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亭湖:保護生物多樣性,新增野生動植物34種
“保護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在原有的136種基礎上,今年又新增了野生動植物34種。”近日,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欣喜地向亭湖生態環境局傳遞喜訊。
多年來,作為鹽城市主城區,地處黃海之濱的亭湖,不惜一切代價,像保護“眼睛”一樣,守護黃海灘涂及周邊濕地。通過退耕還林、退漁還濕、新水源引進等扎實舉措,全方位、立體化為濕地生物多樣性發展提供環境保障。2019年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 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高標準建設濕地生態防護林
作為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鹽城林場成立于1959年9月,承擔著國家賦予的沿海防護職能和自然生態保護職能。然而,2015年特大臺風“蘇迪羅”來襲后,鹽城林場遭受歷史未有的重創。
“三年再建一個新林場!”亭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以全新的更高的規劃標準和要求,激勵林場人“二次創業”,開展林場災后重建。經過三年的努力,一個嶄新的林場拔地而起:滿目蔥蘢,林木蓄積量約5.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8%。
林場于2015年被亭湖區科協評選為“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體驗分會授予“中國慢生活休閑體驗區”和理事單位,2016年被南京林業大學竹類研究所選定為“耐鹽竹種試驗與種苗繁育基地”,2017年被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選定為“本科生教學實習基地”,2018年10月成立省內首家林業院士工作站。
高標準整治境內水源動脈
亭湖區以自然濕地保護小區建設為抓手,加大對自然濕地資源的保護力度,對境內串場河、新洋港和通榆河三大重點河流動脈逐一進行濕地保護小區建設方案評審;豎大標牌6塊、小標牌15塊、界樁210個,并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拆除新洋港漁罾1個,即 “天下第一罾”的黃尖大罾,治理港內魚箱1.1176萬只,漁籪482個,為水質環境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亭湖區現有濕地總面積5603.41公頃,其中自然濕地總面積1424.12公頃。
連續多年監測顯示,不僅鳥類數量增多,鳥類繁殖地也在增多。“引水補濕”“退漁還濕”“退耕還濕”等工程的實施,為丹頂鶴、河麂、麋鹿等珍稀動物提供了棲息和活動的場所。濕地恢復與重建區域鳥類數量由2016年的3173只增加到2018年冬季的14747只。最多觀察到330只野生丹頂鶴集群覓食。
調優產業結構打造生態小鎮
亭湖區積極引導村民推行有機種植,根據實際情況對農民莊稼被鳥損的損失進行貼補。不僅如此,為加快保護區緩沖區環境治理,政府先后搬遷農戶1678戶,搬遷保護區緩沖區養殖業基地1個(237.2畝),搬遷工業企業1個(9.5畝)。
全方位強化生態保護宣傳
為進一步保護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亭湖生態環境局開展形式多樣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每年組織環保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活動20多場次;組織中小學生觀看生物多樣性電影、聽生物多樣性知識講座30多場次;開展中小學生濕地課堂現場教學10場次;與鹽城師范學院合作推出大型舞臺音樂劇《揮向天空的翅膀》,講述當代大學生護鶴的故事。系列活動擴大了公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知曉度和參與度。今年,保護區新名錄比之前增加了34種,其中一級增加了27種,二級增加7種。
保護鹽城海濱濕地,推動濕地生物多樣性發展,任重道遠。既要傳承好“新中國第一位環保烈士”徐秀娟刻苦鉆研、樂于奉獻的精神,也需要加強科學研究監測,加大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發展,就是守護人類生命家園。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