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進入“非常時期”,4天確診51例……
北京疾控發現,病毒來自歐洲方向,與輸入性有關。
今天,北京市開了兩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凸顯北京防疫速度。
兩次發布會數據顯示,6月13日0時-14日7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4例,多數與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以下簡稱新發地市場)有關。
這意味著,6月11日0時-14日7時,北京累計確診新增病例51例。6月14日下午15時,北京市豐臺區花鄉地區成為全國唯一的高風險地區。而新發地市場即在花鄉地區。
此外,北京市有4個區8個街鄉位列中風險地區,分別是:西城區月壇街道、金融街街道,豐臺區西羅園街道、花鄉地區,房山區長陽鎮,大興區林校路街道、高米店街道、西紅門地區。
14日晚些時候,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北京市疾控中心楊鵬表示,北京新發地市場病毒溯源還在進一步調查。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是從歐洲方向來的,初步判定與輸入性有關。但病毒到底怎么來的,還無法確定。有可能是污染的海產品或肉類,或者進入市場的人通過分泌物進行傳播。
在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已進入非常時期,要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果斷處置,堅決阻斷疫情傳播的渠道,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最新:北京疫情回顧
北京市衛健委消息顯示,6月13日0時-24時,北京市報告新增36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12人自述近2周沒有癥狀,但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經專家會診后,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所有確診患者都有新發地市場行程,多數為新發地市場的商戶。而病例2和病例17因工作單位被媒體報道。
病例2,某女,34歲,重慶人,工作單位為李記川菜。餐廳負責人表示,希望近期到過餐廳就餐的人員都去做核酸檢測。
病例17,某男,56歲,北京西城人,工作單位為北京民航機場巴士公司。《新京報》獲悉,該病例已數月沒有到機場工作,未與旅客發生接觸。
“從已知信息看,此次北京疫情反彈,主要集中在新發地市場周圍。病毒活動沒有擴散到整個北京,沒有使全市2000多萬人口受到威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告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6月13日晚,北京西城區在宣武體育場內對大量曾前往新發地市場的居民,進行核酸檢測/中國國際電視臺
全國快速行動阻斷傳播
為防控疫情,北京快速行動:
新發地市場已于6月13日凌晨3時起關停,全面進行衛生整治和環境消殺。原先在市場內交易的蔬菜,被轉移到臨時露天交易區進行;
對市場周邊11個小區實施封閉管理措施,落實24小時專人值守。周邊3所小學、6所幼兒園已返校班級立即停課,未返校的班級暫緩復課;
對5月30日后,到過新發地市場,或與市場銷售人員有密切接觸的人員,開展全面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愿檢盡檢。
截至6月13日晚間,除前文所述中風險地區外,海淀區所有社區、朝陽京旺家園社區等全面恢復二級響應防控措施,所有卡口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
“今天(6月14日)早上,我收到社區防疫通知,提醒居民若有重點地區活動史,要盡快和居委會聯系。”家住北京朝陽區的陳先生告訴“醫學界”,6月13日他外出時,北京健康寶、疫情防控行程卡等小程序皆可使用。但今天外出掃碼,只認北京健康寶。
受訪者提供
“醫學界”了解到,部分在京公司已下發通知,要求即日起取消全部出差事宜。
“今天北京機場人明顯少了。”14日上午9時許,盧先生在北京某機場登機,發現客艙上座率不到1/4,比他飛北京時,少了一大半。
起飛前,有一則新聞讓盧先生憂心,落地后可能需隔離14天。該新聞稱,沈陽桃仙國際機場于2020年6月13日20:00起,對從北京市豐臺區、西城區月壇街道、房山區長陽鎮來遼人員,采取14天集中隔離管控措施。
此舉或與遼寧省近日來的本地新增病例有關。6月12日0時-13日24時,遼寧省累計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13日新增2例,均與12日報告的無癥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有關。而后者系北京市6月12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醫學界”發現,包括津冀在內的國內多地已作出反應,進一步嚴格檢測、排查措施。
14日凌晨,內蒙古通遼市發布通告:6月13日零時后,所有從北京市西城區、豐臺區、房山區等疫情風險等級為中、高風險地區進入該市人員,須向所在派出所、社區(嘎查村)主動申報個人健康情況。而此前,遼寧大連、山西呂梁、黑龍江大慶、遼寧丹東、江蘇蘇州等地疾控中心發出提醒:如非必要,市民近期不要前往北京市。
經歷過武漢抗疫的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二職工醫院安寧療護中心主任醫師紀光偉在“紀光偉健康科普”公眾號寫道,疫情出現后,管理部門迅速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及時展開了疫情防控,標志著我國對新冠疫情的防控從嚴防死守轉向科學防控。“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疫情管控已經給我們開了一個好頭,應該值得我們借鑒。”
重要信息,醫護醫院請看過來!
