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在哪里|七夕來認識青頭潛鴨
今天七夕節??
先欣賞比翼雙飛(鴨飛亂跳)圖一張
雌鳥飛高高,雄鳥猛追追 ©?雷剛
??:好消息,全國人民大喊好多天“太熱了”之后,終于立秋。熱浪之下,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享受”著苦夏之苦。武漢所在的江漢平原,夏天平均長度129天,這段時節,一群極度瀕危的野生鴨類,不僅要在條件艱苦的野外求生存,還要按時定點繁育后代……鴨生真是多艱,今天,我們來認識這些尋常少見的鴨子吧。
說到鴨子,我們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形象很可能是唐老鴨。
靠著爆脾氣和聒噪形象,唐老鴨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與唐老鴨一樣,家鴨的脾氣也蠻火爆,歌聲也非常嘹亮,比如這樣的:
搞錯了,再來
比如這樣的:
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殊不知,許多鴨子也可以非常靈巧安靜,比如潛鴨族的成員們(Diving ducks)。
潛鴨屬于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的鳥類。雁形目鳥類中很多動物都是人們較為熟悉的,如大天鵝、小天鵝、鴻雁、鴛鴦、綠頭鴨、番鴨等。鴨科鳥類根據習性又可細分為好幾個族,其中鴛鴦是棲鴨族的代表,綠頭鴨是河鴨族的代表,而潛鴨族個個都善于潛水捕食。
鴛鴦 手繪:曾剛
綠頭鴨 手繪:曾剛
潛鴨常被大家稱為港灣鴨。它們有著大大的腦袋和圓溜溜的身體,翅膀短小有力。不像唐老鴨那么聒噪,它們很少鳴叫。主要技能是收攏翅膀潛水,由于它們會潛水捕食(甲殼生物或水草),因此我們大概率看不到它們干飯時的樣子。而河鴨則會高高地翹起屁股,頭部探入水里覓食。
河鴨覓食時會高高地翹起屁股 ©?劉潔蕓
潛鴨大家族中的兄弟姐妹包括:紅頭潛鴨、鳳頭潛鴨、赤嘴潛鴨等十余種。紅頭潛鴨顧名思義是頭頸部包括眼睛呈現紅色的潛鴨。鳳頭潛鴨的頭部則帶有非常酷炫的長羽冠。赤嘴潛鴨俗稱大紅頭,嘴巴呈現赤紅色,仿佛吃完辣條一般。
我們今天的主角——青頭潛鴨(Aythya baeri)也屬于潛鴨大家族。
青頭潛鴨雄鳥 手繪:曾剛
2021年2月5日更新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發布,在此次目錄更新中一批受威脅程度很高的物種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其中就有大家熟悉又陌生的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顧名思義,即頭和頸部毛發帶有深綠色的金屬光澤的鴨子,簡單來說它們的腦袋在陽光的照射下會blingbling發綠光~,是好多觀鳥愛好者和鳥類保護工作者的夢中情鴨。
青頭潛鴨雄鳥正在理羽 ©?魏斌
“潛鴨”二字則暗示它們是潛水健將,潛至水下2米長達40秒后還能臉不紅心不跳地浮出水面[1],是個憋氣小能手。青頭潛鴨是潛鴨大家族中為數不多的極危物種,它們喜歡在靠近湖泊或大型池塘岸邊的水草叢中搭建浮巢,這樣可以更好地隱藏自己。
介紹了這么多,第一個問題來了,青頭潛鴨與普通家鴨有什么不同呢?
青頭潛鴨與家鴨
有什么不同?
