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黃河流域水鳥同步調查記錄到濕地水鳥513975只——附調查成果報告會視頻

媒體:內詳  作者:內詳   專業號:老牛基金會 2024-02-21 12:51:44

(萬軍 攝)

中國生態大講堂舉辦了第242講暨濕地保護修復學術沙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與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在京聯合發布黃河流域水鳥及棲息地調查成果。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蘇奮振副所長指出,黃河流域濕地處在西太平洋、東亞-澳大利西亞、中亞三條候鳥遷飛通道上,擁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湖泊、沼澤等濕地類型,是黑頸鶴、青頭潛鴨、丹頂鶴、遺鷗、黑嘴鷗等眾多珍稀瀕危水鳥的棲息地,支撐著眾多遷徙水鳥在此繁殖、停歇或越冬,是我國候鳥遷飛通道保護的關鍵區域。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蘇奮振副所長

調查專家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張正旺教授介紹,黃河流域水鳥及棲息地調查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牽頭,聯合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大學、濟南大學等院校、各地觀鳥會、環保公益組織等共有36支調查隊伍285人在沿黃9省區的78個調查點開展了5次同步調查。調查區域涉及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陜西省、河南省和山東省,調查時間涵蓋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完整的生活史階段。

北京師范大學張正旺教授

保爾森基金會副主席、食米鳥基金會主席Wendy Paulson女士強調,水鳥種群及其棲息地的狀況是衡量黃河流域生態健康的關鍵指標,首次在黃河流域九省區進行的水鳥同步調查結果有助于識別優先保護區域,并為未來保護提供基準。

QQ截圖20240221124318

保爾森基金會副主席、食米鳥基金會主席Wendy Paulson

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安亞強秘書長祝賀調查成果發布,他提到,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該報告針對流域內受威脅的物種和已識別出的濕地保護空白區域,提出了一系列專業且可行的保護措施和建議。這些建議旨在通過科學的方法和策略,確保這些珍貴物種的生存和濕地生態系統的健康。此外,通過各相關方的積極宣傳和引導,鼓勵公眾在觀鳥、護鳥的同時,也可以參與到相關數據監測和科學研究工作中,既提升了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也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實際貢獻。

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安亞強秘書長

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秀波研究員介紹了黃河流域水鳥及棲息地調查的主要成果,該調查摸清了黃河流域的主要保護水鳥種類、種群數量和分布狀況。記錄到水鳥132種,其中,13種水鳥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包括東方白鸛、黑鸛、白鶴等;22種水鳥屬于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包括黑頸??、角??、疣鼻天鵝等。19種水鳥屬于全球受脅物種,極危物種2種,包括白鶴、青頭潛鴨;瀕危物種7種,包括東方白鸛、大杓鷸、大濱鷸、小青腳鷸、中華秋沙鴨;易危物種10種,包括角??、黑嘴鷗、白頭鶴等。春季調查記錄水鳥8目17科109種383,537只, 夏季調查記錄水鳥7目17科96種229,007只,秋季調查記錄水鳥7目15科105種308,971只。冬季調查記錄水鳥7目13科75種513,975只。據調查,在沿黃9省區78個水鳥調查點中,達到國際重要意義濕地標準的地塊有53塊,但僅有5塊已經是國際重要濕地,48塊濕地尚未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占總數的90.56%,13塊濕地存在保護空缺,占總數的24.53%,急需開展有效的保護措施。

根據黃河流域水鳥及棲息地調查的發現,研究團隊還提出了一系列水鳥及棲息地保護建議。一是建議提升黃河流域珍稀瀕危水鳥及棲息地監測能力,開展旗艦物種專項調查,摸清種群動態變化特征并開展有針對性的物種保護。二是建議完善黃河流域濕地保護地體系建設,填補黃河流域關鍵水鳥棲息地的保護空缺。三是建議對黃河流域退化水鳥棲息地實施修復工程,并建立和完善黃河流域濕地修復融資機制,提供資金保障。四是建議充分發揮利益相關方參與水鳥及棲息地保護的能動性,提升保護地管理機構、環保公益機構和社會公眾開展水鳥及棲息地監測和保護能力。

QQ截圖20240221124416

青海大學王穩副教授、蘭州大學張立勛教授、內蒙古大學馮剛教授、河南省林業資源監測院王春平教授級高工、聊城大學原寶東副教授分別報告了青海、甘肅、內蒙古、河南和山東等省區水鳥及棲息地調查的亮點成果。

QQ截圖20240221124520

QQ截圖20240221124555

QQ截圖20240221124623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武明錄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馬超德助理駐華代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陳克林研究員、保爾森基金會顧問Terry Townshend先生等專家對本調查及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專家認為該調查為黃河流域濕地保護與管理決策提供科學數據,是《濕地保護法》和《黃河保護法》實施以來在黃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進展。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武明錄秘書長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馬超德助理駐華代表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陳克林研究員

保爾森基金會顧問Terry Townshend

該調查得到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指導,得到了保爾森基金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的支持,由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和UNDP-GEF遷飛保護網絡項目管理辦公室等的資助。

有12.9萬人次通過新黃河客戶端觀看了成果報告會直播

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科學報、中國綠色時報、China Daily、新黃河等媒體報道了黃河流域水鳥及棲息地同步調查成果。

(石建斌 攝)

點擊下方百度網盤鏈接可下載《黃河流域水鳥及棲息地調查報告》(PDF格式文件):https://pan.baidu.com/s/1KwtDzEpENMOlmVTEuzC0tA?pwd=7gh6提取碼:7gh6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愛觀鳥iBirding,獲取更多資訊

撰稿:于秀波攝影:王春曉

編輯:王斐然

閱讀 11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