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保持警惕,不給病毒以絲毫可乘之機
6月16日,北京廣外醫院醫護人員為居民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攝
7月3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通報了7月2日石景山萬達廣場自稱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女子的情況。通報提到,24歲的該女子,曾有過新發地接觸史,后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居家隔離,期間多次破壞門磁報警器外出。再次接受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為無癥狀感染者。截至當日14時,已追查到204名密切接觸者,并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其他接觸人員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
這名女子得知核酸檢測結果后蹲地大哭的情景,引發了很多人的同情。可看到通報里女子“多次破壞門磁報警器外出”的情節時,又讓很多人五味雜陳:如此任性大意,實在不該。這不僅不利于個人防控,也是對他人不負責。而此時,我們依然要充分認識到,病毒狡猾,更應時刻保持警惕,不給病毒任何可乘之機。
盡管,北京已連續5天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數在個位數,治愈出院病例也在持續增加,但這不意味著北京防控壓力減輕。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只有嚴格落實防疫措施,才能讓防控工作跑在疫情前頭。對個體市民而言,就是做好防護,按要求隔離、就診,共筑疫情防線。尤其是重點人員,更要嚴格遵守報告、隔離制度,從自身環節堵住疫情防控的漏洞。
這名確診女子,有過新發地接觸史,且做過多次核酸檢測,還出現過不適癥狀,已呈現出一定的風險征兆。此時,她需要做的是嚴格根據社區防疫要求,做好個人閉環管理,在非必要情況下,盡量不外出,確有就醫需求,也須遵循相關程序。但她卻多次破壞門磁報警器,私自違規外出,且解除居家隔離管理沒幾天、再次進行的核酸檢測結果未出時,就出現在大型購物廣場,這將自己與他人都置于風險之中。
更需引起警覺的是,這種情況并非孤例。在7月1日通報的一名病例中,一名女子自認為居住隔離滿14天之后,便與多名朋友聚集、聚餐,結果6月30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導致密切接觸者被隔離觀察,對疫情防控造成不利影響。而且,該病例在自我隔離期間,已出現過頭痛、嘔吐、嗅覺減退等癥狀,但她未報告、未就醫,不僅耽誤了自身治療,也放大了病毒傳播的風險。
事實上,新冠肺炎病毒的狡猾,遠超我們的想象,即便滿足了隔離超過14天的要求,依然有被確診的可能。根據通報內容,6月26日至29日4天的北京確診病例中,就有多人是集中隔離超過14天后確診的,總共28例。這意味著,那種以為滿14天隔離期之后就可以外出聚會、聚餐的想法是危險的,應該做的是繼續加強觀察,避免人群接觸,直至風險徹底解除。
新冠肺炎病毒致病機理復雜,疾病特征有待進一步研究,而且癥狀多樣、不典型,未知的領域還很多。但正因如此,就越是不能掉以輕心,不管是普通人,還是重點人群,都應做好個人防護,關注健康狀況,一旦出現不適癥狀就要全程做好防護及時就醫,不能有絲毫疏忽大意。
疫情防控需要嚴絲合縫的群防群控,不容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人人皆有責,人人需盡責。個人責任作為四方責任的重要一環,要求每一個市民都應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堅守底線思維,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這既包括從嚴從實從細做好自我防護,也包括嚴格遵守隔離與治療規定。無論如何,都不能用自己的輕視與大意,影響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局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