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從附近出發,營造零廢棄社區的新華實踐

媒體:原創  作者:全球環境基金   專業號:全球環境基金 2025-07-31 16:00:05

截屏2025-07-02 12.11.00.png

在上海市新華路街道零廢棄社區營造行動實踐中,項目執行方大魚營造與社區伙伴自組織都堅信,社區是踐行零廢棄理念的關鍵場景。在上海市前些年大力推動垃圾分類政策后,零廢棄社區下一步還將去向哪里?對于這個問題的思考成為了新華路街道零廢棄社區營造思考的關鍵起點。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GEF SGP)的支持下,2023年12月,上海市長寧新華路街道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大魚營造”)啟動了“上海市新華路街道零廢棄社區營造項目”,大魚營造和有種行動隊等社區伙伴們認為,零廢棄社區應深入探索美好且可持續的社區生活文化,思考社區中人與物的關系,挖掘活用身邊資源,倡導對個體健康、社區環境以及地球都有益的共益價值。

在實踐路徑方面,新華零廢棄社區的打造,以一條街區開放弄堂中的公共空間和弄堂空間新華·社區營造中心作為樞紐和實踐樣板,著力構建具有上海代表性的零廢棄社區創新實踐基地。在此基礎上,以3 1 n的場景營造(3大核心場景 1個特別場景 n種場景延伸)為目標,充分調動并聯合在地行動社群、自組織、達人、商戶以及主理人等多方力量,共同開展聯合行動。同時,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回到自己所在社區推動后續行動。目前,這一行動路徑已取得一定成果。

“3 1 N”的場景營造目標:

核心場景一:零廢棄社區花園

廢棄物重生:社區菜園的循環共建

在大魚營造和其通過社區營造計劃支持的自組織“有種行動隊”的共建下,新華社區的居民們將一塊廢棄邊角地轉化為社區共享的“小菜園”,持續利用廢棄物進行回收再造、建設花園。例如:展覽撤展回收的木托盤被改造用于制作種植箱;居民利用臺風刮倒的樹木制成菜園里的家具和裝飾物;廢棄水瓶經過藝術共創,變身自動滴灌的裝置……社區菜園通過點滴的行動不斷生長,處處展示出零廢棄的共建理念。

截屏2025-07-02 12.06.06.png

截屏2025-07-11 11.47.11.png

截屏2025-07-02 12.06.32.png

廚余堆肥:讓垃圾變“黑金”土

聯合愛芬環保、南京大學溧水研究院等機構,以及居民堆肥達人和專家,共開展了10余場廚余堆肥培訓和志愿者活動。居民將果皮菜葉與枯枝落葉按比例混合,通過蚯蚓塔、波卡西堆肥箱,好氧堆肥箱等多種途徑,實現廚余垃圾就地降解和資源化再利用。2024年累計轉化廚余垃圾200公斤以上,持續不斷地產出“黑金土”有機肥,用于社區菜園的種植,并且分給需要的居民。建設了“零廢棄堆肥區”,用于科普宣傳和實踐。完成了“從土地到餐桌再歸土地”的循環。

截屏2025-07-02 12.08.43.png

截屏2025-07-02 12.09.46.png

零廢棄花園市集:讓可持續生活“好玩又好逛”

在2024年,“有種行動隊”舉辦了首屆零廢棄花園市集,集結了30余家可持續攤主:用咖啡渣種蘑菇,以廚余兌換有機番茄苗,為居民改造舊衣……參與者可通過參與市集、堆肥、講座、巡游等活動換取“零廢棄幣”,用于兌換社區好物和權益?;顒赢斎者€開展了街區小店巡游收集堆肥原料、零廢棄堆肥講座、春季種植等多樣的活動內容,以好玩有趣的方式吸引更多普通人參與到社區的零廢棄行動中來。

核心場景二:閑置物品流通再生站點

在新華社區營造中心一樓,設置了閑置物品流通站點。作為非常共享的社區公共空間,過去,社區營造中心每周舉辦公共活動都會遺留和產生諸多閑置物品。閑置物品流通再生站一方面倡導工具、物料多次重復利用,另一方面將各方遺留在社造中心的一次性用品面向社區流通。

通過新華社區營造中心的微信公眾號,每個月不定期推送當月閑置物品。按照「領取無需告知,按需自取即可。請勿放置保健品、藥物、食物或危險物品在流通站。請只領不放。暫不接受捐贈,請保持小站整潔!」的規則,社造中心的工作人員有序地管理著流通站。截至2025年6月,已經有超過150人次領取過閑置物品。

閑置物品流通再生站

除此之外,流通站還新增了循環知識展陳,通過社區的公共活動帶來的人流,招募參與者參與社區環境改造工作坊,參與者在學習,學習Recycle、Reuse、Remake的環保理念的同時,也會動手利用閑置物品,將其改造為空間導視系統的一部分,讓新華社區營造中心變得更加具有包容性和便民性。

核心場景三:零廢棄辦公園區

新華社區營造中心設有200平方米的聯合辦公空間,以及600平方米的社區公共空間,零廢棄辦公園區場景是與社區中的自由職業者、社區營造中心的主理人和大魚營造員工共享的辦公、活動區域。由于人員混合共享,產生閑置物品堆積、垃圾分類不清等問題。

