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基金會與螞蟻森林合作7年,讓綠色生生不息
2023年8月28日,SEE基金會的代表和螞蟻森林的一線種樹人、手機種樹網友、相關領域專家等200多人,共同出席了在杭州舉行的“螞蟻森林綠色生態伙伴大會”。
作為“螞蟻森林”的首個公益伙伴,從2016年開始,SEE基金會便與螞蟻森林結緣。在7年的時間里,雙方在荒漠化防治、海洋保護、生態保護與自然教育、海洋凈灘等領域持續開展合作,共同為我國的生態環保事業貢獻綠色力量。
保護海洋,合力守護藍色家園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從漁業生產到氣候調節,從生物多樣性到休閑旅游,海洋在維持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然資源部原總工程師、2022年聯合國海洋大會中國政府特使、中國大洋礦產資源開發研究協會理事長張占海在現場致辭中表示:“2022年6月在聯合國海洋大會期間,SEE基金會聯合螞蟻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的‘藍色伙伴行動’,得到南海周邊9個國家30多個藍色伙伴的積極響應,也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與贊揚。”
▲自然資源部原總工程師、2022年聯合國海洋大會中國政府特使、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開發研究協會理事長張占海
“藍色伙伴關系行動”希望通過支持“小而美”的海洋保護項目,推動海洋保護方法的創新,支持伙伴間的交流與合作,做出示范和政策推廣。項目實施一年多來,先后開展了兩期招募,共資助10家伙伴,重點關注中國-東盟生態海洋廊道上的海洋及濱海生態系統,如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小島嶼廢棄物等,以及周邊社區和珍稀海洋生物。
▲SEE基金會與“藍色伙伴關系行動”第一批伙伴合影
SEE基金會不僅面向中國東盟伙伴開展海洋保護行動,還在2022年發布了濱海濕地保護修復系列公益項目——“蔚海行動”,旨在構建鼓勵社會公益資金科學有序地參加濱海濕地保護修復工作。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高亞平博士分享了“山東東楮島海草床修復”項目,這一項目正是在“蔚海行動”支持下開展的。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高亞平博士
高亞平博士介紹到,海草在維持海洋生態環境的健康穩定、保持周圍生物多樣性、增強藍色碳匯等方面所發揮著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曾經我國近海分布著豐富的海草資源,然而因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影響,我國海草床面積逐漸萎縮,海底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草床退化和“荒漠化”現象。
但讓她高興的是,在“蔚海行動”的支持下,開展了以規模化苗圃培養和海草高效移植修復技術為核心的海草床修復工作,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海草,關注海洋環境,“大家的關注和保護是海洋持續向好的重要力量。”
發揮海洋生態系統,尤其是濱海濕地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是近年來國內外的熱點話題。在活動現場,SEE基金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光程分享了濱海濕地的保護修復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
副主任陳光程
他表示,目前我國紅樹林的生態修復資金以各級財政資金為主,社會公益資金的參與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有了“蔚海行動”的支持,讓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生態保護與修復,將有利于做好濱海濕地的保護修復工作,探索濱海濕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以及保護管理的創新模式,推進濱海濕地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相關行動。
種下梭梭,種下綠色希望
在面對找樹的難題下,螞蟻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彭翼捷在活動現場這樣講到。“相比找錢來講,更難的是找樹。樹怎么辦,以前電商是秒殺,現在是秒樹。我們都不敢往線上放庫存,放上去就要種下、就要種好,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當時很有幸找到了SEE基金會,因為有一億棵梭梭項目,所以我們的第一號林就是在阿拉善種下的。”
▲螞蟻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彭翼捷
2016年,SEE基金會在內蒙古阿拉善組織種植了螞蟻森林的第一批梭梭,這就是螞蟻森林1號林,占地2,590畝,129,500棵梭梭。網友們的指尖低碳生活,變成了現實中一棵棵真正的植物。
聶玉勝是螞蟻森林1號林的管護員,種植梭梭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早上五點,聶大叔就要開著水車去到距離林地三十公里外的地方取水,然后運回梭梭林地。剛剛種下的梭梭苗需要澆15公斤的水,只有保證了前三年澆水,梭梭苗才可能成活。
但聶大叔并不覺得辛苦,看著梭梭從一棵小苗,一天天地生長,不斷在長高,“咋不高興。”
▲聶大叔和螞蟻森林1號林
截至2022年底,SEE基金會與螞蟻森林已在阿拉善關鍵生態區域累積種植3,135萬棵梭梭和花棒。由螞蟻集團捐贈資金為網友種下的“螞蟻森林”,也是推動SEE基金會實現“一億棵梭梭”項目目標和規劃的重要力量之一。
7年來,這些梭梭已經逐漸長大,為荒漠增添了綠色,更守護著一方土地。
7年,合作不曾停下腳步
除了保護海洋、種下梭梭,公眾通過SEE基金會和螞蟻森林動動手指就能參與環境保護的行動還有很多。
2021年5月22日,螞蟻森林的第一塊穿山甲保護地——烏禽嶂正式上線!在這片茂密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里,藏著最后的穿山甲。只需要1427g的能量,公眾就可以認領1平方米保護地,讓中華穿山甲有更好的棲息環境!
▲螞蟻森林烏禽嶂公益保護地
2023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SEE基金會再度聯手【螞蟻森林|神奇海洋】,用一種很酷的方式開啟了凈灘行動。公眾可以通過綠色行動積攢能量,兌換支持線下的凈灘行動。
SEE基金會聯合伙伴機構一起,在海口、文昌、萬寧、三亞、深圳、舟山等城市開展凈灘活動,減少海灘垃圾,倡導零廢棄。
▲海洋凈灘活動
從7年前種下的第一棵梭梭開始,SEE基金會與螞蟻森林的合作不曾停下腳步。我們欣喜地看到,所有的努力匯聚在一起,改變正在發生!
未來,SEE基金會與螞蟻森林將跟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用綠色能量助力環保行動,探索更多助力改善自然生態的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可持續的未來。
接下來讓我們一睹SEE基金會參與“螞蟻森林綠色生態伙伴大會”的風采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