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春日自然讀好書
春日芳菲好,讀書正當時
今日是第29個世界閱讀日
環境保護史上有許多優秀的書籍
從自然、社會、人文、經濟
等多方面解析環境問題
這10本環保類的經典書籍
@愛環保的你一起來看
讓我們借助閱讀的力量
感受自然與生命~
NO.1《寂靜的春天》
作者:[美] 蕾切爾·卡森
豆瓣評分:8.1
春天是鮮花盛開、百鳥齊鳴的季節。可是從某一個時候起,春天里不再聽到燕子的呢喃、黃鶯的啁啾,田野里變得寂靜無聲了……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森創作的科普讀物,首次出版于1962年。卡森以生動而嚴肅的筆觸,描寫因過度使用化學藥品和肥料而導致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最終給人類帶來不堪重負的災難。
她指出人類用自己制造的毒藥來提高農業產量,無異于飲鴆止渴,人類應該走“另外的路”。
《寂靜的春天》像是黑暗中的一聲吶喊,喚醒了廣大民眾,并創造了一個嶄新的詞匯——環境保護。正是這本不尋常的書,在世界范圍內喚起了人們的環境意識,同時引發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注意。
NO.2《一平方英尺的寂靜》
作者:[美] 戈登·漢普頓 / [美] 約翰·葛洛斯曼
豆瓣評分:8.0
比起敘事弘大的《寂靜的春天》,《一平方英寸的寂靜》更像是小而美的一首詩,是用寧靜譜就的一曲民謠。
書的作者漢普頓曾經獲得過艾美獎,他說,因為人類創造的噪音與日俱增,大自然的寂靜是地球上消失最快的資源,所以他背著錄音器材和測量音量的分貝計,前往美國各個森林公園,去傾聽大地多彩的自然之聲,完成了一幅美國“聲音心電圖”,主張保衛自然的寂靜。
這個題材其實可以做成一個廣播節目,而作者卻以書的形式出現。他會怎樣在書里描寫那些自然的聲音呢?
NO.3《看不見的森林》
作者:[美]戴維·喬治·哈斯凱爾
豆瓣評分:9.1
這是一位生物學家一年的森林觀測筆記,但是這本書遠遠不止一門生態學課程或者科教記錄,它還融合了令人深省的哲思,兼具文學性和趣味性。
從一片雪花,到林中小鹿;從斑斑苔蘚到參天巨樹。萬物的生長休戚相關,即使微小到土地里的一顆種子,長成后也可能成為最大型哺乳動物的一部分。
作者通過日記的方式記錄著森林的一隅隨時間的推移而產生的變化,追溯森林中生命的起源,帶領大家探索存在于我們腳下或者藏在我們后院里的奇妙世界。
如果你想真正讀懂森林,《看不見的森林:林中自然筆記》請不要錯過。
NO.4《沒有我們的世界》
作者:[美]艾倫·韋斯曼
豆瓣評分:8.4
人類消失后,城市的建筑開始腐化、瓦解;充斥著化學物質的農場逐漸回到原始狀態,鳥類將獲得新生并得以興旺繁盛;蟑螂會面臨滅頂之災,更大的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將會出現……
《沒有我們的世界》是一本讓我們站在當下去推演未來的啟示錄。在這本書里,艾倫·韋斯曼引導我們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人類退出后,大自然如何重新占領地球,人類的痕跡哪些會消失殆盡,哪些成了地球不能磨滅的紀念。
沒有了人類,地球依然會繼續存在下去,依然會水草豐美、生命繁盛;可是沒有了地球的我們呢?
