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探尋女神之花—中國杓蘭屬植物小記

媒體:企鵝號  作者:大自然工作坊   專業號:太白杓蘭 2020-12-18 16:46:48

探尋女神之花—中國杓蘭屬植物小記

"

杓蘭屬植物的拉丁名是“Cypripedium”,這是由兩個希臘單詞拼合而成,意思就是“女神的拖鞋。

我們今天就來探尋一下大自然中的女神之花——杓蘭屬植物~

"

杓蘭屬的知識卡

杓蘭屬Cypripedium L.

全世界約50種,陸生蘭,具根狀莖;葉2至數枚,莖生或少有近基生;花通常單朵或2-3朵,少有更多;中萼片一般寬大,側萼片常合生為一,較少例外;唇瓣囊狀,較大;蕊柱下彎,具2枚側生雄蕊和一個巨大的背生退化雄蕊;柱頭頂生,下彎,柱頭面擴大,稍3裂;花粉不粘合成花粉塊。

分布于北溫帶至喜馬拉雅地區,中國約有32種,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杓蘭屬是自然界中最奇特的花,找尋各種杓蘭屬植物,也是我在野外探尋中的不變主題,凡是找到了一種杓蘭,其興奮程度不亞于找到了寶貝,從一個側面來說,也足證明杓蘭屬野花的難尋程度。

下面我們就把中國范圍內可以見到的杓蘭屬植物給大家列舉一下~

01、杓蘭Cypripedium calceolusL

杓蘭是杓蘭屬的模式種,植株高20-45厘米,具較粗壯的根狀莖。莖直立,被腺毛,基部具數枚鞘,近中部以上具3-4枚葉。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較少卵狀披針形。花序頂生,通常具1-2花;花具栗色或紫紅色萼片和花瓣,但唇瓣黃色;花瓣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5厘米,寬4-6毫米,扭轉,內表面基部與背面脈上被短柔毛;唇瓣深囊狀,橢圓形。花期6-7月。

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林下、林緣、灌木叢中或林間草地上。分布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西伯利亞至歐洲。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易找到(***)

北京境內未見,但在北京與赤城交界地大海陀山有記載。

02、大花杓蘭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

植株高25-50厘米,具粗短的根狀莖。莖直立,稍被短柔毛或變無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具3-4枚葉。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花序頂生,具1花,花大,紫色、紅色或粉紅色,通常有暗色脈紋,極罕白色;花瓣披針形,長4.5-6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不扭轉,內表面基部具長柔毛;唇瓣深囊狀,近球形或橢圓形。蒴果狹橢圓形,長約4厘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林下、林緣或草坡上腐殖質豐富和排水良好之地。產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和臺灣,日本、朝鮮半島和俄羅斯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易找到(***)

北京境內見于門頭溝、延慶、房山、密云、懷柔區。

03、紫點杓蘭Cypripedium guttatum Sw.

植株高15-25厘米,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被短柔毛和腺毛,基部具數枚鞘,頂端具葉。葉2枚;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5-4.5厘米。花序頂生,具1花;花白色,具淡紫紅色或淡褐紅色斑;中萼片卵狀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花瓣常近匙形或提琴形,唇瓣深囊狀,缽形或深碗狀,多少近球形。蒴果近狹橢圓形,下垂,被微柔毛。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500-4000米的林下、灌叢中或草地上。分布于中國、不丹、朝鮮半島、西伯利亞、歐洲和北美西北部。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易找到(***)

北京境內見于門頭溝、延慶、房山、密云、懷柔區。

04、山西杓蘭Cypripedium shanxiense S. C. Chen

植株高4.0-55厘米,具稍粗壯而匍匐的根狀莖。莖直立,被短柔毛和腺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具3-4枚葉。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兩面脈上和背面基部有時有毛,邊緣有緣毛。花序頂生,通常具2花,花褐色至紫褐色,具深色脈紋,唇瓣常有深色斑點,花瓣狹披針形或線形,長2.7-3.5厘米,寬4-5毫米,先端漸尖,不扭轉或稍扭轉;唇瓣深囊狀,近球形至橢圓形。蒴果近梭形或狹橢圓形,疏被腺毛或變無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林下或草坡上。產中國內蒙古南部、河北西部、山西、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和四川西北部。日本北部和俄羅斯的庫頁島也有分布。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但近年在懷柔北部和延慶北部山區有類似種類,還需進一步考證。

根據多年的觀察,感覺山西杓蘭很像是大花杓蘭與西藏杓蘭的天然雜交種類,不過此觀點也需進一步考證。

05、東北杓蘭Cypripedium × ventricosum Sw.

