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善的大漠沙海,邂逅羅云熙基金專項守護的鳥類天堂
攝影師的鏡頭里,騰格里沙漠腹地的天鵝湖濕地總是多彩而鮮活。如若不是親眼所見,人們很難想象茫茫沙海中,竟然藏著寶石般的湖泊和眾多堅韌又可愛的生靈。
10月21日-10月2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位朋友組成了一個特別的探訪團,他們奔赴阿拉善左旗騰格里沙漠中的天鵝湖濕地,找尋和記錄著黃沙中新生的綠意與“熙心守護棲息地”公益項目三年間走過的點滴。
他們經歷了哪些故事?又遇見了哪些特別的風景?今天,和小綠一起去看見、去傾聽他們的奇遇吧。
(一)
實地探訪項目地
看見大自然的奇妙
見證管護員的努力
01
心中種下了一顆美好的種子
探訪者徐兵、張小卷夫婦是一家公益社會企業的創始人,帶著對“熙心守護棲息地”項目地的好奇,他們踏上了這次探訪之旅。
小綠:“本次探訪,都有哪些發現和收獲?
徐兵&張小卷:“從對公益項目的認識來說,我們看到了項目地守護者為實現“人類活動”和“候鳥棲息”的和諧所做出的努力:在天鵝湖周邊種植了適宜保護生態并且能夠為候鳥提供果實類的樹木;為候鳥人工搭建了休憩繁衍的鳥窩;搭建了重要的防止人類和動物活動侵入的圍欄;在棲息地周邊人類聚集地內,布置了候鳥保護的宣傳,通過大量的精美照片,激發人們對美好的鳥類精靈們的保護之心……以上這些保護行為,在我們心中種下了一顆美好的種子。”
●拍攝于“熙心守護棲息地”項目地(右一、右二為徐兵夫婦)
“另外,我們還收集了一些項目地里不同植物的果籽帶回家,希望我能把它們種出來。”
●徐兵與張小卷從項目地收集回家的果籽
“這次探訪遇見的最美場景,是和愛人在小天鵝湖參觀時,偶遇兩只天鵝依偎相伴,脖頸化為了心型,在這一刻,愛化作永恒,沁入心脾。”
●拍攝于小天鵝湖(距“熙心守護棲息地”造林地直線距離4.2公里)
02
遇見有趣的生命
定居于國外的牙科醫生愛薇從“熙心守護棲息地”項目發起之初就開始支持。她熱愛旅游、拍照,這次回國正好趕上本次探訪活動,便報名參與進來,想親眼看看項目的進程。
小綠:“探訪途中,你最難忘的畫面是什么?”
愛薇:“首先是入口處“熙心守護棲息地”的立牌,作為粉絲在那么寬廣的沙漠里看到帶有羅云熙名字立牌,那一瞬間很感動。感動于他一直關心公益,也很高興因為他我也參與到這么有意義的項目中來。”
●拍攝于“熙心守護棲息地”造林地及小天鵝湖(距造林地直線距離4.2公里)
“另外,途中看到的鳥窩、天鵝,沙子里長出的植物、撿到的沙棗都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印象很深的,就是專家在講座中提到的通過項目的影響,帶動周邊牧民將過去穿行濕地的道路移至與荒漠交界處以降低對生態影響的對比照片。”
●過去,道路在濕地植被中間穿行。照片拍攝于“熙心守護棲息地”項目地旁濕地。
●現在,新的道路移至濕地與荒漠的交界處,以減少對濕地植被的破壞和對鳥類的打擾。照片拍攝于“熙心守護棲息地”項目地旁濕地。
(二)
原來藝術
取材于真實場景
03
沙漠里藏著寶石般的湖泊
自然愛好者、新媒體編輯郁橙因一本名叫《游隼》的書愛上觀鳥,探訪“熙心守護棲息地”項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得的觀鳥體驗。
小綠:“這次探訪,最打動你的風景是什么?”
郁橙:“之前聽過一句歌詞‘我看過沙漠下暴雨’,我一直覺得這只是藝術創作手法,沙漠里怎么會有水和濕地呢?跟著項目地工作人員驅車來到小天鵝湖旁,瞬間被這片湖泊感動到說不出話來。
在我面前是一片澄澈的藍色的湖,湖上有成群的天鵝和赤麻鴨,湖邊還有牛在散步。這里特別安靜,我能聽見鳥輕快的叫聲,聽見牛低沉的哞哞聲,聽見我自己的呼吸聲。這樣的自然環境讓人放松,是城市里沒有的體驗。”
●拍攝于小天鵝湖(距“熙心守護棲息地”造林地直線距離4.2公里)
△圖源:受訪者郁橙
參與探訪的攝影師滿都拉和阿拉善盟愛鳥協會李建平老師還用無人機拍攝下了“熙心守護棲息地”項目造林地旁大天鵝湖的美麗——從天空中俯瞰,天鵝湖面如同紅寶石一般濃郁鮮艷、閃閃發光。
●拍攝于大天鵝湖(“熙心守護棲息地”造林地旁邊)
04
欣賞與守護濕地中的“飛鳥集”
走進“熙心守護棲息地”項目地,大部分探訪者第一次領略到了“沙中有湖、湖中有鳥”的別樣景致。為了不打擾鳥兒們的生活,大家一直在遠處遙望。不過,當探訪者王彬先生的相機鏡頭拉近,我們也得以在鏡頭中近距離欣賞當天靈動的飛鳥。
●拍攝于大天鵝湖(“熙心守護棲息地”造林地旁邊)
●拍攝于小天鵝湖(距“熙心守護棲息地”造林地直線距離4.2公里)
(三)
一起了解
“熙心守護棲息地”公益項目
“熙心守護棲息地”公益項目由中國綠化基金會聯合羅云熙于2019年發起,致力于保護阿拉善地區天鵝湖濕地的生態環境,項目主要通過種植沙棗、花棒、沙拐棗等果籽類植物,為途徑天鵝湖周邊20多個濕地的鳥類提供果籽類食物。
●“熙心守護棲息地”造林地
天鵝湖濕地雖然地處騰格里沙漠腹地,但其卻是春秋兩季候鳥遷徙路上的重要停靠點。在這里,有記錄的鳥類種數已經達到283種,其中不乏黑鸛、金雕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距專家們測算,項目建成3-5年后,可以增加綠地450畝,每年為濕地中鳥兒們提供果籽類食物超過4000公斤。
●造林地的沙拐棗及地上的果籽
期待你的加入!和我們一起關注濕地、保護濕地,共同守護林草沙湖鳥的和諧共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