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澄澈的藍花丹,讓人寧靜。
一株澄澈的藍花丹,讓人寧靜。
雨后的藍花丹更加清澈,望之生涼,讓人寧靜。
之前也寫過它:藍花丹,沖淡之間見滋味。
那篇文里說到藍花丹的俗名叫藍雪花,其實那是花市里的商業叫法,把兩種植物混同了起來。
如果準確從植物學名看來,藍雪花確有其花,是白花丹科藍雪花屬的多年生草本。兩者同科不同屬。
藍雪花我只見過圖片,若以后有緣見到本尊,再和大家分享。
這次主要想看看藍花丹身上一些有趣的細節,比如萼筒上的腺毛。
這些腺毛集中在萼筒的上半部,而且具柄。
用手試了試,的確很黏。難怪果然姐姐家里的貓總是被粘到一身的藍花。
關于腺毛的作用,可以參見這篇:腺梗豨薟,既難讀,又粘手。
小苞片狹卵形,先端尖,萼筒先端有五枚長卵狀三角形的短小裂片,總花梗上有短絨毛
藍花丹的葉子很薄,菱狀卵形或橢圓形的,軟軟的。
但葉背有玄機。
仔細翻看那些老葉子(新葉子沒看到),會發現有鈣質小顆粒。用手摸起來有粗糙之感,像砂紙的感覺。
和小周周試了一下,那些小顆粒還可以擦下去。
藍花丹原產南非南部,是白花丹科的植物。這一科因為喜歡分布在含有鈣質的巖壁或戈壁,體內會積累鈣。
如果累積到消化不了的時候,它們就進化出了標志性的腺體,能排出過多的鈣鹽。
白花丹屬的藍花丹雖然被引種到了各國,卻依然保留了可以排出鈣質的腺體。
植物志對此也有記載:“藍花丹除花序外無毛,被有細小的鈣質顆粒。”
在它穗形的總狀花序上,著花十數朵到三十朵。淡藍色的花冠,花藥也是藍色。
如果有機會,可以感受下它的花瓣,手感如綢。
上面那些都是云南拍到的,下面這張是唯一在北京拍到的。
花朵和舞臺背景都那么讓人舒服。
(藍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白花丹科白花丹屬常綠柔弱半灌木)
https://mp.weixin.qq.com/s/x75gnUVrrbxiQHCdreRAAA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