本種為大花杓蘭與杓蘭的天然雜交種。

植株高達50厘米。莖直立,通常具3-5枚葉。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花序頂生,通常具2花;花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大小變化較大;花瓣通常多少扭轉;唇瓣深囊狀,橢圓形或倒卵狀球形,通常囊口周圍有淺色的圈;退化雄蕊長可達1厘米。花期5-6月。

生于疏林下、林緣或草地上。分布于中國黑龍和內蒙古、俄羅斯薩哈林島和朝鮮半島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但在北京附近有大花杓蘭和杓蘭分布的地區,可能也存在這種雜交品種。

06、西藏杓蘭Cypripedium tibeticum King ex Rolfe

植株高15-35厘米,具粗壯、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無毛或上部近節處被短柔毛,通常具3枚葉。葉片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寬橢圓形。花序頂生,具1花;花苞片葉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花大,俯垂,紫色、紫紅色或暗栗色,通常有淡綠黃色的斑紋,花瓣上的紋理尤其清晰,唇瓣的囊口周圍有白色或淺色的圈;中萼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花瓣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5-6.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內表面基部密生短柔毛,邊緣疏生細緣毛;唇瓣深囊狀,近球形至橢圓形。花期5-8月。

生于海拔2300-4200米的透光林下、林緣、灌木坡地、草坡或亂石地上。產中國甘肅南部、四川西部、貴州西部、云南西部和西藏東部至南部、山西、陜西等地,不丹和錫金也有分布。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07、太白杓蘭Cypripedium taibaiense G. Zhu & S. C. Chen

此種杓蘭特產于陜西秦嶺太白山地區,之前一直定名為西藏杓蘭,但后來相關專家從此種唇瓣較小為標準,定名新的太白杓蘭,但這個性狀是否穩定,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暫放于此。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8、褐花杓蘭Cypripedium smithii Schltr.

植株高15-45厘米,具粗壯、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通常無毛,較少上部有短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有3-4枚葉。葉片橢圓形,兩面近無毛。花序頂生,具1花,花深紫色或紫褐色,僅唇瓣背側有若干淡黃色的、質地較薄的透明 “窗”,囊口周圍不具白色或淺色圈;花瓣卵狀披針形,長4.4-5.2厘米,寬8-9毫米,先端漸尖,內表面基部具短柔毛;唇瓣深囊狀,橢圓形。花期6-7月。

生于海拔2600-3900米的林下、林緣、灌叢中、草坡上或山溪河床旁多石濕潤處。產中國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09、黃花杓蘭Cypripedium flavum P. F. Hunt & Summerh.

植株通常高30-50厘米,具粗短的根狀莖。莖直立,密被短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具3-6枚葉。葉片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花序頂生,通常具1花,罕有2花;花黃色,有時有紅色暈,唇瓣上偶見栗色斑點;花瓣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稍斜歪,長2.5-3.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鈍,并有不明顯的齒,內表面基部具短柔毛,邊緣有細緣毛;唇瓣深囊狀,橢圓形。蒴果狹倒卵形,被毛。花果期6-9月。

生于海拔1800-3450米林下、林緣、灌叢中或草地上多石濕潤之地。產中國甘肅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但在北京附近的小五臺山西靈山有發現,應該是河北地區的新紀錄。

