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資訊 | 瀕危鳥種栗斑腹鹀再現京城!
還記得2016年1月9日,邢超、黃木嬌同學在北京密云水庫觀鳥時記錄到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雄鳥1只。這貌不驚人的麻雀狀鳥,引爆了京城甚至中國鳥圈。因為這小鳥兒在世界上可能僅有350-1500只,而北京的上兩筆記錄還是1941年的2月和5月,距再次發現已時隔近75年。
我記得當時很多轉載文章的回復是:“這鳥我家周邊也有”,“這不就是麻雀嘛”,“有啥罕見的,騙人”。對此我表示非常理解。我不觀鳥時候,不會認為北京有480種野生鳥類,也不會知道就在密云、延慶等地,一天可以看到幾千只的鶴群,更不會分別那些和麻雀長相相似的鹀。
一、栗斑腹鹀簡介
先讓我們來看看這“麻雀”的資訊:栗斑腹鹀是雀形目(PASSERIFORMES)鹀科(Emberizidae)鹀屬(Emberiza)鳥類。歷史上曾廣泛分布于西伯利亞東南部、朝鮮、蒙古以及我國的東北、華北地區。上世紀60年代,它曾經為我國地方性較常見鳥類,卻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間,數量銳減,瀕臨滅絕。
根據近年來的調查,ICUN認為栗斑腹鹀的成熟個體有250-999只,各個年齡段加起來總計約有350-1500只。從地方性常見到瀕危,它的下降速度甚快。可以說它是世界最稀有的鳥類之一,比我們熟知的大熊貓要珍稀的多。
很可惜,這家伙因為長的太像麻雀,雖然數量甚少,亦是瀕危物種。但卻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
栗斑腹鹀 雄鳥 關翔宇/攝
栗斑腹鹀 雄鳥 關翔宇/攝
二、探尋栗斑腹鹀
2016年這個冬季,我前往密云水庫整整十次,有九次觀察并拍攝到栗斑腹鹀。最多的一次記錄到超過10只。根據當時的觀察和記錄,我們認為此地可能有一群10~15只左右的栗斑腹鹀越冬小種群。 由于我在多年前隨北京觀鳥會在內蒙做過栗斑腹鹀調查,對于它的生境比較敏感。所以在去年寫“栗斑腹鹀重現京城”文章時曾經做過一個大膽的推測,那就是我認為栗斑腹鹀在北京有可能是冬候鳥,而密云水庫這個地方,很有可能是它的一個相對穩定的越冬地。
去年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截圖
三、再遇栗斑腹鹀
2016年下半年,密云水庫北岸幾乎全部封閉。2017年這個冬季我想再去看看這種瀕危的鳥兒是否會再次來到密云水庫越冬,可惜進不去,進不去,進不去喵。2017年2月關雪燕老師和張朝暉老師詢問我,鳥會和不老屯林業站聯系好,在春季水鳥調查時,可以再次前往密云水庫。我欣然答應了帶這個活動,帶鳥友觀鳥,還有機會再尋栗斑腹鹀,何樂不為。
2017年3月25日,我們驅車來到密云水庫,經北京市密云區不老屯鎮林業站站長王文凱先生許可,王政勇工程師帶領,我們來到密云水庫北岸做鳥類調查。約在11點30分時,我們來到2016年多次發現栗斑腹鹀的老地點。在11點48分時,我們觀測到1只栗斑腹鹀的成年雄鳥站立于枝頭,對其拍攝約1分鐘后,其隨3~6只栗斑腹鹀向東飛去。在隨后的兩個小時里,我們在附近總共觀察到至少8只栗斑腹鹀。
栗斑腹鹀 雄鳥 沈巖/攝于2017年3月25日密云水庫
四、數量稀少的原因
栗斑腹鹀這酷似麻雀的鳥類為何如此稀少呢?我們來看看原因。
1.棲息地破壞:人類活動導致栗斑腹鹀棲息地喪失和破碎化;
栗斑腹鹀越冬地環境 關翔宇/攝
2.其他物種威脅:白條錦蛇等當地蛇類會取食栗斑腹鹀的卵。有記錄到大杜鵑會將卵寄生在栗斑腹鹀巢中。紅隼、紅腳隼(阿穆爾隼)會捕食栗斑腹鹀的成鳥和幼鳥;
3.氣候變化:近年來當地夏季持續高溫干旱;
4.其他:例如部分觀鳥/拍鳥愛好者的過多干擾,捕鳥人獵殺等。
五、相似種識別
這貌似“麻雀”的栗斑腹鹀,有個甚為常見的近親:三道眉草鹀(Emberiza cioides)。栗斑腹鹀與三道眉草鹀在野外較難區分,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區分這兩個相似種鳥類,您在野外真的看到過它嘛?相應簡易識別見下表:
栗斑腹鹀與三道眉草鹀識別表
栗斑腹鹀 上雄下雌 關翔宇/攝
三道眉草鹀 雄鳥 關翔宇/攝
三道眉草鹀 雌鳥 朱雷/攝
六、總結
1.密云水庫北岸可能是栗斑腹鹀的重要越冬地點,希望有關部門可以保護住這種罕見鳥類的越冬地和其相關環境。有可能的話,可否建立保護小區。
2.既然這種罕見的鳥兒又再一次現身北京,也許下一個冬天它們還會再來。我們在保護住其越冬環境的同時,能否加強對栗斑腹鹀的調查。了解這種罕見鳥類的越冬地和習性,對保護其種群有著深刻的意義。
3.最后,栗斑腹鹀們應該馬上就要踏上北上繁殖的旅程了,祝福小家伙們一路順利!來年再見!
就是類似上圖那種不起眼的環境,承載了這種世界極度瀕危鳥類的殘存。栗斑腹鹀這種鳥的數量之所以下降的如此迅速。這和它的棲息地喪失有重大關系,原本賴以生存的灌叢和高草環境,在近年來,大多被人為開墾成耕地。類似的環境大量喪失和破碎,這主要是栗斑腹鹀瀕危的原因。如果我們再不加以干涉和保護,那么過些年,我們很可能再也看不到這些“麻雀”了...
致謝
感謝胡若成先生、黃瀚晨先生、李博旸先生對本文的指正。感謝沈巖先生、朱雷先生為本文供圖。感謝北京市密云區不老屯鎮林業站站長王文凱先生和王政勇先生許可進去不老屯地區調查。感謝北京觀鳥會組織本次調查活動,感謝各位鳥友對栗斑腹鹀的關注。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