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咖啡:孫英寶植物科學畫科普(65)
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咖啡
作者:孫英寶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在世界熱帶農業經濟、國際貿易以及人類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咖啡原產于非洲北部和中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已有 2000 多年的栽培歷史。公元前 525 年,阿拉伯人已開始種植咖啡,起初人們只是用嘴咀嚼咖啡豆。公元 890 年,阿拉伯商人第一次把咖啡豆制成飲料并賣到也門,到 了 13 世紀,阿拉伯人已普遍盛行炒食咖啡,但到了 15 世紀以后,咖啡才有了較大規模的栽培。18 世紀后,咖啡已廣泛引種到歐洲、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而使咖啡成為世界重要的經濟作物和日常消費品。咖啡的出現,給歐洲人帶來了最偉大的文明,其意義僅次于火的使用。一部咖啡史,不僅是一部經濟史,更是一部文化史和社會史,而在國際貿易中,咖啡的銷售金額僅次于石油,是名副其實的“黑金”。
咖啡是茜草科咖啡屬的多年生灌木或者小喬木。該屬植物共有 4 組 66 種。通常所指的咖啡為真咖啡組的小粒咖啡、中粒咖啡、大粒咖啡和埃塞爾薩咖啡,其中,小粒咖啡栽培最普遍。小粒咖啡較為常見的品種有波邦(Bourbon)、鐵畢卡(Typica)、卡杜拉 (Caturra)、卡蒂姆(Catimor)、卡杜艾(Catuai)等。咖啡傳入我國歷史不長,咖啡豆卻因其神奇功效而被載入諸多本草書籍。《中華本草》記載,咖啡藥性微苦,澀,平;主治精神倦怠,食欲不振;作為醒神藥、利尿藥、健胃藥應用。
咖啡是化學成分研究最多的經濟作物之一,所含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生物堿、酚酸類、黃酮類、萜類、甾醇脂類和揮發性成分等。咖啡中最主要的生物堿是咖啡因(caffeine),其次為可可堿 (theobromine)和茶堿(theophylline)。咖啡因為咖啡果實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咖啡苦味的來源。咖啡因具有很強的中樞神經興奮作用,攝入適量咖啡因可以提高反應速度、集中注意力和消除疲勞。但咖啡因具有成癮性,攝入過量會造成心悸、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被國家列入嚴格管控的精神藥品范圍內。咖啡因在促進胰島素分泌和降低 II 型糖尿病風險、保護心血管功能,以及預防抑郁癥、帕金森病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方面有一定功效。咖啡中酚酸及其衍生物含量豐富,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主要的酚酸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脂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咖啡中含有兒茶素、表兒茶素、槲皮素等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抗炎、抗菌等多種活性。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豆醇、咖啡醇等萜類化合物,具有抗癌和降血糖等功效。咖啡揮發性成分已經分析出數百種,其主要來源為咖啡生豆在焙炒過程中化學成分發生化學鍵斷裂或不同組分間反應產生的小分子風味物質。咖啡雖好,但也不可肆無忌憚地飲用,每天適時(睡前 6-8 小時)適量(2-3 杯) 飲用綠色咖啡(不加奶和糖)對健康有促進作用。
1884 年,咖啡種子被引入我國臺灣,1902 年法國傳教士將小粒咖啡引入云南省大理,從此我國開始了咖啡栽培。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咖啡成為大中城市藍領和白領的主要飲品之一,其種植面積有了巨大發展且形成規模產業,在滿足國際和國內消費需求的同時,也推動了云南等邊疆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咖啡(戴越繪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