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藏族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執行機構: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
三江并流自然遺產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腹地,是農業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之一。農業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糧食安全和生態保護的全球性議題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千百年來,農業生物多樣性被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中的民族群體積極開發和經營。在迪慶高原三江并流核心區的藏族聚居區,藏族對高山峽谷生態環境的適應以及對農業生物多樣性管理、利用和保護的知識體系獨具特色。但在經濟、社會急劇轉型的今天,高原藏族社會的傳統農業正面臨著管理技術和方式變遷、傳統品種流失、作物遺傳多樣性喪失、傳統知識消亡等諸多嚴重問題,因此迫切需要對這些技術和知識進行搶救性挖掘和保護,并推動形成示范推廣模式。
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GEF SGP)的支持下,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CBIK)于2023年初啟動了“三江并流自然遺產地基于傳統知識的藏族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希望通過挖掘、整理和記錄三江并流區域藏族社區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相關傳統知識,形成資料庫、數據庫和檔案庫;并開展以社區為基礎的農業生物多樣性資源利用與保護系列試驗示范活動,支持和推動當地特色農業生物多樣性產品開發,提升村民參與社區管理的能力和意識。
建立項目社區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地
自2023年1月起,項目團隊成員多次來到三江并流區域開展田野調查工作,收集整理了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結合前期調查結果,項目組選定香格里拉市向卡村和維西縣柯公村作為項目示范點,開展了以社區為基礎的農業生物多樣性資源利用與保護系列試驗示范活動,主要包括:與向卡村和柯功村村民簽訂保護協議,建立了社區型農業生物多樣性示范保護地,家庭型農業生物多樣性示范保護地和神山保護地,并邀請到GEF-SGP專家、當地的合作伙伴包括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塔城鎮柯那村民委員會代表以及柯功村村民一起為社區保護地揭牌。
建立民族地區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影視檔案庫
為了更好地對藏族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文化和技術知識進行調查,建立影視檔案庫,項目組在2023-2024年上半年先后10余次來到迪慶高原,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拍攝記錄了大量關于農耕技術和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藏族傳統生態文化、生計文化等相關影視資料,為后期制作紀錄片和影視檔案庫提供原始素材。為“普及民族地區的傳統生計知識和農業生物多樣性知識,挖掘、整理和搶救傳統文化”,項目組專門建立了“原鄉拾遺”微信視頻號和抖音號,精心制作了一系列短視頻向公眾展播。視頻內容得到當地社區村民的認可,同時也將民族地區農業生物多樣性文化展現給社會公眾,擴大了影響力。
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業生物多樣性知識宣傳
結合項目活動要求,項目團隊制作發放了宣傳材料并開展宣講、培訓,在三江并流自然遺產地的學校上公開課,以多樣的方式開展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
開展種子集市活動
為了提高社區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促進社區傳統知識在不同代際間得以傳承,項目組于2024年2月春節期間利用所有在外村民都返鄉的機會,在柯功村開展了種子交流會與種子集市活動。項目組事先在迪慶州不同村寨收集了大量農作物、經濟林果種子,以老品種和傳統品種為主,并將收集到的種子進行編目、分類和分裝。隨后與村民商議種子集市的活動內容與形式,決定將活動內容分為三個步驟:1、由村里的老年人進行傳統農耕文化表演,吟唱農耕古歌、重現農耕祭祀場景;2、開展農作物種子名和栽培方式競猜;3、進行種子交換。生動且貼近生活的展示深深吸引了村民,有許多村民自發地將已經不再使用的農具從家中搬到表演廣場進行展示,活動不僅喚起了村中年長村民的記憶,也讓當地年輕人更加了解了自身民族的傳統農耕文化及父輩們的生活。
“影像賦能鄉村發展”培訓班
為服務于藏區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區生計可持續發展,同時推動村民通過現代直播途徑來宣傳和售賣高原藏區農戶生產的農業生物多樣性產品,項目組于2024年4月5-9日在柯功村舉辦了“影響賦能鄉村發展”培訓班,聘請3名影視制作和直播專家對村民進行農業生物多樣性影像記錄培訓。
柯功村的15位村民,香格里拉向卡村的4位村民以及一些非正式學員全程參加了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短視頻的理論與拍攝、剪輯技巧,短視頻的攝制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與傳承,直播與商品營銷技術、直播和當地社區發展之間的關系等。通過培訓,項目地村民不僅掌握了影像記錄、短視頻制作、直播的知識和技能,還理解了影像的手段和農業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系,以及影像手段促進農戶增收、社區發展的潛能。培訓班得到項目地的高度認可,迪慶州維西縣融媒體中心對培訓班進行了報道,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也以“鄉村振興迪慶維西:短視頻攝制培訓讓影像賦能鄉村發展”為題,報道了該次培訓。
目前,項目團隊以柯功村為主要建設示范點,確立了部分核心農戶參與農業生物多樣性產品開發的活動。接下來項目組將以開發產品為重點,助力項目社區高海拔水稻產品和其它特色高原生態產品的包裝和售賣,以期促進其社區生計發展。此外,為完善社區公共管理制度中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部分、建立社區農業生物多樣性管理長效機制,項目組將與項目社區協商村規民約的修訂和增補,未來還將持續推動當地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的保護與惠益分享工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