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見的大濱鷸,隔年相遇的日本鷹鸮,在武漢,你能邂逅哪些鳥?
沉湖一片藕塘中的大濱鷸 楊睿攝
19日,對武漢市觀鳥協會來說,是喜獲豐收的日子:上午在沉湖發現了一只大濱鷸,在武昌江灘巧遇一只日本鷹鸮。
武昌月亮灣,偶遇日本鷹鸮 雷進宇攝
“太難得!”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翻閱記錄發現,大濱鷸上次有記錄是在2010年,上次遇見日本鷹鸮是在前年。
時值遷徙季,往北回遷的鳥兒正在江城大匯演。“不要錯過觀鳥的良機哦!”今日,顏軍提醒大家多用望遠鏡觀察一下身邊的鳥兒。
監測鳥類時撞見“稀客”
19日一大早,4名觀鳥會員來到沉湖國際重要濕地做月度鳥類監測。在一片藕塘中,朱覓輝在望遠鏡中瞅見一只少見的濱鷸,其羽色與觀察到的其他濱鷸很接近。
經大家辨識比對,真的是“稀客”大濱鷸,“目前處于繁殖期,其繁殖羽色很明顯,背上有幾塊明顯的紅色斑紋,而在非繁殖期其羽色是灰色的。”顏軍詳解道。
大濱鷸是全球瀕危物種,和大熊貓是同一個級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每年發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它位列其中。
“十年一見啊!”顏軍笑著說,上一次是2010年在湯遜湖的一個小湖汊與其偶遇,也是僅有一只。
同在19日上午9點,觀鳥協會會員雷進宇到武昌江灘月亮灣附近觀鳥,望遠鏡掃到幾棵楓楊時,嘿,猛然發現一只日本鷹鸮站在楓楊的枝頭上,它的利爪正牢牢抓著一種名叫蟻?的啄木鳥,“日本鷹鸮難得一見,蟻?也很珍貴。”
雷進宇站在樹下仰拍時,這只日本鷹號盯著他,“也就五米左右的距離,它很自信,并沒飛走。”拍完照,雷進宇離開了,11時許再回原地時,已不見它的蹤影。
觀鳥記錄顯示,去年的日本鷹號記錄都是需救助的記錄,上次見到它翱翔,是在前年10月23日武漢理工大學內。
“稀客”為何到武漢一游
大濱鷸來武漢為何是“稀客”?
顏軍介紹,每年冬季大濱鷸沿著我國海岸線遷徙,飛往澳大利亞越冬,每年四五月份重返西伯利亞繁殖,這只大濱鷸到武漢一游,估計是掉了隊,就和其他鸻鷸鳥類一同飛到了武漢,在此只是短暫歇歇腳,繼續趕回西伯利亞搶繁殖地盤。
鳥兒是機靈的,它選擇沉湖國際重要濕地作為中轉補給站,還是因為此處的環境適宜它休整。“近幾年,沉湖加強治理,退漁還湖,保護生態得力,為鳥兒們提供舒適的環境。”顏軍進一步用數據證實說,19日當天,4名會員觀測到了85種鳥,其中水鳥就有42種,與平常觀鳥種數相比,當日創下一個高峰。
在武漢,為何難見日本鷹號的身影?
“日本鷹鸮一般以夜行為主,白天也能活動,更善于隱蔽,習慣于在丘陵或山區活動。”顏軍解釋道。
雷進宇特別提到,日本鷹鸮停歇地方,沒幾棵楓楊樹,但那個小生態很適合它,有闊葉有灌木,綠草參差不齊,是原生態風貌,便于它隱蔽。“園林綠化中,不需全部修剪整齊,要為鳥兒們留白,少一點人工痕跡,留住原生態。”
拍到日本鷹鸮時的原生態環境 雷進宇攝
4月觀鳥種數占全年7成
每年4月、5月和9月、10月是鳥類遷徙的一個高峰,也是大家觀鳥的最佳時節。去年武漢一年的觀鳥種數為342種,4月份一個月就可觀鳥229種,相當于4月能觀鳥的種數占全年的7成。
“稀客”難偶遇,那4月份咱們能比較容易觀察到哪些鳥兒呢?
黑喉石 顏軍攝
顏軍細說了三種大家比較容易遇見和辨識的鳥,黑喉石是比較容易見到的過境鳥,雄鳥頭及翅膀黑色,胸部棕色,頸側、肩羽有白斑,雌鳥上體褐色縱紋,下體皮黃,尾偏黑。遷徙期成群活動,喜歡站立在灌木枝頭、小樹頂和電線上,不停地翹尾,經常從原地起飛,飛到地面或空中捕食昆蟲,然后返回原站立處。
池鷺 顏軍攝
還有一些夏候鳥,比如池鷺,雌雄相似,飛行時白色的雙翼比較醒目,繁殖羽有較短羽冠,栗紅色的頭頸、灰藍色的背和白色的兩翼及下體搭配,顯得羽色艷麗,非繁殖羽上體褐色,褐色頭頸布滿斑紋,下體白色,在水邊或淺水處行走覓食,主要吃魚蝦蟹蛙等。膽大,不太怕人。與白鷺、夜鷺等集群繁殖,在樹上營巢。
灰頭麥雞 顏軍攝
灰頭麥雞,上體棕褐,亮黃色的嘴配合嘴尖的黑色,如一管吸滿墨汁的毛筆戳在灰灰的腦袋上,黃色的長腿大腳,飛行時收起并攏緊貼身體,超過尾羽。每年2月就到武漢地區繁殖,算是來得最早的夏候鳥。灰頭麥雞特別護巢,有威脅時,親鳥會飛上天空,盤旋、發出尖利的鳴叫,驅趕入侵者;有時甚至用爪子抓起泥土、樹枝在空中投擲、攻擊入侵者。
五一假期,大家在戶外透氣時,可以拿起望遠鏡,試著觀察一下棲息在枝頭、湖塘邊和草叢中的鳥兒吧。
楚天都市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