10、綠花杓蘭Cypripedium henryi Rolfe

植株高25~55cm。莖被棕色短柔毛,具4~5枚莖生葉。葉互生,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18cm,寬6~8cm,先端漸尖,幾無毛,邊緣具細緣毛。總狀花序具2~3朵花,每朵花有1枚葉狀苞片;花苞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通常較花為長;花綠黃色,直徑約7cm;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3~4cm,寬約1.5cm,先端尾狀漸尖;合萼片近似中萼片,常較短,先端2裂;花瓣線狀披針形,幾與萼片等長,寬約6mm,背面中脈具毛;唇瓣長約6cm,為花瓣長的2/3,綠黃色而多少具紫色條紋,囊內基部具毛柔毛,退化雄蕊近圓形,長約7mm,先端急尖,基部收狹成長2~3mm的柄,下面具龍骨狀突起;子房線形,密被白色短柔毛。蒴果近于橢圓形,具喙。花期4~6月,果期7~9月。產鶴峰、利川、興山、神農架、房縣、保康。生于海拔800~2400m處林下濕地、巖裂縫或溝谷中。分布云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但在北京附近的河北興隆霧靈山有發現,應該是河北地區的新紀錄。

11、對葉杓蘭Cypripedium debileRchb. f.

植株高10-30厘米,具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頂端生2枚葉。葉對生或近對生,平展;葉片寬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心形。花序頂生,下垂或俯垂,具1花;花較小,常下彎而位于葉之下方;萼片和花瓣淡綠色或淡黃綠色,在基部有栗色斑,唇瓣白色并有栗色斑;花瓣披針形,長1-2厘米,寬3-5毫米,先端急尖,常多少圍抱唇瓣;唇瓣深囊狀,近橢圓形。蒴果狹橢圓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1000-3400米的林下、溝邊或草坡上。產中國臺灣北部、甘肅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東北部至西部,日本也有分布。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12、大葉杓蘭Cypripedium fasciolatumFranch.

植株高30-45厘米,具粗短的根狀莖。莖直立,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具3-4枚葉。葉片橢圓形或寬橢圓形。花序頂生,通常具1花,花大,直徑達12厘米,有香氣,黃色,萼片與花瓣上具明顯的栗色縱脈紋,唇瓣有栗色斑點;花瓣線狀披針形或寬線形,長5.5-8厘米,寬8-15毫米,先端漸尖,內表面基部和背面中脈被短柔毛;唇瓣深囊狀,近球形。花期4-5月。

生于海拔1600-2900米的疏林中、山坡灌叢下或草坡上。產中國湖北西部和四川東北部至西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13、毛杓蘭Cypripedium franchetii E. H. Wilson

中國的特有物種,又名:獨龍搶寶 鳳凰抱蛋 排骨七 牌骨七 牌樓七 蜈蚣七。植株高20-35厘米,具粗壯、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密被長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有3-5枚葉。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花序頂生,具1花;花淡紫紅色至粉紅色,有深色脈紋;花瓣披針形,長5-6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漸尖,內表面基部被長柔毛;唇瓣深囊狀,橢圓形或近球形。花期5-7月。

產中國甘肅、山西、陜西、河南、湖北和四川。生于海拔1500-3700米的疏林下或灌木林中濕潤、腐殖質豐富和排水良好的地方,也見于濕潤草坡上。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14、扇脈杓蘭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

植株高35-55厘米,具較細長的、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被褐色長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頂端生葉。葉通常2枚,近對生,位于植株近中部處,葉片扇形。花序頂生,具1花;花俯垂;萼片和花瓣淡黃綠色,基部多少有紫色斑點,唇瓣淡黃綠色至淡紫白色,多少有紫紅色斑點和條紋;花瓣斜披針形,長4-5厘米,寬1-1.2厘米,先端漸尖,內表面基部具長柔毛;唇瓣下垂,囊狀,近橢圓形或倒卵形。蒴果近紡錘形,疏被微柔毛。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林下、灌木林下、林緣、溪谷旁、蔭蔽山坡等濕潤和腐殖質豐富的土壤上。產中國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貴州,日本也有分布。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易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產地曾用于中草藥,名為扇子七。

15、斑葉杓蘭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 Franch.

