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藍碳交易的紅樹林保育綜合示范項目
執行機構:廈門市湖里區綠色營生態文明推廣中心
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瀕危動植物物種和東南沿海優質、水產種質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是中國北回歸線北側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保護區的社區居民以灘涂養殖、種田、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居民生產生活與紅樹林的保育存在密切聯系,灘涂養殖在本項目的主要項目地竹塔村的有史以來的重要收入來源,保護區近年來已經開展了部分退塘還林工作。但在該區域內還存在外來物種入侵、社區保護意識薄弱、紅樹林生態效益未能凸顯等問題。
2022年1月,廈門市湖里區綠色營生態文明推廣中心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GEF-SGP)支持下,啟動了“基于藍碳交易的紅樹林保育綜合示范項目”,希望通過外來物種入侵及紅樹林生態修復、社區調查與宣教、青年學生工作坊、職業能力培訓、紅樹林藍碳交易等一系列綜合措施,系統梳理本地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漳江口區域紅樹林生態、提高社區居民保護意識、推動紅樹林生態保護與社區經濟可持續發展。
2022年及2023年暑期,綠色營在漳江口連續組織兩屆全國大學生綠色營紅樹林藍碳與氣候變化主題營,共有來自世界各地高校及組織的54名營員參與了活動,來自綠色營、漳江口保護區、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紅樹林基金會、北京合一綠色公益基金會、紅樹林保育聯盟、中國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等機構的29名老師參與。活動期間營員們學習了《紅樹林藍碳計量方法》《紅樹林生物多樣性》《紅樹林生態修復》《全球氣候變化》等多門課程,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青年大學生對紅樹林生態系統與氣候變化的認識,并形成了大學生藍碳小組,持續參與到本地區的紅樹林生態修復、社區調查、社區宣教等項目中。
2022年-2023年,綠色營與保護區合作,已經完成了16畝入侵互花米草的清理及紅樹林種植工作,該區域的互花米草采用機械為主、人工為主的方式進行了清理,并在清理后的區域種植紅樹林袋苗,共種植1萬余株。后續將在該區域繼續進行種植,并對修復區進行巡護及藍碳監測。
針對社區保護意識薄弱、社區居民對保護區保護工作及退塘還林政策存在意見等問題,2023年8月份綠色營組織開展了系統的社區調查,在紅樹林保護區涉及到的竹塔村等村莊共發放300余份調查問卷,通過問卷+訪談的方式開展了系統的社區調查。調查發現存在不同年齡段村民對紅樹林保護的態度有顯著差異、當地缺乏補償措施和替代生計等問題,通過調查對社區居民的經濟狀況與紅樹林保護態度的聯系進行了全面的剖析,為保護區的保護及社區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
2023年8月,綠色營與云霄縣竹塔學校合作,開發了一套以紅樹林為主題的自然教育課程,并以此為全校1000余名學生開展了以紅樹林保護為主題的多場社區講堂課程,內容涵蓋紅樹林生態、潮間帶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內容,這些學生多數來自紅樹林社區村,從小生活與紅樹林生活在一起,通過這些課程使學生們學習到更多的紅樹林知識以及保護紅樹林的意識。
后續,綠色營將在該區域繼續推進紅樹林生態修復,并努力推動完成以修復區為基礎的紅樹林藍碳交易試點,同時針對社區居民開展以生態養殖、生態旅游等內容為主的職業能力培訓。同時綠色營的大學生紅樹林藍碳小組也將在宣教等方面持續跟進,共同探索紅樹林生態保護與社區協調發展的有效路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