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生態環境部近期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這次的數據較10年前增加了三成以上。”一位業內人士說。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自然生態
生態質量
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值為51.3,生態質量一般,與2018年相比無明顯變化。生態質量優和良的縣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44.7%,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東、秦嶺—淮河以南、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地區和長白山地區;一般的縣域面積占22.7%,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東北平原中西部和內蒙古中部;較差和差的縣域面積占32.6%,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西部、甘肅中西部、西藏西部和新疆大部。
817個開展生態環境動態變化評價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中,與2017年相比,2019年生態環境變好的縣域占12.5%,基本穩定的占78.0%,變差的占9.5%。
* 依據《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HJ 192—2015)評價。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大于或等于 75 為優,植被覆蓋度高,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穩定;55~75 為良,植被覆蓋度較高,生物多樣性較豐富,適合人類生活;35~55 為一般,植被覆蓋度中等,生物多樣性一般水平,較適合人類生活,但有不適合人類生活的制約性因子出現;20~35 為較差,植被覆蓋較差,嚴重干旱少雨,物種較少,存在明顯限制人類生活的因素;小于 20 為差,條件較惡劣,人類生活受到限制。
生物多樣性
生態系統多樣性 中國具有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的各種類型,其中森林212類、竹林36類、灌叢113類、草甸77類、草原55類、荒漠52類、自然濕地30類;有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海島、海灣、河口和上升流等多種類型的海洋生態系統;有農田、人工林、人工濕地、人工草地和城市等人工生態系統。
物種多樣性 中國已知物種及種下單元數106509種。其中,動物界49044種,植物界44510種,細菌界469種,色素界2375種,真菌界7386種,原生動物界1920種,病毒805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珍稀瀕危陸生野生動物406種,大熊貓、金絲猴、藏羚羊、褐馬雞、揚子鱷等數百種動物為中國所特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珍貴瀕危植物8類246種,已查明大型真菌種類9302種。
遺傳資源多樣性 中國有栽培作物528類1339個栽培種,經濟樹種達1000種以上,原產觀賞植物種類達7000種,家養動物576個品種。
受威脅物種
全國34450種已知高等植物的評估結果顯示,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高等植物10102種,占評估物種總數的29.3%,其中受威脅的3767種、近危等級(NT)的2723種、數據缺乏等級(DD)的3612種。4357種已知脊椎動物(除海洋魚類)的評估結果顯示,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脊椎動物2471種,占評估物種總數的56.7%,其中受威脅的932種、近危等級的598種、數據缺乏等級的941種。9302種已知大型真菌的評估結果顯示,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大型真菌6538種,占評估物種總數的70.3%,其中受威脅的97種、近危等級的101種、數據缺乏等級的6340種。
外來入侵物種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自然保護地
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各級、各類保護地*逾1.18萬個,保護面積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0%、管轄海域面積的4.1%。其中,建立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10處,涉及吉林、黑龍江、四川等12個省,總面積超過22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2.3%。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新增或規模擴大人類活動1019處和2785處,總面積分別為8.98平方千米和6.42平方千米。
森 林
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14—2018年)結果**,全國森林面積為2.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2.96%,森林蓄積量為175.6億立方米。
草 原
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各級、各類保護地*逾1.18萬個,保護面積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0%、管轄海域面積的4.1%。其中,建立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10處,涉及吉林、黑龍江、四川等12個省,總面積超過22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2.3%。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新增或規模擴大人類活動1019處和2785處,總面積分別為8.98平方千米和6.42平方千米。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14—2018年)結果**,全國森林面積為2.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2.96%,森林蓄積量為175.6億立方米。全國草原面積近4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41.7%,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和生態屏障。內蒙古、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和新疆六大牧區草原面積2.93億公頃,約占全國草原面積的3/4。南方地區草原以草山草坡為主,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面積約0.67億公頃。
*2019 年開始,自然保護區統計改為自然保護地。
*截至本公報發布時,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14—2018 年)結果為最新數據。
來源
新華網
微信號:cwcawx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