植株高約10厘米,地下具較粗壯而短的根狀莖。莖直立,較短,頂端具2枚葉。葉近對生,鋪地;葉片寬卵形至近圓形,上面暗綠色并有黑紫色斑點。花序頂生,具1花;花較美麗,萼片綠黃色有栗色縱條紋,花瓣與唇瓣白色或淡黃色而有紅色或栗紅色斑點與條紋;花瓣斜長圓狀披針形,向前彎曲并圍抱唇瓣,長3-4厘米,寬1.5-2厘米,先端急尖,背面脈上被短毛;唇瓣囊狀,近橢圓形,腹背壓扁。花期5-7月。

生于海拔2500-3600米的草坡上或疏林下。產中國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16、寶島杓蘭Cypripedium segawai Masamune

植株具稍粗壯而匍匐的根狀莖,常成片生長。莖直立,被腺毛,基部具1-2枚鞘,鞘上方具3-4枚葉。葉片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兩面被短柔毛。花序頂生,具1花;花直徑5-6厘米,具淡綠黃色的萼片與花瓣以及黃色的唇瓣,其上罕有具細小的紅色斑點;花瓣線狀披針形,長2.3-4厘米,寬6-8毫米,不扭轉,先端漸尖,內表面基部密被短柔毛;唇瓣深囊狀,近球形。花期3-4月。

生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林下、溪床草叢中或高山草木叢生的山坡上。產中國臺灣東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17、云南杓蘭Cypripedium yunnanense Franch.

植株高20-37厘米,具粗短的根狀莖。莖直立,無毛或在上部近節處疏被短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具3-4枚葉。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花序頂生,具1花;花略小,粉紅色、淡紫紅色或偶見灰白色,有深色的脈紋,退化雄蕊白色并在中央具1條紫條紋;花瓣披針形,長2.2-3.2厘米,寬7-8毫米,先端漸尖,稍扭轉或不扭轉,內表面基部具毛;唇瓣深囊狀,橢圓形。花期5月。

生于海拔2700-3800米的松林下、灌叢中或草坡上。產中國四川西部至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18、無苞杓蘭Cypripedium bardolphianum W. W. Sm. & Farrer

植株高8-12厘米,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較短,頂端具2枚葉。葉近對生,平展或斜立;葉片橢圓形。花序頂生,直立,具1花;花較小,通常萼片與花瓣淡綠色而有密集的褐色條紋,唇瓣金黃色;花瓣長圓狀披針形,斜歪,長1.5-1.8厘米,寬5-6毫米,先端急尖,常多少圍抱唇瓣,無毛;唇瓣囊狀,腹背壓扁。蒴果橢圓狀長圓形,無毛,果期花序柄仍繼續延長。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2300-3900米的樹木與灌木叢生的山坡、林緣或疏林下腐殖質豐富、濕潤、多苔蘚之地,常成片生長。產中國甘肅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19、雅致杓蘭Cypripedium elegans Rchb. f.

植株高10-15厘米,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密被長柔毛,頂端具2枚葉。葉對生或近對生,平展;葉片卵形或寬卵形,草質,先端鈍,通常兩面疏生短柔毛。花序頂生,近直立,具1花;花小,萼片與花瓣淡黃綠色,內表面有栗色或紫紅色條紋,唇瓣淡黃綠色至近白色,略有紫紅色條紋;花瓣披針形,長1.5-2厘米,寬4-5毫米,先端近急尖,無毛;唇瓣囊狀,近球形。花期5-7月。

生于海拔3600-3700米的林下、林緣或灌叢中腐殖質豐富之地。產中國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尼泊爾、不丹、錫金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0、麗江杓蘭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S. C. Chen & Cribb

植株高約10厘米,具粗壯、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長3-7厘米,包藏于2枚筒狀鞘之內,頂端具2枚葉。葉近對生,鋪地;葉片卵形、倒卵形至近圓形,上面暗綠色并具紫黑色斑點,有時還具紫色邊緣。花序頂生,具1花;花甚美麗,較大;萼片暗黃色而有濃密的紅肝色斑點或完全紅肝色,花瓣與唇瓣暗黃色而有略疏的紅肝色斑點;花瓣斜長圓形,內彎而圍抱唇瓣,長4-6.5厘米,寬1.4-2.1厘米,先端急尖,背面上側有短柔毛,邊緣有緣毛;唇瓣深囊狀,近橢圓形,腹背壓扁。花期5-7月。

生于海拔2600-3500米的灌叢中或開曠疏林中。產中國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1、小花杓蘭Cypripedium micranthum Frarch.

