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爪槭屬于槭科植物還是無患子科植物
多年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讓我對植物識別這方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保護區的植物我也認識了不少。就在我對植物圖片進行識別分類的過程發現了一個問題,在分類的過程中發現無患子科里有一個槭屬,里面包含雞爪槭,在槭科里也有個槭屬,雞爪槭還在里面,什么原因?在我的記憶中,雞爪槭屬于槭科槭屬,現在我依稀記得我們在上大學時我的植物老師說雞爪槭的特征:單葉,對生,葉掌狀子掌狀分裂,5至9裂,葉形似雞爪等等。問題出在哪里?我帶著疑惑開始追其原因。
我首先查閱了《秦嶺植物志》,《秦嶺植物志》中記載屬于槭科槭屬,然后在網上查詢,雞爪槭即有槭科植物說法,也有無患子科的說法,到底是哪個科?劃分到無患子科是錯的還是對的?依據是什么? 我帶著一串的疑問開始了尋根問底的查閱工作。
首先我在書籍和網上查閱了雞爪槭的介紹,查閱的結果對雞爪槭的描述一致,確定為一種植物。其描述:落葉小喬木。樹皮深灰色,小枝細瘦;當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綠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葉紙質,外貌圓形,直徑6-10厘米,基部心臟形或近于心臟形稀截形,5-9掌狀分裂,通常7裂,裂片長圓卵形或披針形,先端銳尖或長銳尖,邊緣具緊貼的尖銳鋸齒;裂片間的凹缺鈍尖或銳尖,深達葉片的直徑的1/2或1/3;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在葉脈的脈腋被有白色叢毛;主脈在上面微顯著,在下面凸起;葉柄長4-6厘米,細瘦,無毛。花紫色,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生于無毛的傘房花序,總花梗長2-3厘米,葉發出以后才開花;萼片5,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長3毫米;花瓣5,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鈍圓,長約2毫米;雄蕊8,無毛,較花瓣略短而藏于其內;花盤位于雄蕊的外側,微裂;子房無毛,花柱長,2裂,柱頭扁平,花梗長約1厘米,細瘦,無毛。翅果嫩時紫紅色,成熟時淡棕黃色;小堅果球形,直徑7毫米,脈紋顯著;翅與小堅果共長2-2.5厘米,寬1厘米,張開成鈍角。花期5月,果期9月。因其葉子掌狀分裂,形狀酷似雞爪故而名雞爪槭。
隨后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問題所在,植物分類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故而形成了不同的分類系統。應用較為廣泛的是(A.Engler)分類系統,《中國植物志》就是依據此分類系統對植物進行分類。雞爪槭屬于無患子目槭科槭屬植物,改分類系統根據植物的形態結構對植物進行分類。Engler 系統將種子植物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個亞門,將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綱分為二個亞綱,并將雙子葉植物置于單子葉植物之后,認為柔夷花序類群植物為雙子葉植物的原始類群,這也是分類史上第一完整的自然系統。
后期最新的應用的是植物系統發育研究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分類系統,簡稱APG,是一個國際植物分類學組織,這種分類方法根據植物的分子變化,依照植物的三個基因組DNA的順序,以親緣分支的方法分類,也就是根據植物的兩個葉綠體和一個核糖體的基因編碼變化進行分類。APG系統1998年首次提出,經歷了多次修訂,目前已經包括APG II(2003年)、APG III(2009年)和APG IV(2016年),APG系統在國內外植物園和標本館得到了廣泛認可和應用。
根據APG分類系統,雞爪槭屬于無患子目無患子科槭屬植物。 APG系統是根據植物的DNA的排列變化把原有恩格勒(A.Engler)植物分類系統中DNA排列變化該合并的合并,該拆分的拆分。正如之前同事問我,五味子是木蘭科還是五味子科的問題。在APG 植物分類系統中把槭科合并至無患子科,成為無患子科的一個屬,我也順道查詢了一下五味子科和木蘭科相關知識,發現APG系統五味子科是從木蘭科中拆分出來的。
所以,說雞爪槭是槭科植物或者是無患子科植物,五味子是木蘭科或者是五味子科都是沒有錯的,只不過由于時代的變化發展,植物分類也在逐步完善,同一種植物出現在不同的科是采用的分類方式不同。在以后的工作學習過程中,如果發生類似的情況,也不必奇怪,可以通過網絡查詢了解一下采用的分類方式。看哪種方式更適合你的工作。作為普通的林業工作,我個人覺的使用(A.Engler)植物分類系統比較適合,畢竟在野外識別植物肯定是以植物的外部形態如根、莖、葉、花、果來判定的。(文/解振鋒)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