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00毫升“武漢熱血”,緊急支援全國多地
6月18日,吉林省舒蘭市,76歲的李婆婆回到舒蘭第二人民醫院進行醫學康復。她的身體里流淌著武漢、牡丹江、哈爾濱等多地康復者捐獻的血漿。
武漢已有1300多名新冠康復者捐獻45萬毫升血漿,已向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吉林市、哈爾濱市累計調撥35800毫升,為當地患者接受“血漿治療”提供了保障。未來,武漢擬建立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庫。
吉林兩名高齡新冠患者等待血漿救命
吉林舒蘭輸入性疫情爆發后,5月13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國家衛健委救治專家組成員邱海波,奔赴吉林抗擊疫情的一線。
邱海波介紹說,當時,76歲的李婆婆和吉林市85歲的張婆婆的情況都比較危急。
李婆婆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還有房顫等較為嚴重的基礎疾病,在使用高流量氧10個立升的情況下,血氧飽和度也難達到90%。
張婆婆在給高流量氧達10個立升時,其仰臥位血氧飽和度始終僅有85%。當時CT結果顯示,肺部感染面積超50%。
氧療沒有明顯效果,高齡重癥患者基礎性疾病較多,根據以往的經驗,血漿治療可能有效。在征得國家衛健委的同意后,緊急調集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
接力運輸救命血漿2800多公里
吉林省吉林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站長黃建鵬回憶,5月23日下午,她接到了要從武漢調集血漿的指令。她和武漢市血液中心副主任袁明超確認了所有信息后,運輸成了個“問題”。
高鐵?生物制品無法實現托運。空運?武漢到長春龍嘉的直飛航班全部停航。用人攜帶運輸,進入吉林市需隔離14天,回到武漢市需隔離21天,而且返程航班不確定。
“空運最快,找個城市中轉,再用公路運抵。”這是黃建鵬和袁明超找到的唯一辦法,兩人多方尋求協助。
24日,吉林市的定點醫院不斷催促著,急需新冠康復者血漿。
25日清晨,配備了冷源的血液運輸箱離開武漢市血液中心,抵達天河機場。
7時20分,武漢飛往哈爾濱的CZ3631航班起飛。
12時25分,飛機航行2400公里,降落在哈爾濱太平機場。黑龍江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員早已等候在那里,接到血液運輸箱后奔赴吉林,歷經400公里,在五常舒蘭交界處,無接觸傳遞。
18時,來自武漢的新冠康復者血漿跨越2800多公里,終于運抵吉林市。
吉林市抗疫重癥救治團隊成員、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劉婉嫣說,76歲的李婆婆和85歲的張婆婆等三名重癥患者都是同期用上“武漢熱血”的患者。
李婆婆到6月2日出院一共使用了1200毫升,張婆婆到6月6日出院共使用了3000毫升。6月18日,治愈出院結束隔離的李婆婆回到了舒蘭。目前,張婆婆也已經治愈,在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進行醫學康復。
35800毫升“武漢熱血”支援外地患者
“英雄的城市因為有英雄的人民,我們經歷過這個疾病的痛苦,希望幫助那些還在“斗爭”中的人。”
元月底
武漢血液中心在全國率先啟動與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的科研合作,確立了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科研方案。
2月1日
武漢血液中心與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采集了全國第一例康復者血漿。
2月5日
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黨委書記宗建,作為首批新冠肺炎康復者主動捐獻血漿,成了挽起袖子的“全國第一人”。
2月9日
第一位重癥患者在江夏區人民醫院接受了血漿治療。
3月3日
由國家衛健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三部門共同頒發的"愛心捐獻榮譽證書"正式開始頒發,44歲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張慶鋒順利捐獻了400毫升血漿后,領到了武漢市第一張榮譽證書。
截至目前
共采集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1300余人次,45萬毫升血漿,這些血漿已發往13家定點醫院,用于700多位新冠肺炎患者,臨床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據了解,截至6月1日,武漢除向吉林省吉林市調撥15000毫升血漿外,已向北京市調撥1800毫升、內蒙古自治區2000毫升、哈爾濱市17000毫升,共計35800毫升血漿。未來,武漢擬建立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庫。
武漢市血液中心副主任袁明超介紹,單人單次血漿采集通常為200毫升或300毫升或400毫升,調往吉林省吉林市的15000毫升血漿大約來自武漢的50到75名康復者,調往全國各地累計35800毫升血漿來自約150名武漢康復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