植株矮小,高8-10厘米,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或稍彎曲,頂端生2枚葉。葉近對生,平展或近鋪地;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花序頂生,直立,具1花;花小,淡綠色,萼片與花瓣有黑紫色斑點與短條紋,唇瓣有黑紫色長條紋,花瓣卵狀橢圓形,長1.3-1.4厘米,寬5-8毫米,先端急尖,無毛或末端略有毛;唇瓣囊狀,近橢圓形,明顯的腹背壓扁。花期5-6月。

生于海拔2000-2500米的林下。產中國四川東北部至西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2、寬口杓蘭Cypripedium wardii Rolfe

植株高10-20厘米,具略細長的根狀莖。莖直立,較細弱,被短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以上具2-3枚葉。葉片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花序頂生,具1花;花較小,略帶淡黃的白色,唇瓣囊內和囊口周圍有紫色斑點;中萼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花瓣近卵狀菱形或卵狀長圓形,長9-12毫米,寬約6毫米,先端鈍;唇瓣深囊狀,近倒卵狀球形。花期6-7月。

生于海拔2500-3500米的密林下、石灰巖巖壁上或溪邊巖石上。產中國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3、毛瓣杓蘭Cypripedium fargesii Franch.

植株高約10厘米,具粗壯、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頂端具2枚葉。葉近對生,鋪地;葉片寬橢圓形至近圓形。花葶頂生,具1花;花較美麗;萼片淡黃綠色,中萼片基部有密集的栗色粗斑點,花瓣帶白色,內表面有淡紫紅色條紋,外表面有細斑點,唇瓣黃色而有淡紫紅色細斑點;花瓣長圓形,內彎而圍抱唇瓣,長3.5-5.5厘米,寬1.5厘米,先端急尖,背面上側尤其接近頂端處密被長柔毛;唇瓣深囊狀,近球形,腹背壓扁。花期5-7月。

生于海拔1900-3200米的灌叢下、疏林中或草坡上腐殖質豐富處。產中國甘肅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東北部至西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4、臺灣杓蘭Cypripedium formosanum Hayata

植株高30-40厘米,具較細長的根狀莖;根狀莖橫走,分叉。莖直立,無毛或具細毛,基部具數枚鞘,頂端生葉。葉2枚,近對生,位于整個植株的上部;葉片扇形,兩面疏被微柔毛或上面無毛,具扇形輻射狀脈直達邊緣,邊緣具細緣毛。花序頂生,具1花;花俯垂,白色至淡粉紅色,萼片與花瓣基部有淡紫紅色斑點,唇瓣上略有淡紫紅色短紋和斑點;花瓣長圓狀披針形,唇瓣下垂,囊狀,倒卵形或橢圓形。花期4-5月。

生于海拔2400-3000米的林下或灌木林中。產中國臺灣。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5、波密杓蘭Cypripedium ludlowii Cribb

植株高25-38厘米。莖直立,無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有3枚葉。葉片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6-13厘米,寬3.6-7.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脈上疏被短柔毛,近先端和基部偶見腺毛。花序頂生,具1花;花苞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8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疏被短柔毛;花梗和子房長3.5-4.1厘米,近頂端偶見腺毛;花淡綠黃色(或淡紫色);中萼片卵狀橢圓形,長3.3-3.8厘米,寬1.5-1.7厘米,先端漸尖;合萼片卵形至披針形,與中萼片等長,寬1.2-1.5厘米,先端2淺裂;花瓣斜披針形,長3-4厘米,寬9-12毫米,不扭轉,先端漸尖,邊緣略呈波狀,內表面基部有短柔毛;唇瓣囊狀,近橢圓形,長3-3.6厘米,囊底有毛;內折側裂片寬達1厘米;退化雄蕊近卵狀長圓形,長約1厘米,中央略有縱槽,無毛。花期不詳。生長于海拔4300米的林下濕潤處。分布于西藏東南部(波密)。據原描述,子房近頂端處偶見腺毛,但原作者亦未能肯定。從退化雄蕊看,基部完全無柄,似不應視為綠花杓蘭(C. henryi)或白唇杓蘭(C. cordigerum)與云南杓蘭(C. yunnanense)或西藏杓蘭(C. tibeticum)之間的雜種。在本亞組中,具淡綠黃色花的種類尚未見于其他報道,很值得進一步研究。

