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放魚日” 10萬尾滇池金線鲃投入滇池懷抱
6月6日,在全國“放魚日”到來之際,2021年全國“放魚日” 暨滇池土著魚類增殖放流生態保護活動,在昆明西山區龍門濕地漁政碼頭舉行,10萬尾滇池金線鲃投入滇池懷抱。
上午9點30分,在活動現場,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為活動無償捐贈的10萬尾滇池金線鲃,已經用塑料袋分裝好,并沖入氧氣,等待放流。“魚苗充氧運輸,才能保證土著魚放下去的時候,成活率接近100%。”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漁業行政執法處副處長王勇表示,他們對放流苗種的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對放流過程進行全程監督。
據介紹,此次放魚活動,由云南省農業農村廳、昆明市政府主辦,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與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共同承辦。主題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活動旨在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營造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促進全社會共同構建魚水相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滇池。
增殖和保護漁業資源,充分發揮漁業的生態功能,維護滇池水生生態平衡,削減滇池內源污染,是滇池治理的重要措施。特別是自去年7月以來,長江流域實施“十年禁漁”,滇池作為長江流域的重要水域,保護漁業資源、恢復水生生物多樣性顯得尤為重要。經過近一年的禁漁,隨著滇池水質的不斷好轉,滇池漁業資源也得到了很好的恢復。
現場,工作人員在把魚苗搬上漁政船,駛往暉灣水域。省、市相關部門領導,漁政工作者、熱心市民、媒體記者等50余人,將10萬尾滇池金線鲃放流滇池。
“此次選擇暉灣水域放流滇池土著魚,主要是考慮到暉灣位于滇池的西岸,水相對平靜,風浪小,而且背風,小魚初次進到滇池水體里,環境要舒適一些。”王勇表示,滇池金線鲃是滇池的土著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有助于恢復滇池水生生物多樣性,提高滇池水體自凈能力,促進滇池水域環境持續好轉。今年下半年,他們還將根據魚苗生長情況和氣候條件,逐步增大對滇池土著魚的放流力度。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