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萬尾珍稀魚放流長江 其中達氏鱘3000尾(圖)
2010年4月29日,“三峽工程珍稀魚類保護生態補償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零公里處的宜賓地標廣場舉行。共放流達氏鱘3000尾,胭脂魚25000尾,以及長江上游特有其他經濟魚類60萬尾。 中新社發 何川 攝
中新網宜賓4月29日電 (何川)29日,“三峽工程珍稀魚類保護生態補償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零公里處的宜賓地標廣場舉行。共放流達氏鱘3000尾,胭脂魚25000尾,以及長江上游特有其他經濟魚類60萬尾。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江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由于其水域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孕育著十分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在宜賓江段分布有魚類150余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兩種(白鱘、達氏鱘),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兩種(胭脂魚、大鯢),特有魚類50余種,占長江上游魚類種群的一半以上,是中國重要的淡水魚類基因庫,它對維系長江水域生態平衡,對沿江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遭受到嚴重破壞,一些珍貴的水生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經濟魚類和特有魚類種群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為恢復天然水域魚類種群數量,拯救瀕危物種,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家高度重視對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的保護。2007年—2009年,宜賓市相繼開展了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通過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對恢復天然水域漁業資源,改善長江水域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具有重大的意義。
當日上午9點,長江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正式啟動。許多市民也自發前來參加活動,市民們在工作人員的示范下,與大家一起將一盆盆魚兒輕輕倒入江中,魚兒搖頭擺尾緩緩游入江心。“珍稀魚類增殖放流對保護長江野生動物很有好處,希望全社會都來參與,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為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名參加放魚活動的市民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