此種未見真實植物,故只暫放于此。

26、巴朗山杓蘭Cypripedium palangshanenseTang & F.T.Wang

植株高8-13厘米,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無毛,大部包藏于數枚鞘之中,頂端具2枚葉。葉對生或近對生,平展;葉片近圓形或近寬橢圓形。花序頂生,近直立,具1花;花俯垂,血紅色或淡紫紅色;花瓣斜披針形,長1.2-1.6厘米,寬4-5毫米,先端漸尖,背面基部略被毛;唇瓣囊狀,近球形,長約1厘米,具較寬闊的、近圓形的囊口;退化雄蕊卵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花期6月。

生于海拔2200-2700米的林下或灌叢中。產中國四川西部至西南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7、烏蒙杓蘭Cypripedium wumengense S.C.Chen

植株高約22厘米。莖完全包藏于3枚寬筒狀的鞘內,上端具2枚葉。葉片斜立,卵狀橢圓形,綠色而有紫色斑點,無毛。花序頂生,具單花;花直徑6-7厘米,有紫色斑點和條紋;中萼片寬卵形,兩面無毛,邊緣具緣毛;合萼片橢圓形,兩面無毛,邊緣亦具緣毛;花瓣斜卵狀長圓形,長約3.8厘米,寬約1.5厘米,先端稍具短尖,兩面無毛,邊緣有緣毛;唇瓣深囊狀,近球形;退化雄蕊寬卵狀圓形,長約5毫米,寬7.5毫米。花期5月。

生于海拔2900米的石灰巖上箭竹叢下。產中國云南中北部(祿勸)。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8、白唇杓蘭Cypripedium cordigerum D. Don

植株高25-50厘米,具短而粗壯的根狀莖。莖直立,通常具短柔毛和腺毛,尤其在上部,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具2-5枚葉。葉片橢圓形或寬橢圓形。花序頂生,具1花或罕有2花;花直徑9-10厘米,通常具淡綠色至淡黃綠色萼片和花瓣以及白色的唇瓣,退化雄蕊常為黃色而有紅色斑點;花瓣線狀披針形,長2.5-3.5厘米,寬7-9毫米,先端漸尖,內表面基部有短柔毛,不扭轉;唇瓣深囊狀,橢圓形。花期6-8月。

生于海拔3000-3400米的松林下或山旁草地。產中國西藏南部,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分布。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29、華西杓蘭Cypripedium farreri W. W. Smith

植株高20-30厘米,具粗壯而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近無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通常有2枚葉。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兩面無毛,邊緣稍具細緣毛。花序頂生,具1花;花序柄上部近頂端處被短柔毛;花苞片葉狀、狹卵狀橢圓形或卵形;花有香氣;萼片與花瓣綠黃色并有較密集的栗色縱條紋,唇瓣蠟黃色,囊內有栗色斑點;花瓣披針形,唇瓣深囊狀,壺形。花期6月。

生于海拔2600-3400米的疏林下多石草叢中或蔭蔽巖壁上。產中國甘肅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30、玉龍杓蘭Cypripedium forrestii Cribb

植株高3-5厘米,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莖直立,包藏于2枚圓錐形的鞘之內,頂端具2枚葉。葉近對生,平展或近鋪地;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上面綠色,有較多的黑色斑點。花序頂生,具1花;花小,暗黃色,有栗色細斑點;花瓣斜卵形,多少圍抱唇瓣;唇瓣囊狀。花期6月。

產中國云南西北部(麗江、中甸)。生于海拔3500米的松林下、灌木叢生的坡地或開曠林地上。中國特有瀕危植物,植物學家George Forrest 于1913年在云南省麗江地區采集并命名。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31、高山杓蘭Cypripedium himalaicum Rolfe

植株高25-28厘米,具較細長的根狀莖。莖直立,疏被短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具3枚葉。葉片長圓狀橢圓形至寬橢圓形,上面疏被短柔毛或近無毛,背面無毛或脈上稍被毛,邊緣具緣毛。花序頂生,具1花;花芳香,底色為淡綠黃色,有密集的紫褐色或紅褐色縱條紋;花瓣狹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3-3.4厘米,寬約6毫米,先端急尖,內表面基部具長柔毛;唇瓣深囊狀,近橢圓形,略兩側壓扁,與花瓣等長。花期6-7月。

生于海拔3600-4000米的林間草地、林緣或開曠多石山坡上。產中國西藏南部至東南部,尼泊爾、不丹、錫金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32、離萼杓蘭Cypripedium plectrochilum Franch.

