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動物資訊

世界鸚鵡日|追本溯源,正確飼養鸚鵡究竟有多重要

媒體:原創  作者:短尾鸚鵡   專業號:短尾鸚鵡 2021-06-07 12:58:34

注:該文內容主要引用自相關科研報告(詳見文末資料來源),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觀點。

鸚鵡,通常是對鸚形目(Psittaciformes)物種的統稱,這一龐大的家族擁有大約398種成員,大多都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曾經的鸚形目下只有鸚鵡科一科,后來在1990年發表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將原生于澳洲地區的鳳頭鸚鵡家族單獨劃分成科[1,2]。這個家族顯著的特點包括可收展的頭冠、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鸚鵡羽毛呈現出虹彩的結構等。后來,于1997年正式出版的《世界鳥類手冊》也遵循了這一決定[3]。

不會飛的鸮鸚鵡kākāpō,截至今年二月總數僅為206只 圖片來源于網絡

再之后到2003年,人們提出其他種類的鸚鵡也有資格單獨劃分成科[4],像是新西蘭的鸮鸚鵡(Strigops habroptila)或短尾鸚鵡屬(Loriculus)。

在2008年發表的研究[5]中,鸚形目被劃分為三個科 —— 三種新西蘭特有鸚鵡所在的啄羊鸚鵡科(Nestoridae)、鳳頭鸚鵡家族所在的鳳頭鸚鵡科(Cacatuidae)和其他種類鸚鵡所在的鸚鵡科(Psittacidae),是被接受較廣的分類。但時至今日,科學家們仍對其分類意見不一。

每年的5月31日為世界鸚鵡日,旨在提高人們對這些多彩生靈的關注,并向人們介紹如何身體力行地保護鸚鵡及其棲息地。下面,與熊貓君一起了解下叭~

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

鳥類在生態系統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作為中級層次的消費者乃至頂級捕食者,鳥類可以幫助維持其獵物和捕食者物種的數量平衡,而且死亡后還會為食腐動物和分解者提供食物。

此外,許多鳥類也擔負著傳播種子和幫助授粉的重任,甚至一些物種的消逝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物種和生態系統。比如在渡渡鳥滅絕后的300多年里,人們極少發現大顱欖樹的幼苗,猜測是因為這種樹的種子包裹堅韌的種皮,一定程度上需要被渡渡鳥食用并消化磨碎種皮后才會發芽。

牛津大學博物館內展示的渡渡鳥骨架模型,以及根據研究復原的渡渡鳥模型

BazzaDaRambler / Flickr

鸚鵡也不例外,但過去人們認為它們會在原地處理并食用果實,并沒有幫助傳播植物種子[6]。隨著近些年來的研究,我們逐漸認識到,鸚鵡其實也在傳播種子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有幾種鸚鵡的作用幾乎是難以替代。

比如一些與鸚鵡建立互惠關系的植物,其種子被長距離傳播的幾率很高[7];某些情況下,即使是被部分食用的種子依然能夠發芽[8];那些被鸚鵡掉落在樹下的種子,也可以被其他動物吃掉后進行二次傳播;鸚鵡還能通過吃掉植物害蟲來幫助除害和授粉[9]……

以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幾種鸚鵡為例:a) 雙眼無花果鸚鵡;b,f) 葵花鳳頭鸚鵡;

c,d,e) 紅尾黑鳳頭鸚鵡;g) 叢冢雉拾取了葵花鳳頭鸚鵡丟棄的種子 h,i) 虹彩吸蜜鸚鵡

鸚鵡和植物間的這種對抗互惠關系,不僅會對植物的生命周期產生一系列反應,還能夠通過影響植物群落的分布情況和數量來塑造植被景觀、為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帶來積極影響。

例如熊貓君過去曾分享過的李爾氏金剛鸚鵡與紫藍金剛鸚鵡,它們會把棕櫚果實帶到更遠的區域后再食用;也有一些植物的種子經牛羊反芻后再被金剛鸚鵡傳播,其距離和方向都會因此增加和改變,從而幫助塑造亞馬孫生態景觀。

Do ana Biological Station, CSIC.

