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動物資訊

這種“刺猬”會下蛋?它其實是針鼴

媒體:動物世界  作者:Mystery   專業號:錢佳弘 2023-03-27 12:16:02

圖片

針鼴 即針鼴(yǎn)科物種的統稱,在一些大眾文化中它們通常被稱為刺食蟻獸,與鴨嘴獸同為仍然生存的單孔目動物。

圖片

圖為:鴨嘴獸

針鼴是與鴨嘴獸同樣是卵生的哺乳動物,但雄針鼴生殖器前端具有四個龜頭,四個龜頭會輪流使用,一次交配過程只用兩個。

圖片

雌性針鼴會于交配后大約10-22天,產下一個軟殼的卵,并把它放入育兒袋中。孵化約需10天的時間,幼獸會從母親的乳腺啜食母乳。

圖片

針鼴的發育圖

在育兒袋內約45-55天,幼獸會開始長出刺。母親此時會開始挖掘洞穴安置幼獸,約每5天回來喂養一次,直至幼獸于7個月大后斷奶為止。

圖片

圖片

針鼴是細小的哺乳動物,全身表面都由毛發及刺所遮蓋。外表上,它們與南美洲的食蟻獸及其他有刺哺乳動物,如刺猬和豪豬相似。短小但強而有力的四肢及大爪,使得它們成為強勁的挖掘者。

圖片

針鼴的骨架

圖片

圖片

它們受到攻擊時會卷曲身體來防御。

圖片

圖片

它們有著細長的口鼻部,同時有口和鼻的功能,但沒有牙齒。它們會撕開軟木或蟻丘等,以它們長長的及黏性的舌頭,將獵物捕獲。澳洲針鼴多以螞蟻及白蟻為食糧,而原針鼴屬則吃蚯蚓或昆蟲。

圖片

針鼴科物中被分為三屬,分別為針鼴屬、原針鼴屬及巨針鼴屬已滅絕)。

針鼴屬中只有一個種,短喙針鼴;

原針鼴屬中共5種,現存只有三個種,另外的兩個種今已滅絕。

針鼴屬

短喙針鼴

Tachyglossus aculeatus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淺色型

圖片

短喙針鼴,又稱澳洲針鼴,是針鼴屬下的唯一一個種。生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等地森林中,體長大約50厘米,重6公斤左右,周身有刺,五指有強爪。

澳大利亞現在流通的面值最小的5分硬幣的背面即是一只針鼴。

原針鼴屬

阿氏長吻針鼴

Zaglossus attenboroughi

圖片

圖片

圖片

阿氏長吻針鼴,它是以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大衛·愛登堡爵士(David Attenborough)命名。它生活在印尼巴布亞省近圣塔尼及查亞普拉。

阿氏長吻針鼴是原針鼴屬中最細小的成員,與短喙針鼴接近。它的前后肢均有五趾,有濃密的短毛。

阿氏長吻針鼴最初的描述是基于一個在荷蘭殖民地時代搜集的已損壞標本,自此以后似乎沒有新發現。由于人類發現影響了森林棲息地,故有指它們已是瀕危或在當地消失。但是,由于巴布亞省的生物研究并不完整,故有可能它們仍然活在當地的山區。

于2007年有指發現阿氏長吻針鼴的巢及蹤跡,當地人民亦指曾于2005年見過它們。

布魯長吻針鼴

Zaglossus bruijni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布魯長吻針鼴,又名原針鼴或曲喙針鼴,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現生哺乳動物之一,近年來數量下降很快。

布魯長吻針鼴僅分布于新幾內亞島,介乎海拔1300米至4000米,不過在南部低地及北部海岸卻不見它們的蹤影,也有可能存在于鄰近的印尼薩拉瓦蒂島。它們喜歡生活在高寒草原及潮濕山區森林。它不像短喙針鼴吃螞蟻及白蟻,而是吃蚯蚓。布魯長吻針鼴比短喙針鼴大,達到16.5公斤重,吻長及可以向下,其刺混雜在長毛之間。前后肢均具3爪,爪堅硬銳利,適合挖掘。

布魯長吻針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數量因棲息地減少及狩獵而下降。雖然狩獵布魯長吻針鼴已被印尼及新幾內亞政府所禁止,但傳統的狩獵仍然繼續。于2006年,保護國際在巴布亞省的福亞山脈發現大量的布魯長吻針鼴。

東長吻針鼴

Zaglossus bartoni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東長吻針鼴,又稱大長吻針鼴,主要分布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海拔2000-3000米的地區。

東長吻針鼴體長60-100厘米,重5-10公斤。前肢有五趾,后肢則有四趾,趾上均有爪,它有濃密的黑毛,沒有尾巴及行動緩慢。它們受到攻擊時會卷曲身體來防御。

巨長吻針鼴

Zaglossus hacketti

圖片

圖片

圖片

曾生活在澳大利亞西部,已經絕滅,從化石上推測長度大約100厘米,估算重達30公斤。

強長吻針鼴

Zaglossus robustus

圖片

曾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已經絕滅。從頭部化石推測出它的長度大約65厘米左右。

巨針鼴屬

Megalibgwilia

圖片

圖片

巨針鼴是澳洲的一屬史前針鼴,現是只發現其化石。它們生存于中新世至更新世,約于5萬年前滅絕。

雖然巨針鼴有時被認為是巨型的針鼴,但其實它們可能與現今的長吻針鼴差不多大小,唯前肢稍長。巨針鼴可能是吃昆蟲的,就像澳洲針鼴一般,而不像原針鼴屬般吃蠕蟲。

巨針鼴最初是由理查·歐文于1884年根據一根斷裂的左肱骨描述的,第一個種M. ramsayi

于1896年,澳洲古生物學家William Sutherland Dun描述了第二個物種即M. robusta

閱讀 1085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