按照疫情防控“應檢盡檢愿檢盡檢”相關要求,北京各醫療機構再度成為重要的“疫情關卡”。
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各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不得拒診;未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準,不得停診,隨時對就診人員數量進行監測。
高小俊指出,要求北京市各醫療機構,特別是設發熱門診的79家醫療機構(含軍隊6家),對就診發熱人員全部進行新冠病毒核酸和抗體檢測以及CT和血常規檢測(簡稱1+3檢查),進一步加強相關流行病學史問詢,特別是近14日內有無去過新發地等農貿市場等場所。
要求各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不得拒診;未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準,不得停診,隨時對就診人員數量進行監測,發現就診人員異常增加時,要迅速向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報告,并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充分發揮好發熱門診探頭和前哨作用。
要求強化落實北京院感防控16條措施。特別要求各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嚴格落實國家和北京市醫務人員防護指南,加強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留觀區域等重點場所人員防護,最大限度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
目前,部分醫院已通過多種渠道強調其常態化防控下的就診流程,以指導患者有序就醫。
未解之謎:為什么又是農貿市場?
北京此次疫情的調查溯源正在進行中。
由于累計51例新增確診多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且6月12日數據顯示,在1940名市場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中,45人咽拭子核酸檢測呈陽性:該市場成為流調溯源的重中之重。
關于“市場為何成為感染源頭”,吳尊友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采訪稱,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批發市場的很多海產品都是冷凍儲存。在這樣的環境下,病毒能存活很長時間,傳染人的幾率也更大。另外,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天有大量人員進出,只要一個人攜帶病毒,若未能及時發現,就可能造成疫情擴散。
“我們家以前都不囤菜,今天(6月14日)下樓一看,沒菜了。”家住北京的黃女士告訴“醫學界”。/受訪者提供
吳尊友依據既往的知識和經驗初步判斷,北京突然出現本土新冠疫情,有兩種可能的源頭。
第一種:市場里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外地輸入(海外進口)海產品或肉類。
第二種:來自四面八方、頻繁出入批發市場的人。
他指出,目前很難斷定市場內的傳染源是什么。不能因為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就認為三文魚是傳染源,但也不能說不存在三文魚作為病毒載體的可能性。“正常情況下,魚體內不會攜帶冠狀病毒。但被捕撈后,由于處理的工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導致魚的表面被污染。被污染的海產品運到中國,中國工人在處理過程中可能受感染,進而導致人與人的進一步傳播。”
結合到上文所述兩種感染可能,以及此次新發疫情前,北京已連續50多天沒有本土確診病例,吳尊友認為,若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確認,目前發現新增確診病例及核酸檢測陽性者都沒有外出流動歷史,那很有可能是進口或京外被污染物品把病毒攜帶進來的。即第一種傳染源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這一觀點在《新京報》咨詢幾位北京專家時也得到支持。相關專家均認為魚蝦本身帶毒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或許出在冷鏈環節、環境污染等。
吳尊友表示,當下做好生鮮、果蔬等貨物的檢驗檢疫,很有必要。特別需要注意兩種情況:第一,海外進口的物品,尤其是從疫情嚴重國家進口的物品,要格外注意。第二是冷凍運輸的物品,包括海產品、牛羊肉等。
6月14日凌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研究員曾光向媒體透露,新冠病毒經由進口食品冷鏈運輸的方式進行傳播,在生物學上是存在的。在北京以外的地區,尤其是對發現已有新冠病毒的同類、同一來源的進口產品也要進行檢測。“但最終確定這次北京疫情的新冠病毒究竟是不是本土病毒,需要更多樣本測試的結果。”
上海新冠肺炎專家治療組組長張文宏教授就北京疫情發表微博稱,北京已建立聯防聯控體系、檢測體系(發熱門診網點與檢測網點)、病例追蹤能力,已經能即時篩查、早期發現、及時切斷傳播途徑。只要每個人各司其職,民眾在平日生活中注意防護,就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就能讓我們的城市免于再次發生病毒播散。
他表示,新冠病毒相對于歷史上的其他呼吸道病毒,傳播規律并無特殊。對于散發病例,只要維持目前的聯防聯控體系,傳播指數可以很快下來,可以復歸零病例狀態。
“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因此采取過度防疫,終止經濟和民生的復蘇。”張文宏寫道。
來源:醫學界
作者:燕小六
校對:臧恒佳
責編:鄭華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