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綠心鴛鴦有了“保障房”
今年3月以來,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已陸續出現了4只鴛鴦。
“快瞧!它們在那兒呢!”順著北投綠心公司工作人員運向杰手指的方向,兩只鴛鴦的身影出現在福澤湖中央,前面一只色彩斑斕,后面一只通體灰色。“哎呀,快看,南邊還有兩只!”大伙兒欣喜不已,3月份以來,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已陸續發現了4只鴛鴦。
去年7月,北京動物園鴛鴦保護項目組將24只人工繁育的小鴛鴦放飛進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福澤湖,它們年齡均在45天左右,屬于青年鴛鴦,具備飛行和野外生存能力。24只都佩戴了全國鳥類環志中心提供的金屬環志和彩色旗標,其中8只佩戴GPS全球衛星定位追蹤器。去年秋天起,24只鴛鴦陸續向南方遷徙。按照候鳥生活習性,春暖花開時,俗稱“報春鳥”的鴛鴦將回到北方。那么目前福澤湖的4只鴛鴦,是昔日的成員“循跡歸來”嗎?
“目前還不能肯定,有可能是,因為鴛鴦對棲息地的忠實度還是比較高的。”全程參與綠心鴛鴦野化放飛的北京動物園研究員崔多英博士介紹。雖然24只鴛鴦都佩戴了金屬環志和彩色旗標,但由于距離較遠,且大部分時間它們都在水面游動,目前還沒有觀測到是否佩戴環志,但令人振奮的是,前不久,在緊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大運河森林公園,觀測人員已經發現了9只鴛鴦,其中有2只帶有環志,確定為去年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野化放飛的成員。
這次聽到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發現鴛鴦的消息,崔多英第一時間趕來,同時還帶來了兩個編號為18和21的人工巢箱。因為春季正值鴛鴦繁殖期,水岸邊高大柳樹和楊樹的天然樹洞是鴛鴦們產卵時的最愛,但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福澤湖畔樹木樹齡較小,目前還沒有形成天然的樹洞,此時人工巢箱便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崔多英帶來的是一個長方形的木制人工巢箱,側面留有一個不大的圓形洞口,看起來這么小的洞,鴛鴦能鉆進去嗎?“這可是為鴛鴦量身定制的尺寸,它順下羽毛就鉆進去了,別的鳥兒進不去。”崔多英笑著說。
鴛鴦巢箱安在哪里也頗有講究。經過現場勘察,崔多英和運向杰選取了福澤湖西南側的一處小島,這里有樹齡較大的喬木,游人稀少,比較安靜,不會妨礙到鴛鴦產卵孵化,巢箱距離湖面也不遠,這樣小鴛鴦孵化出來從洞口出巢,就可以直接跳落到湖面。崔多英一行劃著一艘小船上了小島,登著梯子將兩個人工巢箱小心翼翼地固定在了距離地面約6米高的兩棵大樹上。“野生鳥類對周邊環境非常敏感,鴛鴦喜歡的樹洞一般在離地面5米到10米的范圍。我們從2009年就開始在各大公園使用人工巢箱,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每天的早晨和傍晚,你們都要來樹洞這邊巡視一下,看看鴛鴦有沒有來。”崔多英叮囑運向杰。根據鴛鴦繁殖生態學的習性,每找到一個樹洞,它們都要反復檢查樹的高度、樹洞的深度和內徑、洞口的朝向等因素,因為這可能關系到產卵孵化期間的安全。為了讓鴛鴦順利飛到洞口,園林工人還細心修剪了兩棵樹的樹枝,以便鴛鴦能順利發現“樹洞”。
這次來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崔多英還有意外的收獲。從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他在公園里發現了十幾種鳥類,其中還有紅隼這種小型猛禽。“紅隼在生態系統中具較高的生態位,它的出現說明綠心公園生態系統逐漸趨于完善,物種也較為豐富。雖然是建園不久的人工公園,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已經呈現了近自然的生態。”崔多英說。
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記者 陳施君
攝像記者 唐建
責任編輯 張琛
小廣場升級改造添法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