NO.5《大象的退卻:一部中國環境史》
作者: [英]伊懋可
豆瓣評分:7.2
《大象的退卻:一部中國環境史》被譽為西方學者撰寫中國環境史的奠基之作。
在這本書中,作者伊懋可向我們講述了中國4000年來的經濟、社會、政治制度、觀念、知識和表達方式,與所在的自然環境中的氣候、土壤、水、植物、動物之間既互利共生又競爭沖突的漫長歷史故事,并試圖回答為什么中國人會以這樣獨特的方式與自然互動。
人類與大象間的三千年搏斗折射出人與環境之間關系的不斷惡化,這是歷史的寫照,更是現實的面對與反省。
NO.6《鳥瞰地球》
作者:[法] 揚·阿爾蒂斯·貝特朗
豆瓣評分:9.3
說是書籍,它實質上是一本影集。肯尼亞斑斕的湖泊、南極洲冰冷的地平線、大都市直抵云霄的鋼鐵森林,地球非常壯美。森林被推土機摧毀、海灘為油污所沾染、動物在屠宰場死亡,地球也十分脆弱。
貝特朗想做的不只是按下快門,他想講述一個關于地球的奧德賽,引導人們思考我們應該給未來留下什么樣的地球。
NO.7《假如海洋空蕩蕩》
作者: [英]卡魯姆·羅伯茨
豆瓣評分:8.2
生命從何而起?毫無疑問,是海洋。
然而,曾孕育出生命的大海,正見證著生命的消逝。假如海洋變得空蕩蕩,再美妙的藍色也不再動人。
作者卡魯姆·羅伯茨告訴我們,在持續了千年的捕殺中,人類如何讓海洋物種一個接一個走向崩潰,而最終,這必將懲罰的是人類自己。
但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出路并非一片黑暗。在單獨劃出的海洋保護區里,動植物已經恢復到過去一個世紀之前的程度。
這樣的成果表明,就像“寂靜的春天”可以變得不再寂靜,空蕩的海洋同樣可以變得不再空蕩。
NO.8《大地在心》
作者:[美]大衛?W.奧爾
豆瓣評分:8.6
作為思想家、環境學者以及環保實踐者,大衛·W.奧爾痛心于目前地球普遍的環境災難,并相信其根源就在我們教育的失敗。
他反思西方文明的歷史與現狀,提出以教育拯救環境的思想。對教育進行深層改革,配合以政治和生活方式的改革,來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生存危機,是這本書的要義所在。
對于那些獻身于建設一個比現在更美好的世界的人,本書可以作為思考與實踐的常用手冊。
NO.9《最后的熊貓》
作者:[美] 喬治·夏勒 / 胡錦矗
豆瓣評分:8.8
熊貓,作為眾所周知的中國國寶,世人皆愛其憨態可掬;但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這一珍稀動物在其所生存的狹窄空間里,在孤獨無言的日子里,面臨著怎樣的艱難和危險。
作者夏勒博士以特聘專家的身份,參與了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政府合作的“熊貓項目”,從1980年開始,他在四川山區進行了長達五年的熊貓研究。
在本書中,夏勒博士以科學家和參與者的立場,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這項史無前例的“熊貓項目”之內情。
同時,他以外來者的角度,將其當時與國內科學工作者和老百姓的來往以及各種生活小故事娓娓道來,為今天的讀者重現了那個改革剛剛起步、思想開始解放的特殊歷史時期。
NO.10《點燃希望:古道爾的精神之旅》
作者:[英] 簡·古道爾 / [英] 菲利普·伯曼
豆瓣評分:8.3
《點燃希望》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簡?古道爾的回憶錄。
在本書中,她不僅詳細地敘述了許多年前就已經介紹給世人的貢貝黑猩猩故事,而且坦誠地講述了自己的一生,講述了她的母親、兒子和已故的丈夫、她的朋友以及許多素不相識的人給她的愛和支持。
簡·古道爾博士酷愛自然,也目睹了人類破壞環境所造成的危險、不公、種族屠殺……她提出自己對這些危險的獨到見解,并高度贊揚了為地球新生而奮斗的人們,以此點燃人類面對未來的希望。
(書籍圖片來自豆瓣讀書,部分介紹綜合自公開報道)
這些書籍中
有幾本是你讀過的呢?
你認為還有哪些值得一閱的環保書籍
歡迎在留言區推薦
截至4月27日12點
點贊數最高的三條留言
每人將獲得阿拉善SEE精美環保周邊一份(盲開^_^)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