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換人生28年”當事人病重:快撐不下去了
△姚策與親生父母在上海的出租屋。
2020年,命運一連給28歲的姚策開了兩個惡意滿滿的玩笑。
2月,他被查出患有肝癌,而且是原發性肝癌晚期,伴有嚴重的門靜脈癌栓。醫生說,不立即治療的話,還有3個月可活。
而姚策看過相關資料,“像我這樣情況的人,做完手術,能活一年的只有1%,能活三年的是0%”。
第二個玩笑是,母親蔣艷麗想要“割肝救子”,給姚策做移植,血型鑒定才發現,父母都是A型,而姚策是AB型。
DNA親子關系檢驗結果:姚策和“父母”并無血緣關系。
至此,一個隱藏了28年的秘密被揭開,因蔣艷麗生產的醫院工作失誤,她養了28年的兒子,是同產房另一名孕婦所生。
被錯換的人生
姚策的人生悲劇,在28年前就已寫好了劇本。
姚策出生時,其生母張萍患有乙肝,三項病毒免疫指標均為陽性,而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
本該打給姚策的乙肝疫苗,因為醫院錯換了孩子,打到了被張萍當成親兒子的郭威身上。
錯過了那一針關鍵性的免疫球蛋白疫苗,姚策2歲半就患上乙肝,過著打針吃藥治療乙肝的日子。
正因小時候的磨難,長大后的姚策,選擇了學醫,立志成為一名醫生,治人治己。
姚策與養母。受訪者供圖
因為這場大病,兩個家庭在告別28年后重逢。
在生命尾聲,與親生父母相認,對姚策來說太沉重,也太過于戲劇性。
我們去看望姚策那天,是他和親生父母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第28天。既是血濃于水的至親,也是相識僅20多天“陌生人”,關系微妙,但沒有人去刻意提起。
姚策家中央有一面墻,隔開了臥室和客廳。
最近,姚策常一個人坐在客廳,對著窗外沉思,房間里不時傳出2歲兒子和剛剛相認的奶奶的嬉笑聲。
孩子的歡聲笑語,帶不走其他人潛藏心底的憂傷。對新家庭的手足無措,對疾病的無能為力,對流逝的分分秒秒,姚策只有無可奈何。
等孩子睡著后,姚策望望窗外。
姚策不愿看手機,他想遠離網絡,但每天都有很多人給他發來問候,還有咨詢病情的病友,他都會一一回復。
上直播、接受媒體采訪之后,因為離奇的經歷,姚策成了“名人”。對大家的關注,他很配合,他說,這是為了籌措治療費,但這也耗費了他大量心力,“如果不是每天想辦法籌錢,想辦法活下去,我病情或許不至于發展得這么快”。
他說,“28年前我沒得選,時至今日,我也沒有選擇”。
姚策與養父姚林(左一)、養母蔣艷麗(右一)及與自己錯換人生的郭威(左二)合影。受訪者供圖
一個屋檐下
今年4月,姚策一家三口從老家江西到上海治病,租住在楊浦區長海二村的一棟老公房里。
這里毗鄰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從出租屋走到醫院只需10分鐘。每天下午3點,妻子小蕾都會陪姚策去做一次放療。
姚策與妻子手牽手去化療。
對自己的養父母,姚策依然叫他們“爸媽”,而對親生父母,姚策則稱為“河南爸媽”。
得知姚策的病情后,河南爸媽從老家趕到上海,與他們一家生活在一起。
“一來是幫忙帶孩子,讓姚策安心養病,二來也是想陪陪他,28年都錯過了,我們不能再缺位了”,姚策的河南爸爸郭希寬說。
一大早,郭希寬和老伴去菜場買菜,早飯后帶孫子到小區里轉轉。
小蕾在原本不大的陽臺上,密密麻麻晾曬著一家子的衣服,讓這里的空間顯得更加擁擠。
午飯也是小蕾準備,“姚策父母來自北方,愛吃面食,而我們習慣吃米飯”。
在鄰居看來,這一大家子并無什么特殊的地方。
2歲的兒子楷楷是一家人的焦點,姚策說長得跟自己小時候一模一樣。
短時間相聚的“重組家庭”,偶爾難免生澀。而姚策2歲的兒子楷楷,加速了感情的磨合。
奶奶一唱起兒歌,楷楷手舞足蹈,在奶奶懷里撒嬌,和爺爺淘氣……這些場景,都讓姚策記起他小時候的場景。
他說,自己從小沒受過委屈,也沒為錢操心過,“我想做什么,家人都會無條件支持我”。
姚策說,他從小是個“話癆”,跟誰都能說得上幾句。在病房里,醫生護士們都說,沒有比他更活躍的癌癥晚期患者了。
“而我的爸爸(養父)是個很內斂的人,我也奇怪我們性格一點都不像”,現在他才發現,自己愛說話的基因,原來遺傳自河南爸爸。
姚策的生父母。
姚策每天都會和河南爸媽聊天,聊家里過去的經歷,聊哥哥小時候的事情。