植株高12-30厘米,具粗壯、較短的根狀莖。莖直立,被短柔毛,基部具數枚鞘,鞘上方通常具3枚葉。葉片橢圓形至狹橢圓狀披針形,上面近無毛,背面脈上偶見微柔毛。花序頂生,具1花;花在屬中為較小者;萼片栗褐色或淡綠褐色,花瓣淡紅褐色或栗褐色并有白色邊緣,唇瓣白色而有粉紅色暈;花瓣線形,長1.6-2.1厘米,寬1-2毫米,內表面基部具短柔毛;唇瓣深囊狀,倒圓錐形,略斜歪。蒴果狹橢圓形,有棱,棱上被短柔毛。花期4-6月,果期7月。

生于海拔2000-3600米的林下、林緣、灌叢中或草坡上多石之地。產中國湖北西部、四川西部、云南中部至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緬甸也有分布。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較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33、暖地杓蘭Cypripedium subtropicum S. C. Chen & K. Y. Lang

植株高達1.5米,具粗短的根狀莖和直徑2-3毫米的肉質根。莖直立,直徑約1厘米,被短柔毛,基部具數枚鞘,中部以上具9-10枚葉;鞘長2.5-9.5厘米,被短柔毛。葉片橢圓狀長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上面無毛,背面被短柔毛,邊緣多少具緣毛。花序頂生,總狀,具7花;花黃色,唇瓣上有紫色斑點;花瓣近長圓狀卵形,長3-3.6厘米,寬9-11毫米,內表面脈上和背面被淡紅色毛;唇瓣深囊狀,倒卵狀橢圓形。花期7月。

生于海拔1400米的愷木林下。產中國西藏東南部(墨脫)。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找尋難度:極難找到(*)

北京境內未曾記載。

34、黃鈐杓蘭Cypripedium yatabeanum Makino

植株具短或長的橫走根狀莖和許多較粗厚的纖維根。莖直立,葉2至數枚,互生,葉片通常橢圓形至卵形。花序頂生,通常具單花或少數具2-3花,花苞片通常葉狀,明顯小于葉;花大,通常較美麗;中萼片直立或俯傾于唇瓣之上;2枚側萼片通常合生而成合萼片;花瓣平展、下垂或圍抱唇瓣,唇瓣為深囊狀,具很短的花絲;花粉粉質或帶粘性;退化雄蕊通常扁平,柱頭肥厚,略有不明顯的3裂,表面有乳突。果實為蒴果。

黃鈐杓蘭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生長于高寒的苔原和濕地中,產于北美阿拉斯加和俄羅斯遠東及日本北海道北部。中國東北據說有分布,但記載很少,暫記于此。

35、阿留申杓蘭Cypripedium ×andrewsii

地生草本,具短或長的橫走根狀莖和許多較粗厚的纖維根。莖直立,葉2至數枚,互生,葉片通常橢圓形至卵形。花序頂生,通常具單花或少數具2-3花,花苞片通常葉狀,明顯小于葉;花大,通常較美麗;中萼片直立或俯傾于唇瓣之上;2枚側萼片通常合生而成合萼片;花瓣平展、下垂或圍抱唇瓣,唇瓣為深囊狀,具很短的花絲;花粉粉質或帶粘性;退化雄蕊通常扁平,柱頭肥厚,略有不明顯的3裂,表面有乳突。果實為蒴果。

是紫點杓蘭和黃鈐杓蘭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的自然雜交種。

此種也是曾經認為我國東北地區有分布,但記載很少,暫記于此。

絢麗多彩的杓蘭屬植物

閱讀 635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