鑒于以上,我們知道鸚鵡在維持生態系統健康方面十分重要,那么評估鸚鵡減少和滅絕可能會帶來的影響也是非常有價值的。目前世界上約30%的鸚鵡物種都受到了棲息地喪失和非法貿易的威脅,特別是寵物貿易。

飼養鸚鵡的歷史溯源

人們將鸚鵡作為寵物飼養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的巴西,首次在歐洲的出現則是公元前327年。當時亞歷山大大帝攻克了印度后,把紅領綠鸚鵡以及它們的表親亞歷山大鸚鵡也帶回了希臘[10]。

隨著羅馬帝國時代的落幕,鸚鵡在歐洲又變得很少見,直到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航行到美洲大陸后,帶回了一些鸚鵡,人們對鸚鵡的興趣又再度增加。

在十五至十七世紀初的這段探險時期,歐洲船只環游世界,尋找新的貿易航線。其中鸚鵡就排在科學研究、博物館館藏、寵物、個人娛樂收藏等用途的“愿望名單”前列

出現在匈牙利畫家Jakob Bogdani(1658-1724)作品里的各種鸚鵡

來自印度、非洲和南美洲的鸚鵡都是常見的進口品種。不僅配色鮮艷豐富、易于馴化,而且與其他鳥類相比,它們還算是比較容易運回歐洲的,特別是要經歷漫長又不舒適的海上航行。

在十八世紀,飼養鸚鵡為寵物在凡爾賽宮已成為一種潮流,比如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杜巴里夫人就十分喜愛鸚鵡,甚至有一位海軍軍官因為送她一只綠鸚鵡而被國王封為爵士。之后從十九世紀中期起,美國也逐漸興起了飼養虎皮鸚鵡等的熱潮。

人們飼養虎皮鸚鵡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我國,人們自古便對鸚鵡這種異乎尋常的鳥類關注頗多。作為古代有名的觀賞鳥,鸚鵡在歷史上曾被宮廷和民間大量馴養,堪稱與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密切相關的鳥類之一[11]。

在古籍記載中,鸚鵡常被稱為鸚母或鸚哥,甚至也有一些別名,如翠哥、辯哥、阿蘇兒。我們也能從中找到鸚鵡種類的線索,比如《本草綱目》卷四十九中記載鸚鵡有數種,提及綠鸚、紅鸚鵡、白鸚鵡、五色鸚,其中綠和紅可能有我國本土鸚鵡,白和五色則都源自海外。

亞歷山大鸚鵡(Psittacula eupatria)在我國有分布

makarandsaraf / iNaturalist;手繪制圖:小樹

根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的統計,目前我國境內分布的鸚鵡共有9種,包括短尾鸚鵡、藍腰鸚鵡、亞歷山大鸚鵡、紅領綠鸚鵡、青頭鸚鵡、灰頭鸚鵡、花頭鸚鵡、大紫胸鸚鵡和緋胸鸚鵡,大多都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與廣東一帶。

也就是說,花鳥市場或者社交媒體平臺上我們常見的鸚鵡品種蠻多都是外來物種

合法與非法鸚鵡貿易

鸚鵡家族是全球野生動物貿易中物種比例最大的脊椎動物之一[12],主要是為了滿足世界各地寵物市場的需求。

自1982年以來,為了確保國際貿易不會對鸚鵡野生種群構成威脅,并防范非法貿易活動,所有鸚形目物種都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附錄,只有四種常見的物種除外,即:虎皮鸚鵡、桃臉牡丹鸚鵡、雞尾鸚鵡和紅領綠鸚鵡[13]。

而且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以來,許多進出口國都逐漸對這類貿易實行了法律限制,美國和歐盟作為最大的國際市場分別于1992年和2007年禁止了對野生鳥類的進口[14],這使得此類野生動物貿易幾乎只余下唯一途徑 —— 人工繁育。

和尚鸚鵡(Myiopsitta monachus),拍攝于巴西馬托格羅索州

Deusdete Braga de Pinho / WWF-Brazil

這里可能就會有人提問了:既然都有了人工繁育,我們是不是只購買人工品種飼養就不會對野外種群構成威脅?