家鴨由綠頭鴨、斑嘴鴨等野鴨馴化而來,在中國南部鄉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嘎嘎叫走路一搖一擺的鴨子。但是它們似乎忘記了傳宗接代的大事,家鴨們只會游泳、產蛋和干飯,不會筑巢,在人為干預下也基本不孵卵。相比家鴨,青頭潛鴨除了是水陸空運動健將外,食量也小,性格安靜,還是個筑巢小能手。
家鴨VS青頭潛鴨
成年后的青頭潛鴨極其安靜很少鳴叫,這也讓它們能更好地隱藏自己。
近日,我們在野外蘆葦叢中考察,恰好遇見了一只正在巢內孵卵的青頭潛鴨媽媽,接下來是她的故事。
一只青頭潛鴨的來信
至各位關注我們的讀者:
我是一只青頭潛鴨媽媽,此時我正頂著正午的烈日趴在巢內孵卵。湖面氣溫已高達49℃,與其說是孵蛋,不如說是給尚未破殼的小鴨寶寶遮陰。天氣炎熱至極,發青的太陽和濕熱的水草總讓我產生在煮鴨子和鴨子蛋的錯覺。我張著嘴希望由此來散熱,但散熱效果并不理想。
我熱得實在不行啦,于是下湖里沖了個澡,真涼快呀!沒有什么能比在巢內梳理羽毛更愜意了!
我們也有自己的防曬小秘訣,那就是用草把自己覆蓋來遮陰,這個方法是不是讓你們想到了人類的防曬服呢?
經過27天的高溫孵化,我的大寶二寶出生了!看,多可愛呀!此時你們是不是好奇為什么全家福沒有鴨爸爸呢?
青頭潛鴨雄鳥在游弋 ©?顏軍
這是孩子它爸,與其他動物不同,青頭潛鴨媽媽在孵卵時,爸爸一般會在巢區附近游弋,有時也會幫忙警戒,現在我們一家團聚啦!
你們發現爸爸在外表上與我有什么不同嗎?
雄性青頭潛鴨眼部呈白色,而雌性眼部則為褐色;雄性頭部及頸部的金屬綠色更加鮮艷,而雌性頭部及頸部只略帶綠色;雄性眼下無色斑,雌性眼
下喙基有一暗橙色斑。
青頭潛鴨雌鳥飛翔 ©?魏斌
這是我飛行時的美照,盡管我們飛得不高,但我們的飛行能力不錯,有力的翅膀和肌肉群使得我們能夠適應一年兩次長距離的遷徙。
這是我的小伙伴們,現如今青頭潛鴨種群數量稀少,這種集體照都是很多攝影師夢寐以求的。
鴨媽媽
2021/7/5
一只青頭潛鴨的來信
通過鴨媽媽的自述,我們了解到青頭潛鴨喜歡在水生植物豐富的開闊水域生活,這樣便于潛入水中覓食,也可以在發現敵人時躲進茂密的草叢里藏匿起來,一舉兩得。小家伙們的繁殖期在每年5-7月,每窩產卵9-15枚[1]。幼鳥孵出后不久就能跟隨親鳥活動、覓食,經過60多天就能展翅飛翔了。盡管這一過程并不長,但鴨媽媽說在孵卵過程中它們也遇到了許多威脅。
它們正面臨危機!
許多野生動物面臨的主要生存威脅是棲息地的喪失和破碎化,青頭潛鴨也不例外。畜牧業活動、濕生植被破壞、極端氣候、工程開發建設以及誤傷等因素都是青頭潛鴨面臨的主要生存威脅。
通過牧牛通道進入巢區取食鴨卵的黃鼬與被捕食的鴨卵
©?《武漢青頭潛鴨行動計劃》
近年來,我國長江中下游許多地區廣泛養殖小龍蝦,小龍蝦也稱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由于其養殖所需的水位和植被與青頭潛鴨繁殖時的環境需求相近,所以在一些地區,青頭潛鴨與小龍蝦基本上算是鄰居。小龍蝦養殖為青頭潛鴨提供了新的棲息地和食物,但養殖地點人類活動頻繁,青頭潛鴨的鴨巢經常會被人發現,且蝦籠捕撈對喜潛水的青頭潛鴨也帶來了較大威脅。
誤入蝦籠被困及致死的青頭潛鴨雛鳥
©?《武漢青頭潛鴨行動計劃》盧群、李思純
極端干旱氣候下,青頭潛鴨在過熱環境中孵卵
©?《武漢青頭潛鴨行動計劃》
50年前,青頭潛鴨曾廣泛分布于東亞廣大地區,常見于俄羅斯東南部、朝鮮日本地區、中國東部南部、東南亞地區以及印度東部地區[2]。盡管繁殖能力較強,上世紀80年代,其種群數量開始急劇下降,1995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物種(VU),2008年越冬種群數下降到不足5000只,而被提升為瀕危物種(EN),2012年的評估中,其數量預估已不足1000只,再被升級為極危物種(CR)[5]。
什么是極危物種?
