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微生物資訊 > 細菌資訊

日本研究顯示:一種細菌能在太空環境中存活至少3年

媒體:北京日報  作者:內詳   專業號:邵文軍 2020-08-28 10:14:36

日本研究人員所做實驗發現,一種細菌能在嚴酷的太空環境中存活至少3年,這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一條途徑。

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

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網站26日報道,這一實驗由東京藥科大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合作開展。研究人員把一種特殊細菌放置在距離地球40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外,它們身處真空環境,受到強烈紫外線輻射,經受29攝氏度至零下42攝氏度的巨大溫差。

這種細菌附著在地球大氣層內漂浮的灰塵上,對輻射的耐受力很強。報道說,這種細菌只有百分之幾在太空中存活下來。存活下來的細菌在國際空間站外“生活”3年后,被帶回地球培養,又開始繁殖。

《讀賣新聞》援引主持實驗的東京藥科大學名譽教授山岸明彥的話報道,先前其他實驗顯示,在隔絕紫外線照射情況下,孢子可以在太空生存,而最新實驗首次證實微生物可以在紫外線照射的太空環境中存活。

NHK援引山岸的話報道,實驗結果顯示,生物可能活著在太空中移動,這有助于研究地球生命來自其他星球的假說。

山岸另外告訴法新社記者,這表明這種細菌可能在火星與地球之間的旅程中存活下來,他的研究團隊希望在地球以外的范艾倫輻射帶做同類型實驗,讓這種細菌經受更強的輻射考驗。

范艾倫帶是由高能粒子組成的輻射帶,內帶位于地球上空650公里至6300公里,外帶位于地球上空1萬至6.5萬公里。范艾倫帶內高能粒子對載人航天器、衛星等有一定危害。

這項實驗結果發表在瑞士《微生物前沿》雜志。

閱讀 46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