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理論 > 心得體會

牽牛花隨筆(二十二)花開朝顏

媒體:原創  作者:3.14   專業號:3.14 2021-10-29 08:49:29

前清詞人沈岸登,浙江平湖布衣,性恬不求聞達,著有《黑蝶齋詩詞鈔》和《古今體詞韻》,其寫詞的功底號稱“浙西六家之首”。

《惜秋華·牽牛花》

翠影疏涼,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裊。倦馬都嘶,催人半程風帽。都愁好夢回來,便盡向、山籬開了。秋曉。趁蘿煙乍收,螀啼未老。(螀即“寒蟬”),

靈鵲小窗報。覘柔絲不上,卻雙雙飛繞。淺白更青,殘月恁時留照。思他帳底冰綢,問曲屏、試花還好。誰拗。負晨妝、采芳人到。

(覘:窺見  恁:這 采芳人到:民間采擷牽牛花染色食品或為藥物)

這首詞描繪的秋景、秋花,表達的秋愁,似乎在催促人們在寒冬來臨之前盡快采集或觀賞牽牛花。

DSC04397_副本
123.116.153.28_2021102719423012726

123.116.153.28_2021102719430415063

清代中后期思想家、詩人龔自珍也有一首寫牽牛花的詞。

《減字木蘭·詠牽牛花》

闌干斜倚,碧琉璃樣輕花綴。慘綠模糊,瑟瑟涼痕欲暈初。秋期此度,秋星淡到無尋處。宿露休搓,恐是天孫別淚多。(天孫:即織女,也與牽牛花名稱由來相關)
src=http___img1.soufun.com_album_2014_08_10_1407631565090_000.jpg&refer=http___img1.soufun_副本_副本

據我分析這是一首悼亡詩詞。嘉慶十八年癸酉四月(1813年),龔自珍辭別家人北上,開始了他獲取功名的漫漫長路,首次應試落第而又禍不單行,新婚僅一年的妻子段美貞,因病為庸醫誤診而亡,在南歸途他中瞥見秋日零落的牽牛花,睹物傷懷寫下了這首詞。這里“輕花綴”寓年輕的愛妻香消玉殞,“慘綠模糊”既寫秋日牽牛凋敗的景象,也寫自己悲傷之淚難以拭干,而“欲暈初”更是把這種錐心刺骨的痛楚推向極致。“秋星淡到無尋處”暗示科考失敗,“天孫別淚多”這里是雙關,一是回憶兩情相依的惜別場景,二是點出在詠牽牛花。這首詞與上一首沈岸登花間月下的低吟和莫名的憂傷比較,情真意切更具感染力。龔自珍在文學上提出“尊情”之說,主張詩與人合一,通過該詞可見一斑。
src=http___pic.51yuansu.com_pic_cover_00_07_94_57661204732b3_610.jpg&refer=http___pic.51yuansu

但這還有一個小問題,為何選牽牛花,別的不行嗎?悼亡詩歌,以花指代女性是常用手法。唐代元稹寫過一首千古絕唱的悼亡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src=http___img.mp.itc.cn_upload_20170309_059ed8ffe87c402287ca3fceb973df63_th.jpeg&refer=http___img.mp.itc (1)

牽牛花是花,同時,我后面要介紹的“牽牛花語”中她象征平凡和草根,用牽牛花指代患難與共的糟糠之妻當然是妥當的。此外,日本俳句中也有“花開朝顏復夕顏,誰染相思醉流年”之說。

其實,妻子突逝對龔自珍的影響是深刻和持久的,也許是為完成亡妻的心愿,在以后的16年時光中,他鍥而不舍地參加了六次科舉考試,終于在道光九年(1829年),中進士,授內閣中書。在經歷這些滄桑世故后,他能夠化悲痛為力量,甚至以佛學思想來感悟人生,展現了通達和豪邁的智慧。他的代表作《己亥雜詩》共計315首,寫了自己的生平、為官、著述、交游等,藝術風格多樣,既有雄奇又有哀艷,排在前面的第五首便是這對亡妻哀思的寄托和升華。

《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71025_770be8c7c7c4444c9bb700c5cc1391ce.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

因此,我認為龔自珍這一詞一詩,把“悼亡詩”這種詩歌題材推向了另一種思想境界。

晚清經學家、文學家王闿運也是一位愿意為牽牛花搖旗吶喊的人,他在《牽牛花賦》中寫道:

牽牛花者,蔓生蒙蘢,不任盆盎之玩。待曉露而花,見朝日而蔫。雖無終朝之榮,而有連月之華。豪貴之士,將晡而起,終莫能睹也。湘綺樓前,往架植一叢。花時侵晨,對婦曉妝。乘露簪鬢,明麗清灎…
微信圖片_20211027125039

王闿運是一位植物愛好者,他將桃、李、老桂、野菊、牽牛、芍藥、茱萸、山茶等等,無論家花野花都移植至鄉居庭院、門前屋后,在最窮困的時候,他帶著兒女,吟著《離騷》,賣花度日,過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他如果是生活在今天,肯定愿意成為一位物種保護志愿者。
src=http___n.sinaimg.cn_front_100_w1600h900_20190313_EAl3-hufnxfm8818885.jpg&refer=http___n.sinaimg

這張有點搞笑,但拍不到古人呀!

...待續

[作者:物種觀察員xcr]

 

閱讀 158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