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花:謝了荼蘼春事休
木香花:謝了荼蘼春事休
在上一次介紹木香花的文章中,我們曾經說過木香花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觀賞傳統,但仔細想來仿佛并沒有相關詩文描寫的印象,事實確實如此嗎?
一叢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這首詩是宋朝詩人王淇的著名七絕詩篇《春暮游小園》,其中描寫了從冬日到春末梅花、海棠、荼蘼依次開放凋謝的歲月輪轉,借此表達了對時光易逝的無限慨嘆。而其中的“荼蘼”,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木香花。
木香花花期在每年的4-5月,幾乎是春末最后開放的花卉,古人常常以其凋謝作為春日消逝的重要物候標志。加之暮春時節的惜春之感,木香花——“荼蘼”常常被賦予一種凄涼的意味,仿佛是春天最后的絕響。
題目中的句段來自宋朝女詞人吳淑姬的《小重山》一詞:
謝了荼蘼春事休。
無多花片子,綴枝頭。
庭槐影碎被風揉。
鶯雖老,聲尚帶嬌羞。
獨自倚妝樓。一川煙草浪,襯云浮。
不如歸去下簾鉤。
心兒小,難著許多愁。
詞人借“荼蘼”起興,以荼蘼花謝、春事落幕奠定了全詞凄婉的主調,寫出了一種青春將逝的苦澀無奈的愁苦之情。當然,這份感情中還蘊含著一股閨中苦待的惆悵,也在這荼蘼花中隱隱流露出來。
除此之外,荼蘼除了愁苦之情外,自然也有積極一面。古時人們認為黃木香的花色頗似酒色,于是便賦予了其“酴醾”一名。每當荼蘼花開,人們便會舉辦“酴醾宴”,品花賞酒、齊聚一堂,也正是在此風俗下,越來越多的描寫木香花的詩詞涌現出來。
南宋文學家王之望就在這樣的酒會上寫下了一首絕句《和姚令威春陰》:“休對風光感物華,且將春酒趁春賒。一聲杜宇芳菲晚,只有荼蘼芍藥花。”詩文勸告大家不要過于憂心春光流逝,而是喝酒享樂為歡,一改大多數荼蘼詩的風格。
當荼蘼變為木香,也許就洗盡了往日的無數浮華,把春酒、春暮與“荼蘼”一名永久埋沒。而木香也將繼續在世間盛放,給春天留下一個完美的句號。
https://mp.weixin.qq.com/s/pJe5J42TeUXNlDuMvy9efA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