對錯換的人生,姚策并沒有覺得不幸。“其實兩個家庭能重逢是幸運的,現在我和哥哥都成家了,各自都有工作,家庭圓滿,兩個家庭組成了一個大家庭,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當然,如果我沒生病,那就更好了”。
姚策在東方肝膽醫院放射治療中心進行放療。
對兩個家庭的未來,姚策有很多憧憬,但他不敢多想,那只會讓他感到遺憾和難過。
“我們才相處了28天,我不確定未來還有多長的相處時間。我很想努力為兩個家庭做點事,讓它變得更好。我希望他們的余生,由我來照顧”。
姚策曾因痛苦絕望而放棄治療,后來又重新積極配合治療,“就是不愿看到家人痛苦,怕我的離開,對他們造成打擊”。
姚策每天要吃的藥物。
姚策說,每個月自費的藥物和放療費用超過10萬,家里的錢大概可以維持到七月中旬。
但如果要做肝移植手術,光住院期間就要120萬,還不包括術后康復和養護的費用,“這個錢我沒有,我也不太想去想手術這事了,因為按目前的情況,我都不一定有接受手術的機會”。
未來要開心,要保重
熱心網友將姚策和親人的照片制作成了抱枕。
除了陪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姚策都在陽臺的一把椅子上閉目養神。
他懷里常抱著一個印著全家福照片的抱枕,這是一位網友贈送給他的禮物,鼓勵他戰勝病魔。
陽臺的另外一個角落,類似的抱枕還有好幾個,記錄著姚策的養父母、親生父母一家人團聚的時光。
姚策也有脆弱的時候,“我的脆弱源于我的家庭,源于我對他們的責任。在最后時刻到來之前,我會肩負這份責任,帶著所有人的愛活下去”。
騰訊新聞話題截圖。
從4月至今,姚策與家人在騰訊新聞話題#當事人@你#下,已經發布10篇日志了,數萬網友在日志下留言,鼓勵他多更新近況,早日戰勝病魔。
也有許多和他一樣遭遇的病友咨詢病情,“很多病友在發現這個病以后,一下子無法面對,不知道接下來怎么辦,我希望通過我的專業知識和樂觀的心態,幫助到他們”。
醫院遇到病友,相互交流病情。
最近,一直與姚策交流的一個病友出院了,每天都會把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告訴姚策,聽取他的建議。
“我總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能量和愛是互相傳遞的。若我只是一味地接受別人的饋贈,我心里也會有負擔。但如果我能力所能及地幫助到其他人,自己的內心會很滿足”。
“我時常在想,哪怕撐到我的孩子懂事一點再離開,我也不會那么遺憾。就算不能看著他成年,但起碼在他稍微能夠理解生命的意義時,我作為父親,可以把一些人生觀、價值觀傳達給他。”
姚策接受的采訪和影像資料中,他展現出了陽光、愛笑的一面。
“將來有一天,我的孩子看到這些影像資料,會知道他的爸爸是一個堅強的人”。
“我希望他將來能做一個正直的人,我特別害怕他會走歪路,或者因為沒有爸爸而受到傷害,這是我最難以接受的”。
他希望孩子能在未來的人生里,代替自己繼續陪伴兩個家庭,兩對父母。
生日會上,姚策養父母、親生父母一家與律師周兆成合影。受訪者供圖
6月的那場生日會以后,姚策放下了手機,不再與人在線分享和講述。
“我想最后這段時間,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把時間留給家人”,他說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接受采訪,“其實還有很多話想和家人、朋友說,但我最想說的是,不管發生什么樣的事情,要開心,要保重……”
“我不確定哪天自己就不在了,我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做,我可以做得好,但我沒有時間了”。
姚策與妻兒自拍。
從醫院做完放療出來,姚策和小蕾手牽著手,走在繁忙的上海街頭。
傍晚的街上,一群老大爺和老奶奶在路邊的小桌子上搓麻將,姚策碰碰妻子的胳膊:“老婆,我們以后老了,是不是也會這樣……”
說完兩人都沉默了。
如果你想幫助姚策這樣的癌癥患者,幫患者家庭渡過難關,可捐助“愛心守護生命的希望”項目,為貧困大病群體提供治療費用、生活補助和長期幫扶。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