極危物種指其在保護現狀中被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的生物,該物種現在所面對的威脅及危機等級為最高,是僅次于滅絕及野外滅絕的評級。極危物種的評級機構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其編制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是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也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
極危物種在物種評級體系中的位置
我們為青頭潛鴨
做了什么?
湖北公安崇湖國家濕地公園(崇湖國際重要濕地)的青頭潛鴨,這兩張照片顯見其頭部綠色的金屬光澤。崇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2023年第二季度開展的野生動物調查共發現青頭潛鴨38只。©?牛郢生
Action
為了讓小家伙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當中,許多組織紛紛制定保護計劃。201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針對青頭潛鴨制定了國際單物種保護行動計劃。2015年,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網絡(EAAFP)伙伴關系加入此行動計劃中。2017年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MS)也加入到此行動計劃中來。2018年我國舉辦了首次“青頭潛鴨保護國際研討會”,此次會議是“東亞—澳大拉西亞遷飛伙伴關系”項目青頭潛鴨專家組(BPTF)和“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與監測工作組”成立后的第一次國際會議,會議集思廣益,編制了《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行動計劃》。
Action
2021年2月5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發布,以武漢為最大越冬棲息地的青頭潛鴨等43種新增保護野生動物直接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更新離不開武漢市林業局、NGO組織及各界人士的努力。
早在2019年底,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就聯合武漢市政府推出了《武漢市青頭潛鴨保護行動計劃(2020—2024)》(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計劃旨在建立武漢青頭潛鴨保護聯盟、構建共享監測網絡、搭建合理的保護體系、改善青頭潛鴨生存環境。
在行動計劃擬定前,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就針對青頭潛鴨棲息地展開田野調查工作,總結了青頭潛鴨在漢分布區域及面臨的主要威脅,為后期《行動計劃》的擬定和實施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數據支撐。同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也協助各監測機構展開監測工作,與各級管理機構和社區聯合組建巡護隊,展開日常巡護工作,對破壞行為進行記錄和上報。在宣傳方面,世界自然基金會借助于各種渠道向社會科普青頭潛鴨,并聯合企業和政府在青頭潛鴨分布的水域建立濕地公園。
我們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努力,讓這一機靈的物種重新回到我們的視野當中。
別走開,下圖為在崇湖國家濕地公園拍攝到的正在休憩的水鳥群,其中就有青頭潛鴨,大家來找茬,圈出留圖并私信給熊貓君,找出5只以上可得精美的青頭潛鴨徽章一枚哦。另外,轉發、點擊“在看”,都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青頭潛鴨哦!
©?湖北公安崇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高繼宏,孫相吾,陶宇,曾昭文.青頭潛鴨繁殖研究初報[J].野生動物,1992(02):25-27.
[2]Collar NJ.Threatened Birds of Asia:Th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ed data boo.Canbridge].2011:60.
[3]武漢林業局:《武漢青頭潛鴨行動計劃(2020—2024)》.2019年12月.
[4] 陶旭東,雷進宇,查理德•赫倫,雷剛(著)雷進宇(譯).長江中下游越冬水鳥調查報告[R].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7.
[5] BirdLife International.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Aythya baeri [EB/OL].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22680384/15443681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