通過零廢棄工作行動持續迭代社造中心的工作場景,提高社區聯合辦公空間的物品共享率,降低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率。并根據使用者使用情況,對相關閑置物品進行了更細致的分類。如:快遞紙箱投放至專門的紙箱收集區,在一樓結合閑置物品流通站區域,也設置可二次利用的舊紙張,舊瓦楞紙區域。如遇活動有必要使用KT板的,也將KT板暫存,二次利用。

大魚營造每周安排兩名輪班志愿者,負責組織和觀察并可為零廢棄工作場景做出最小化提案和測試行動。同時,也在向社區招募志愿者,稱之為“零廢棄警察”,這一游戲化機制,每周零廢棄警察可以主動提案提升社區營造中心零廢棄行動的小場景/小流程;看到與零廢棄行動相反的行為,零廢棄警察可以主動提醒。

綠枝歸根——一個示范行動社區

新華街道東鎮居民區以“綠枝歸根”項目為核心,探索出一條綠化垃圾就地循環的零廢棄路徑。面對13個小區長期存在的樹木傾倒、枝葉堆積、清運成本高等問題,項目創新構建“修剪-碎枝-堆肥-回用”閉環系統,將困擾轉化為資源:利用碎枝機處理綠化垃圾,與家庭廚余、咖啡渣混合發酵,產出“黑金土”有機肥。東鎮居民區聯合13個小區共享一臺碎枝機,通過規模效應節省了成本,僅2023年就節省了7萬多元。2024年,東鎮居民區內共碎枝23車,約72噸(每車4噸)。在試點小區內,綠化垃圾就地堆肥量達到90%。

全民參與堆肥深化零廢棄行動

2023-2024年,東鎮居民區“綠枝歸根”項目聯合“有種行動隊”開展了一系列“堆肥大作戰”工作坊,邀請專家進行現場理念宣講,帶領居民親手操作堆肥流程。社區小店提供咖啡渣、果皮等堆肥原料;復旦中學學生參與樹木測量與修剪調研,從環??茖W到社區治理多角度實踐學習,推動零廢棄理念在社區內的傳播。

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與堆肥活動及華山嘉苑小區碎枝活動

恒力公寓小區樹木調研活動及恒力公寓現場參觀碎枝

社區堆肥理論培訓及社區堆肥實踐

共享種植園激活社區閑置空間

2024年9-11月,有種行動隊在東鎮居民區的法華苑小區內,開展了一系列共享種植園共建項目,作為“綠枝歸根2.0”項目的延伸和應用場景。共計開展了5次零廢棄社區花園共建活動,活動參與人次共計135人次。

法華苑共享種植園的零廢棄營建方法包括:利用粉碎的綠化廢棄物作為土壤覆面,改善土壤品質;將臺風吹倒的樹干切割成樹樁,作為花園汀步;將去年堆肥的產出物用在一米菜園區域作為底肥;利用臺風吹倒的柏樹作為花園裝飾物等等。在共享種植園落成后,居民對社區公共綠化的參與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對于社區堆肥的態度也有所改觀,愿意去主動了解并學習原理,持續地進行堆肥和種植實踐。

堆肥產出物用于土壤改良及居民共同種植生態友好的鄉土植物

利用臺風吹倒的柏樹作為花園裝飾、樹干切割成樹樁作為花園踏步

N種與社群共創的場景

新華的零廢棄社區營造行動,從啟動之初便以社區自組織行動為重要力量,且在新華長達 6 年的社區營造基礎上開展。整個新華社區營造行動的發展脈絡,是與在地社群持續聯合共創,共同重新思考社區中人與物的關系。

截屏2025-07-02 12.23.07.png

零廢棄場景共創創意工作坊

除了參與 “3 1” 場景行動的自組織,閑下來合作社在 2024 年 4 月共舉辦了 6 次循環市集。同時,玩具交換屋、橘子游戲場、積極老去等社群,也都舉辦過舊物交換市集。玩具交換屋和自由游戲場還分別舉辦過兒童友好主題的交換市集。

截屏2025-07-02 12.23.32.png

兒童友好社群主導的玩具交換市集及由桔子游戲場組織孩子用廢棄物裝飾的游戲裝置

2024 年 10 月,閑下來合作社因自身發展需求,從社造中心撤出。同年 11 月,大魚營造面向社會再次招募,成立下一輪合作社 —— 來合作社。此次招募到的 16 位行動主理人中,有 12 位與零廢棄主題相關。

截屏2025-07-02 12.23.57.png

合作社主理人的舊物改造工作坊及合作社中的迷你二手循環店

小結與下一步行動:

得益于萬科公益基金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的支持,上海市新華路街道零廢棄社區營造行動一開始就從社區參與出發,通過本項目的助力,讓松散行動的社群自組織對于議題的理解力、行動力獲得了提升,通過一年半的系統實踐產生了初步成果。

在這個過程中,該項目獲得長寧區生態環境局,新華路街道的大力支持,被長寧區生態環境局授予 “長寧區生態實踐基地” 的榮譽稱號。在2024年新華路社區代表大會上,該項目做了主旨發言,獲得了多個社區的積極響應。如今有更多議題伙伴加入了行動網絡。

在最后一個半年里,我們希望伙伴行動形成進一步的連接并嘗試成為可持續的生態,同時著力于推進志愿者機制的建設,形成《新華零廢棄社區案例研究操作指南》。

閱讀 28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