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世界巡護員日 | 漁民上岸,江豚“回家”,致敬江豚守護者

媒體:原創  作者:阿拉善SEE基金會   專業號:阿拉善SEE基金會 2023-08-16 13:50:18

時而躍出江面,時而潛入江水中,相互追逐嬉戲,玩得不亦樂乎,圓圓的嘴巴抿成一道上揚的曲線,這就是來自“長江的微笑”——江豚。

▲ 兩只圓滾滾的江豚。攝/楊河

長江江豚,中國特有,性情可愛活潑,是目前長江中僅存的水生哺乳動物,已在長江中生活了約5萬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長江大保護成效和長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重要指示物種。它們的數量多少直接反映了長江生態系統的健康與否

今年年初,一組新的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科學考察數據,讓人既憂心忡忡又燃起希望。

1991年,約2700多頭

2006年,已不足1800頭

2012年,約1045頭

2017年,約1012頭

2022年,約1249

這是有監測記錄以來,江豚數量持續減少的勢頭不僅被逆轉,而且實現了增長!

“微笑”的江豚能暢游長江,是“留住長江的微笑”項目為他們構筑起了生態屏障,是千萬個背影在守護、呼喊、奔走。

這其中離不開用腳步丈量長江,守衛著長江每一寸水面的協助巡護員隊伍。不論嚴寒酷暑,他們都行走在巡護的路上。

不止是保護江豚,協助巡護員隊伍還開展水域巡查、科普宣傳等工作,在協助打擊非法捕撈的途中堅毅恒久,有效彌補了專業執法力量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的不足。

▲ 協助巡護員隊伍

(圖源:極目新聞攝影記者王永勝)

為樹立典型、表彰一線巡護員的辛苦付出,在第16個“世界巡護員日”到來之際,2022年度長江流域漁政協助巡護優秀隊伍和優秀隊員表揚活動在四川省宜賓市順利舉行,共有36支巡護隊和100名巡護員獲獎

SEE基金會理事肖南,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阿拉善SEE長江項目中心主席鄔劍剛,及阿拉善SEE長江大保護議題聯盟部分項目中心負責人和會親出席活動,鄔劍剛在致辭中表示:“長江大保護是任重而道遠的環保事業,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將持續發揮社會組織的優勢,攜手更多的社會力量,助力長江全流域巡護員隊伍高效平穩發展,為共建生命長江作出更有力的貢獻。”

青海玉樹雜多縣漁政協助巡護隊、四川省廣安岳池縣巡護隊、武漢江夏區長江漁政協助巡護隊,是其中獲得表彰的三支隊伍。從三江之源到長江中游,他們如雄鷹般堅守,深情守望著母親河。

駐守“中華水塔”,呵護三江之源

晨曦中的青海省雜多縣城靜臥在山谷中,瀾滄江源扎曲河穿城而過。藏族小伙子群生正在扎曲河邊扶欄眺望,查看淺水潭里有沒有擱淺的魚。

“每年7月是這里的雨季,大小河流都會漲水。我們這里的汛期很短,退水后會在草原留下一條條水溝、一個個水洼,經常會有魚擱淺。”

群生是雜多縣的一名牧民,也是協助巡護隊的一名巡護員,日常開展河道巡查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

▲ 青海玉樹雜多縣漁政協助巡護隊

(圖源:極目新聞記者劉中燦)

雜多縣全境處于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它是國際河流湄公河源——瀾滄江的發源地,長江南源——當曲河的發源地,也是三江源水系眾多支流的發源地,素有“瀾滄江源第一縣、長江南源第一縣”之稱。

跟群生一樣守護著生命之河的還有藏族姑娘才松毛。從蘭州外語職業學院畢業后,她回到雜多縣的家鄉,成為了一名草原管護員。

騎馬是她從小就會的技能,加入巡護隊后,這項技能有了用武之地。她有時會騎馬去巡查禁漁情況,在高山草原上縱馬奔馳,是她最放松的時刻。

▲ 巡護員正在騎馬巡查

(圖源:極目新聞記者劉中燦)

組建于2021年的雜多縣漁政協助巡護隊伍,目前有66名巡護員,日常開展河道巡查、違規勸導、法規宣傳、及時發現、報告和制止各種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他們像雪山之巔盤旋的蒼鷹,日夜守護著三江之源。

大江大河重現魚躍鷺翔

在離雜多縣1800多公里的四川省廣安岳池縣,一場暴雨過后,渠江羅渡鎮段的碼頭渡口,只要有船經過,就會激起魚群躍出水面。

再次看到大規模的魚群飛躍,看到十幾斤重的魚泛著白光,胡小云的心情依然很激動,但激動的觸發點已經完全不同。

今年44歲的胡小云,捕魚就捕了26年,初中畢業他就跟著父親在渠江和嘉陵江捕魚。從2019年開始,他退捕上岸,成為了一名巡護員。

“以前看到江里的魚,只想抓它,最好一條都不要逃脫,現在只想保護它,最好一條都不要被捉。看到魚群跳躍,感覺有自己的功勞在里面,非常有成就感。”胡小云說。

岳池縣共有53.6公里的重點水域岸線,涉及5個鄉鎮,11名巡護員協助巡查這段重點水域。

▲巡護隊員在江邊巡查

(圖源:極目新聞攝影記者劉中燦)

