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海洋中的霸主-滑齒龍
滑齒龍是大型、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生存于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6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滑齒龍是侏羅紀中到晚期海洋的頂級掠食動物。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
目: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科:上龍科 Pliosauridae
屬:滑齒龍屬 Liopleurodon
模式種:殘酷滑齒龍
Liopleurodon ferox
滑齒龍屬由H.E. Sauvage在1873年命名,以非常少數的化石來命名,包含三個70毫米長的巨大牙齒。
其中一個在法國濱海布洛涅附近的侏羅紀卡洛夫階地層發現,學名為殘酷滑齒龍(Liopleurodon ferox);
另一個牙齒在法國Charly地區發現,被命名為L. grossouvrei;
第三個牙齒在法國戛納附近發現,起初被命名為Poikilopleuron bucklandi,后來被H.E. Sauvage重命名為L. bucklandi。
殘酷滑齒龍的骨架復原模型
滑齒龍的化石主要發現于英格蘭與法國,部分年代較晚的化石發現于俄羅斯。在德國的卡洛夫階,發現了與英格蘭、法國的類似化石。
四個強壯的鰭狀肢顯示滑齒龍是強壯的游泳者。所有蛇頸龍類都以四個鰭狀肢作為推進方式。一個使用游泳機器人的研究,證實這種推進方式并不特別有效率,但它提供很好的加速度,這是個埋伏掠食者值得擁有的特征。
對于這種動物頭顱骨的研究,顯示它們可用鼻孔尋找海水中特定氣味的來源。
殘酷滑齒龍頭骨復原圖
滑齒龍體型的爭議
古生物學家L. B. Tarlo推測,上龍類的頭骨約占身長的1/7長。已知最長的滑齒龍骨頭約1.5米長,根據L. B. Tarlo提出的方法,滑齒龍最長可達12米長。然而與它們的近親克柔龍相比,不能確定現存滑齒龍的重建是否正確。
近年的上龍類研究對Tarlo的推測方法提出質疑,指出上龍類的頭骨約占身長的1/5。若根據這個方法,滑齒龍的身長為7到10米。
BBC1999年的與恐龍共舞電視節目,將滑齒龍敘述為長達25米,但這屬于嚴重夸張的說法。其原因是當時科學家將一截化石誤認為滑齒龍的脊椎骨,而得出體長約20米的估計,該制作單位認為仍存在更大于該標本之個體故描述出25米的滑齒龍。而該脊椎骨之后確認為蜥腳類恐龍的尾部骨骼。
發現自英國啟莫里黏土層的化石,顯示當時的上龍類可長達15米,但這些化石因為過分零碎而不能確定是否屬于滑齒龍或其他相關屬。
在2002年,在墨西哥發現一個非常大型的上龍類化石。也就是著名的“Monster of Aramberri”。即使保守的估計也有15米長,盡管它可能只是未成年。多數新聞報導將“Monster of Aramberri”敘述為滑齒龍屬,然而,這個化石只有脊柱,沒有足夠證據可歸類于滑齒龍屬。“Monster of Aramberri”的化石發現于墨西哥晚侏羅紀啟莫里階的La Caja地層。這化石是在1985年由一位地理學學生發現,起初被Hahnel誤認為獸腳類恐龍。
大眾文化
滑齒龍出現在BBC1999年的《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電視節目。在這電視節目里,滑齒龍攻擊并吞噬一只在陸地上居住的美扭椎龍。
節目里滑齒龍跳上陸地捕抓陸地動物的行為經常被認為不可能,但是獵手捕食蛇頸龍的行為顯示滑齒龍可以跳上陸地捕捉動物。
如果滑齒龍生存至今
那么在水中見到它們時,會是這個景象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