,了解植物和傳粉動物的相互關系,以識別傳粉保護重要區域和適宜養蜂業的地點,并且研究墨脫特有植物的傳粉機制,向公眾傳達傳粉關系的生態價值及保護方法,提高人們對生態保護的認識和參與。
18. 榆中縣河灣村綠色生態產業發展項目
通過項目實施,打造可持續農業模式,促進自然保護區周邊區域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協同發展,促進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共生共榮。
19. 北港島生態趕海促進濱海生態旅游業發展和社區參與海洋保護項目
項目旨在幫助北港島社區實現生態友好的藍色經濟,加強社區成員的生態保護意識與行動,驗證漁民轉型經營濱海生態旅游的可行性,以及組織社區骨干成為生態旅游實踐主體。
20. 六盤山華北豹棲息地人工林改造和生物多樣性提升項目
項目實施地位于六盤山華北豹棲息地附近,旨在提升人工林生態質量,改善人工林和近自然林,增強該地區生物多樣性,并且建立長期監測網絡,實施持續生物多樣性監測。以示范和推廣生態友好的林業經營方式,雇傭和培訓周邊社區居民,提供工作機會,增加經濟收入,加強對自然和生物多樣性認識。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