長江禁捕三年來,作為岳池縣協助巡護隊隊長,陳曉明帶著隊員們除了巡查岸線,還協助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和漁業種質資源調查。

“我們熟悉嘉陵江、渠江的水情、魚情,尤其是曾經當過漁民的巡護員,搞科研也是為了護魚,我們理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在河上巡查的巡護員

(圖源:極目新聞攝影記者劉中燦)

曾經游弋于嘉陵江、渠江上的179艘岳池籍漁船,已經全部消失在江面上。曾經以船為家的344名岳池籍漁民,已經全部上岸開始新生活。岳池縣53.6公里大江大河,重現魚躍鷺翔的勝景,這讓協助巡護隊隊員們很驕傲。

巡護的時候,

最高興的是能看到江豚

經過岳池縣的嘉陵江一路向南,匯入了長江,再沿著長江順流而下近千公里,就來到了九省通衢——武漢市。

盛夏時節,火爐般的武漢暑氣炎炎,空氣中仿佛流動著火焰,巡邏艇在長江的風浪中馳騁,不到兩個小時,便已汗如雨下,這樣炎熱的考驗卻是武漢江夏區長江漁政協助巡護隊員的家常便飯。

成立于2020年的武漢江夏區長江漁政協助巡護隊,是武漢市第一支長江協助巡護隊,10名隊員全是退捕漁民。王明武是隊長,也是隊里年齡最大的,今年61歲。最年輕的隊員彭濤1993年出生,趕上了在長江打魚的“尾巴”。

在這支巡護隊里,王明武這樣的老隊員熟悉水情、人情,彭濤這樣的年輕隊員熟悉業務和法律,互相配合,讓巡護工作變得更順暢。

▲ 武漢江夏區長江漁政協助巡護隊

(圖源:極目新聞攝影記者 王永勝)

不論是在炎炎烈日的午后、還是在春寒料峭的雨中,甚至是漆黑無邊的深夜里,協助巡護隊員一直奔走在“江湖”一線。

作為當地人,護漁隊員巡護時總會遇上老熟人,有人因為違規捕撈被沒收了工具,就來找王明武說情,但他從來都沒有同意過。“你來說情他來說情,我要是答應了,以后的工作怎么開展下去?”王明武說。

▲ 巡護員檢查違規垂釣行為

(圖源:極目新聞攝影記者 王永勝)

從上世紀90年代以后幾乎看不到江豚,到最近幾年看到它們成群出現,王明武感觸頗深地說:“這說明長江的生態環境有了改善,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辛苦都是值得的。”

感謝所有的長江守護者

獲得表揚的這36支協助巡護隊和100名巡護員只是長江流域眾多巡護員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留住長江的微笑”項目,就致力于把最初的“捕魚人”轉型為“護魚員”,助力“漁政協助巡護制度”的發展與落地。

經過6年多的發展,長江流域漁政協助巡護隊伍不斷壯大,已從最初的11個示范點、108名協助巡護員,發展到如今的846支協助巡護隊、2.5萬余名隊員。

期間,協助巡護范圍不斷擴大,已基本覆蓋長江流域干流、重要湖泊、支流等所有水域,巡護內容也從基本水域巡查拓展到了政策法規宣傳、違規行為協處、水生生物保護、安全應急救助等方面,基本構建起了新時期專管與群管結合的執法監管體系,成為了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的重要補充力量。

這支隊伍,也填補了全球以水生生物保護為目標的協助巡護員的空白,帶動并建立起長江水生生物巡護網絡,并激發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并參與長江水生生物保護,讓長江十年禁漁深入人心,長江大保護蔚然成風。

▲ 協助巡護日常巡護

(攝影:杜華柱)

這一成就的背后,離不開眾多愛心網友的支持。阿里巴巴公益寶貝的“助力協巡員守護江豚”項目,自2019年以來一直關注和支持長江江豚協巡員,為他們提供保險、裝備,開展能力建設培訓。項目已累計獲得超過80萬商家支持,累計帶動愛心網友購買商品時為項目進行捐贈超過1.79億人次,隔空“投喂”江豚,并對巡護員的巡護行動提供堅實保障。

從水上到岸上,變的是地點,不變的是對長江的依賴。從漁民到護漁員,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對江豚的期待。風吹過江面,水波陣陣激蕩,水清魚躍,這是巡護員在巡護時看到的最美畫面。

▲ 江豚正在捕食

如今,無論是江豚,還是長江的魚類資源,都在逐步恢復和增長。但是,對于協助巡護員們來說,這些還遠遠不夠,江豚瀕危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扭轉,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之路依舊漫長。

保護長江,他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長江是人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珍惜長江,讓我們一起留住長江的微笑。

“留住長江的微笑”項目于2016年3月在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立項,并通過其公募平臺籌資的專題項目。2017年正式啟動,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CCF)負責具體執行。

該項目旨在提升社會組織在江豚等水生生物拯救行動中的參與度和行動有效性,形成政府主管部門、科研機構、愛心企業、NGO、公眾等各方力量聯動,有效地參與拯救江豚的行動,以最終實現其種群數量恢復,并通過旗艦物種的保護帶動其他物種的保護,最終實現長江生態系統穩定健康發展的美好愿景,造福長江流域百姓。

閱讀 81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