嗯,理論上來說是的,但人工繁育品種與野生捕獲物種著實是“真偽”難辨

- 首先,很大部分鸚鵡和某些守宮球蟒不同,并不屬于完全的人工品系,這意味著很難通過外觀來辨別;

- 其次,一些鸚鵡的人工種群依舊需要捕獲野外個體來補充,否則難以延續,例如非洲灰鸚鵡;

- 再次,還存在將野生個體“洗白”的情況,說白了就是打著人工繁育頭銜的野生鸚鵡,常見情況包括從野外捕獲的幼鳥/鳥蛋在人工環境下飼養繁育、偽造相關許可證等等。

意大利一家動物康復中心的非洲灰鸚鵡(Psittacus erithacus)

Adriano ARGENIO / WWF-Italy;手繪制圖:小樹

那么合法合規的人工繁育需要符合哪些條件呢?

根據《CITES公約》的規定,如果要交易被列入附錄的鸚鵡物種,每只個體都需要具備引種來源證明、腳環、人工繁育許可證等相關文件。而且人工繁育方也需要定期報告飼養的鳥類個體數量。

太陽錐尾鸚鵡(Aratinga solstitialis),常被稱為金太陽鸚鵡

Joao Quental / iNaturalist;手繪制圖:小樹

從全球范圍來看,各個地區的非法鸚鵡貿易情況存在許多差異[15],比如:

- 南美洲的鸚鵡貿易和人工繁育在過去遍布全球多地,但在1967-1999年間,大多數國家已單方面關閉其野外捕獲鳥類的合法商業性出口。近些年的調查也證實,這里的非法貿易逐漸演變為滿足當地小規模市場。但需留意該地區的野生動物犯罪團伙正日益專業化,可能在試圖開辟新的市場和途徑;

- 非洲和亞洲的市場記錄雖然相對較少,但犯罪分子將野外非法捕獲的鸚鵡混入合法市場的風險較高,因此迫切需要更為可靠的溯源方法來辨別,有助于區分合法和非法貿易;

- 由澳大利亞主導的大洋洲市場情況就更特別了,針對本土鸚鵡的國內和國際非法貿易非常少,更多的是來自海外人工繁育群體對本土鸚鵡的需求。

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 galerita),在國際鳥類活體貿易中很常見

Tim / iNaturalist;手繪制圖:小樹

呵護自然,你我有份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化的飛速發展,買賣鸚鵡現象愈發多地出現在網絡平臺上,其涉案的種類和數量也隨之增多。通常野生鸚鵡從捕獲、長途運輸到進入市場并被人工馴養這一過程下來,其成活比例僅有17:1

且考慮到很多鸚鵡都是外來物種,其攜帶的潛在流感病毒可能會通過販賣活動而傳播到國內,而鸚鵡作為寵物與人時時刻刻會有接觸。由此可見,對野生鸚鵡種群的重視與保護,不僅可以保障物種的未來,還可以減阻人畜共患疾病的傳播、降低外來物種入侵等風險

2015年在印度尼西亞查獲到,被裝在塑料瓶中小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 sulphurea)

Anadolu Agency / Getty Images

這里我們參考周用武老師、張婉婷老師于去年九月發表在《經濟動物學報》的研究[16]結果來看,2013-2017年間我國與鸚鵡相關的案件共有76起,涉案鸚鵡共752只,涉及至少24個品種,包括10只死體,此外辦案機關還查獲13枚鸚鵡蛋。

這些案件中查獲率較高的物種包括亞歷山大鸚鵡、大紫胸鸚鵡、非洲灰鸚鵡、吸蜜鸚鵡、葵花鳳頭鸚鵡和藍眼鳳頭鸚鵡。

澎湃新聞報道:全國首例“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宣判,男子網購瀕危鸚鵡獲刑

該研究也指出,雖然我國對于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為的處罰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但是,我國網絡交易販賣鸚鵡類野生動物的發案頻率之高,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數人依然缺少對相關法律的認知,只有在被法律制裁后才后悔莫及。

因此呢,正確處理飼養寵物和保護生態平衡的關系,確保從正當途徑獲得合法鸚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對飼養鸚鵡有興趣,不妨考慮從目前國內可合法飼養的三種鸚鵡入手,分別是:桃臉牡丹鸚鵡、虎皮鸚鵡和雞尾鸚鵡(也叫玄鳳鸚鵡)

手繪制圖:小樹

如果你計劃飼養其他種類的鸚鵡,請提前確認好相關人工繁育許可證等是否齊全,不隨意購買不明來源的鸚鵡或其它寵物,也不隨意放生。

閱讀 179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