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淡水魚之王鰉魚
每當東方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的清晨,江上飄蕩的漁船披著金色的粼光,輕輕把網灑向江面。當薄暮初降在夕陽的余暉下,輕舟滿載而歸。一陣陣歡聲笑語,在靜靜的江面上飛揚,一副醉人的晚景使人久久難忘。1986年,在黑龍江省曾捕獲一條身長3米、重500公斤的鰉魚,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比它更長、更重淡水魚類,因此,鰉魚堪稱淡水魚之王。若論體形,鰉魚可謂談水魚類中的“航空母艦”。它同其它魚類樣有著自己的生活規律,每年四、五月份,成群結對的鰉魚便逆流而上,雌魚在前,雄魚在后,它們穿過激流,躍過險灘,最后在水草最豐美的地帶,舉行“婚禮”,從此它們開始了新的生命歷程“生兒育女”。雌魚產卵的數量異常驚人,大約有60400萬粒。如果將這些卵排成一行,大約有一百三十公里長。墨綠色的卵粒呈圓形,似晶瑩的綠寶石。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壽命也很長。從卵殼降生的幼魚體長僅有1.3厘米,十年之后,就可以達到14公斤左右,最快的重達18公斤。從鰭條骨片鑒定年齡的方法得知,250余公斤重的鰉魚,年齡已有30多歲,500公斤重的大魚已有60歲以上的高齡,這在魚類生活史上是罕見的。鰉魚的性情多變,喜怒無常。當它大發雷霆時力大如牛,能撞翻漁船。它還孤僻懶惰,沒有興趣周游四方,終年過著獨居的底棲生活。它屬于肉食性魚類,常常在江河的急流與旋渦處匍匐潛藏。伺機獵食,鯉魚、白鮭等都是它的食物。在大馬哈魚洄游的季節,510公斤的大馬哈魚也會被它輕而易舉地吃掉。它的胃囊象個大膠皮口袋,能裝很多食物。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曾解剖了一條250公斤重的鰉魚,發現它的胃囊里有15公斤重的各種小魚,其中有3060公分長的唇鯖6條,半米長的白鮭兩條,它真可為“大肚漢”。鰉魚是黑龍江流域最為珍貴的魚類,它的肉厚脂肪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其頭部的脆骨可與燕窩媲美,用其鰭制成的“魚翅”、用其鰾制成的“魚肚”,均是國內外高級筵席上的名菜。它不僅享有美食盛譽,同時又是聞名中外的滋補食品。它具有滋補的功能,可以治愈腎虛、吐血等癥。鰾和脊索是工業用的高級魚膠的原料,魚皮只可以制成皮鞋、皮帶、箱包等。其實鰉魚最為珍貴的要數它那墨綠晶瑩的鰉魚籽,它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并可以出口創匯。由此可見,鰉魚是魚中之寶。關于鰉魚的名字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在清代,剽悍的赫哲人捕獲了一條古怪的大魚,誰也沒有見過,于是就把它作為稀有的珍品敬獻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看到這條大魚非常好奇。當御膳房星上做好的鰉魚后,皇帝品嘗了一口,頓時龍顏大悅,即性賦詩一首,詩中寫到:“有目鰥而小,無鱗巨且修,鼻如矜翕戟,頭似戴兜蝥。意思是說這條大魚眼晴非常小,修長的身體沒有鱗片,鼻子象古代的兵器長戟,頭象鋼盔。因為這種魚要向皇帝進貢并為皇帝享用,后來人們尊稱這種魚為“鰉魚”?,F在,由于生態的破壞,加之酷捕濫撈,鰉魚的資源越來越少。黑龍江里不僅大鰉魚難見,就連小鰉魚也難尋。鰉魚正在瀕臨滅絕,所以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保護大自然,鰉魚的名字將不再陌生。中國淡水魚之王鰉魚@徐俐力$黑龍江省博物館 @唐瑞玲$黑龍江省博物館 @張建軍$黑龍江省漁業經濟研究所每當東方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的清晨,江上飄蕩的漁船披著金色的粼光,輕輕把網灑向江面。當薄暮初降在夕陽的余暉下,輕舟滿載而歸。一陣陣歡聲笑語,在靜靜的江面上飛揚,一副醉人的晚景使人久久難忘。
本文摘自徐俐力, 唐瑞玲, 張建軍. 中國淡水魚之王鰉魚[J]. 黑龍江水產, 2002(01):46-4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