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抗疫的上海答卷:確保始終是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
在超大城市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上海交出了不一般的“答卷”。
9月29日舉行的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上海這座城市始終是安全的,城市的活力和繁華已然重現。
李強指出,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還需持續努力。要慎終如始、毫不放松抓牢常態化精準防控,加快構筑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確保上海始終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拉平指數級預期增長曲線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作為特大型城市和重要口岸城市,上海交出了僅342人本地感染、境外輸入病例沒有一例流入社區的優異答卷。”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孫曉冬在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說。
截至9月28日24時,上海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42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655例,尚在醫學觀察中的無癥狀感染者0例。
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確認了上海市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月24日,上海正式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
對于上海這樣一個有著2400多萬人的超大型城市,一旦傳染病病例出現,會產生怎樣的后果?
1月24日,英國Lancaster大學刊登了一篇預測,其中提出,基于R0在3.5~4.5的測算,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截至2月4日上海會有900多例病例,如果以此類推,到2月18日患病人數可能達到驚人的80萬例。
1月31日,《柳葉刀》發表的另外一篇文章,其中假設上海有來自湖北的輸入性病例98例,在R0值為2.68的情況下,到2月18日,預測上海的患病人數為8萬例。
基本再生數(R0),是指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一個患者能傳染給幾個人。R0值越大,說明病例的增長速度越快,且呈現指數級增長。
但是,實際的疫情走勢數據顯示,上海較早遏制住了境內疫情蔓延勢頭,拉平了指數級增長的曲線:用半個月左右時間將本地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一個半月時間實現本地每日新增病例清零。
在境外疫情蔓延以后,上海口岸成為了全國抗疫的最前線。3月5日,上海報告了首例輸入病例。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口岸累計入境165萬多人次,隔離超過了36萬人,得益于嚴格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境外疫情輸入始終得到有效阻斷。
“很多人問我,一個擁有2400多萬人口的城市怎么可能只有三百多例本地病例?我們確實做到了。”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
在先后派出9批1649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的同時,上海全市近26萬名醫務工作者、3000名疾控人員在上海主陣地抗擊疫情。
張文宏表示,這其中,醫療救治只是很小的部分。全市統一部署、統籌下的全社會聯防聯控、市民主動自愿參與、每一步穩扎穩打,才是這場戰役的制勝之招。
李強指出,在過去的9個多月時間里,從馳援武漢主戰場到堅守上海主陣地,我們迅速打響抗疫阻擊戰。從入城口、落腳點、流動中到就業崗、學校門、監測哨,我們全面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從守城門到守國門,我們精心做實全覆蓋、全流程、全閉環管理。從疫情防控第一線到科研和物資生產保障線,我們形成了多條戰線緊密配合、并肩作戰的局面。
僅從疾控角度,孫曉冬說,至今為止,通過流調和密切接觸者追蹤,已落實在滬密切接觸者隔離醫學觀察2.2萬余例,開展135起聚集性疫情的深度調查分析,逐一明確每起疫情的傳播鏈、傳播方式和流行特點。“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已制定了98個專業技術方案和多個專項防控方案,為政府調整防疫策略提供技術支持。”
李強表示,英雄出自凡人,凡人也能有英雄之舉、英雄之行。廣大醫務人員舍生忘死,各條戰線同志頑強拼搏,上百萬志愿者奉獻溫暖力量,“90后”“00后”展現青春擔當,更多人默默守護著城市、守護著家園。就在此刻,仍有許多同志戰斗在口岸防控、隔離觀察、醫療救治等一線。
從應急性、超常規應對到加緊補短板、揚優勢,上海也在加快構筑保障城市安全的牢固防線。
為了進一步增強上海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4月7日,上海市召開公共衛生建設大會發布《關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上海的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準,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之一。
作為貫徹落實公共衛生建設大會和《若干意見》的重要配套舉措,6月,上海又發布了《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將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態長效防控作為本輪計劃的重中之重。《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構建靈敏高效、科學精準、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體系。
城市活力繁華再現
從抓好疫情防控不放松到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上海不失時機加快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較早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復市,經濟企穩回升,持續向好。
上海是世界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風向標,為推動經濟回暖、城市復蘇,上海早在2月8日就率先推出了《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惠企28條),使在滬外資、內資企業平等享受到包括財稅、免租、金融等一攬子扶持政策。
與此同時,長三角三省一市還加強聯動,不斷建立健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推動交通暢通,推動打通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使得物流、人流變得更加通暢,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加快。
此后,上海還陸續出臺了擴投資20條、促消費12條、穩外資24條等等政策,全力以赴穩增長。同時,搶抓疫情催生的新機遇,上海先后出臺在線新經濟發展23條、新基建35條、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
數據顯示,1~8月,上海實到外資金額138.8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第三產業實到外資130.57億美元,增長12.9%,占比達94.1%。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到金額分別為32.24億美元、20.97億美元和14.64億美元,分別增長1.1倍、60.5%和41.1%。
在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1~8月,上海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1931.9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5%。其中8月,上海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125.07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5.9%。
1~8月,上海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9.9%。三大投資領域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5.0%;工業投資增長15.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9.7%。
在消費領域,為期16天的2020年上海旅游節9月28日落幕,各大景點共接待游客350萬人次,環比增長28%。9月12日~27日,上海地區旅游、餐飲、娛樂售票等日常消費類交易總金額為319.7億元,環比增長35%。
李強指出,要始終保持抗疫斗爭那樣一種昂揚斗志、拼搏精神,更加負責盡責、更加專注專業、更加協同協作、更加善作善成,更好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
李強指出,圍繞推進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落實三項新的重大任務、辦好進博會、強化“四大功能”等,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加強系統謀劃布局,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經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