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綜合資訊

動物所揭示全球自然保護區抵抗外來動物入侵的機制及面臨的挑戰

媒體: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作者:內詳   專業號:邵文軍 2020-06-12 11:13:46

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基石。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免受外來物種的侵害是保護區的主要職責。評估保護區抵御外來物種入侵的有效性,揭示保護區內外來物種的入侵格局,探索影響外來物種建群的驅動因子,以及確定保護區及其周邊緩沖帶外來物種的擴展風險,對發展保護區的生物安全策略至為關鍵。

為此,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義明團隊和倫敦大學學院教授Tim Blackburn合作,研究了全球11個類群共計894種外來動物在全球19萬個陸地自然保護區的入侵現狀、驅動因子和潛在挑戰。這些保護區分布于215個國家或地區、涵蓋了全球主要的陸生生物群落。結果顯示,外來動物只入侵了9.1%的保護區,表明保護區抵御了部分外來動物的入侵(圖1)。相比較而言,89.4%的保護區周邊10公里地帶已出現外來動物的野生種群,對保護區構成巨大威脅(圖2)。入侵保護區的動物呈現“多源性”特點,東/南亞和非洲是主要輸出地區,而歐洲和北美是主要輸入地區(圖3)。在不同類別的保護區中,國家公園入侵的物種數最高(圖4)。保護區建立越早,防控外來種的效果越好;當地物種多樣性越高,保護區抵抗外來動物的能力越強(圖5)。超過95%的保護區有外來動物建立野生種群的適宜棲息地(圖6),預示未來很高的潛在入侵風險。研究結果為制定全球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安全對策提供了科學基礎。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動物所副研究員劉宣為論文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員李義明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科技部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支持。

動物所揭示全球自然保護區抵抗外來動物入侵的機制及面臨的挑戰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719-2

閱讀 90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