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空前暴增!來勢洶洶的英國變異新冠,泰國還能將其搞定嗎?
今天,繼續來關注泰國疫情。
有些人說,生活在泰國的外國人,沒有資格對泰國的事情吹毛求疵。
倒也是,像“泰國政府行不行?”、“泰國政府應該怎么做”這些話題,說起來過癮,但老實說也不是我們在泰中國人所能夠左右的。
因此,我們關注泰國疫情,最基本的需求只是“搞清楚狀況”,以及“搞清楚這個狀況之下自己應該怎么辦”。
今天,太多的大道理就不說了,一起來看看這兩天的泰國疫情,有何新苗頭。
2021年4月20日,最近兩三天,泰國疫情出現了一個不祥的新狀況:重癥患者增多,死亡病例增多。
至20日上午,泰國有223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其中55人需要借助呼吸機輔助呼吸。
在此前,泰國的新冠患者雖然一直在增多,但是重癥患者和死亡人數一直沒有多少。僅有的不到一百名病亡者,都是第一輪疫情爆發伊始,以及漫長的2020年中逐漸積累的。
不到千分之三的死亡率,讓人簡直懷疑新冠病毒是不是在泰國水土不服,以至于很多泰國人開始真的覺得新冠就是一個“大流感”,一個禮拜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你丫新冠一年搞死的人還多,有啥好恐懼的?
現在你去泰國的Facebook上,推特上看一下,依舊有很多人這樣想。
而這回,顯然不一樣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英國“自然群體免疫”時代的人肉沃土之上自由發展的變異病毒,在泰國顯示出了非同以往的威力。
泰國朱拉隆功醫院的專家歐帕醫生,在對近期院內200余名新一輪疫情確診患者進行觀察后,得出了這些結論:
1.在2020年首輪疫情中,病毒在人體內存留7天后數量會減少,經過PCR檢測也能發現病毒無法再在人體內進行繁殖。
但本輪疫情中的病毒,在人體內存留10天后仍能繁殖,這表明病毒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更長了;
2.在前兩輪疫情中,身體健康的青壯年很少出現肺部發炎的情況;
但本輪疫情中,出現肺部炎癥的青壯年患者更多了。
3.一般情況下,患者感染病毒一周左右會出現可見的癥狀。
但本輪疫情中,患者癥狀顯現速度變快,不到一周便出現相關病癥,炎癥出現速度加快,必須同時準備抗病毒藥物和類固醇藥物,肺部炎癥的診斷速度也需要提升。
4.鼻腔和喉部病毒數量相較此前變多,病毒傳染性更強;
5.自本周起,重癥患者會明顯增加;
最后,歐帕醫生得出結論:泰國新一輪疫情與英國B117型變異病毒的傳播情況相似,泰國需要通過做好社區防控、加快疫苗接種速度等措施來降低病死率。
無獨有偶,泰國疾控部門,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泰國公共衛生突發事態應對團隊代理負責人差威訕醫生表示,泰國4月新一輪疫情累計確診16000例左右,但是這還遠遠不是終結。
2020年第一輪疫情,以及之后大半年時間,泰國一共有4237例確診病例;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3月的“第二輪疫情”期間則有24626例確診病例,為第一輪確診人數的6倍。
而4月份在曼谷通羅娛樂場所爆發的“第三輪”疫情,僅3周時間就有14851人確診,確診人數是第一輪疫情的3倍,且本輪疫情中已有146名醫務人員確診。
三周時間,“第三輪”的確診人數就超過了整個2020年首輪疫情全部確診人數的三倍!
假如這一輪疫情,比第二輪疫情(緬甸民工棚那次)更具有破壞力,那么最終等到其平息時,全部累計確診人數將達到六萬到十萬人。
且由于“新新冠”有更高的致死率,最終的病亡人數,以及因為重癥而留下嚴重后遺癥的人數,將會大幅度超過前兩輪疫情。
總而言之,用此前泰國曾經用過的應對方式,去企圖低成本地壓制這一輪疫情,恐怕并不容易實現。
病毒不一樣了,承受的風險便也不同了。千分之三的歲月靜好,是醫療資源寬裕時的表現,一旦醫療資源達到飽和,導致大批確診者被迫游離于醫療體系的庇護之外,再加上新型變異病毒的超強破壞力——泰國將會付出的生命代價,讓人難以想象。
4月20日,泰國衛生部門突然呼吁民眾“不要用便攜設備自行檢測新冠”。有人說這是為了避免誤診,也有人懷疑這是官方防止“真實新增數字的曝光”。
幾乎一天,一致堅持“所有確診全部入院”的泰國官方終于松口,開始呼吁衛生部門和民眾“做好確診之后居家隔離的準備”。有人認為這是政府在向現實和理性的回歸,也有人覺得這是“資源耗盡,自求多福”的一種更為婉轉的說法。
總之,可以至少認定的是:這一輪疫情,與之前不同。
目前泰國手頭的資源,不足以游刃有余地應對疫情的沖擊。
泰國之前的防疫措施與方案,很難對新型病毒造成立竿見影的作用。
這就是,我們所面對的現實。
對于我們而言,認清現實,也并沒有多少“應對方法”上的變化。
如果大家還沒有確診,那么應當做好防護,盡量居家,避免不必要的出行的應酬,盡量實行居家辦公,加強個人衛生……等等一系列我們重復了千百遍的箴言。
唯一嶄新的東西,就是心理預期要改變。
做好與疫情長期對峙的心理準備,并且提前做好“萬一確診之后居家隔離”的心理和物質準備。
是的,確診之后居家隔離,將是泰國此后確診者將面對的大概率事件。
這是一種現實選擇,并不帶有太過于鮮明的道德色彩,沒有對此大肆批判的必要。很多讀者提醒“輕癥居家,重癥收治”是一種慣例——這一點說得沒錯,泰國如果疫情進一步惡化,那么輕癥患者全部入院的諾言就成了既不現實也不理智的浪費。
就像一個窮困潦倒的家庭只能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有出息的孩子身上一樣,泰國只能如此,沒有別的選擇。
唯一需要加強的是,泰國政府必須完善和強化居家隔離的體系,強化醫療指導、隔離監控、防止居家隔離者出門亂跑。
不是不可以在家隔離,感染家人也是無可奈何——但是至少要保證,確診者真的“在家”,而不會在商場自由地采購和咳嗽。
泰國能夠從疫情中復蘇嗎?
其實從內心深處,我依舊相信,泰國是可以撐過去的。
泰國雖然有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盡管出了很多簍子,很多狼狽的失敗,但是它至少從未真正地面對徹底的淪陷與崩塌,從未到達某些中等國家“一天暴增好幾萬”那種徹底不可救藥的境地。
泰國人民,雖然略顯散漫,但是仍有起碼的紀律和理智,愿意面對疫情的恐怖,并執行基本的防護守則——光就這一條,泰國人民就可以吊打一半的歐美人。
而泰國政府雖然也不算太拔尖,但是也有著不容小覷的行動力,一旦這個國家認準了自己的道路,下定決心去執行一次勢在必行的自救——那么這個國家,也往往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用某種他們自己所特有的節奏與方式。
別看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一旦認真起來,還是能夠搞定的。
這就是在泰國生活十年,對這個國家,一種難以論證,但是卻從不落空的信心。
做好獨自迎接艱難的準備,不要輕視困頓的來臨,更不要指望這個世界能夠為你遭遇的不幸兜底。
同時,心懷希望,永遠相信這個世界能夠從困頓中復蘇。
這樣,聽上去好像很矛盾。
但我總覺得,一代又一代的祖先們,大約就是這樣過來的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