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訪談|濕地塑造我的性格
志愿者訪談105
在華僑城濕地活躍著一群普通卻不平凡的人,他們用信念和行動傳播生態文明、推廣自然教育,為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著。今天的訪談對象是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第一期青少年志愿者——仙人掌(李霽朗)。


對華僑城濕地的整體印象及感受,仙人掌如是說道:“正如大家都將這里稱作都市中的綠翡翠,華僑城濕地給我的印象是環保,濕地小伙伴也身體力行的做到了三不原則,濕地這種自然的狀態深深的吸引了我。”
談及來濕地做志愿服務的原因和初衷,仙人掌津津有味的談及了自己的心路歷程:“距離家近(真實個耿直的可愛boy),來華僑城濕地的最初動力是因為媽媽想讓通過濕地與公眾的接觸,培養我助人為樂的精神,使我能更好的與他人相處。來了之后,發現在講解的過程中,漸漸塑造了自己的性格,讓自己改掉了以前性格中自私的部分,在這里的志愿服務不僅能讓公眾了解濕地,還能使自己獲得成長,這也成為了我后來堅持在這里做志愿者的主要動力。”
“我特別喜歡公眾剛剛入園時充滿好奇心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為公眾講解,自己也會樂在其中。”仙人掌講述時眼里突然充滿了光,仿佛又進入到了為公眾講解的狀態。
對于華僑城濕地中可愛的小生命,仙人掌說:“相比于動物,我更喜歡植物,因為植物是靜態的,可以讓我有充分的時間去觀察,去了解。最喜歡的植物是紅樹植物,因為他們變紅的原理特別有趣,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豐富與神奇。”
當被問及華僑城濕地里的小木樁是什么用途時,仙人掌也是了如指掌:“他們是鳥類的餐桌,對于鳥類棲息和繁衍都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仙人掌用自然、環保兩個關鍵詞描述了華僑城濕地,并說道:”華僑城濕地的志愿者服務經歷讓我更善于和別人溝通,更樂于傾聽,現在無論周末有多忙,我都會安排至少半天前來濕地做志愿者,我覺得志愿服務塑造了我的性格,我喜歡在自然中的這種感覺,我還會繼續成為濕地的一名青少年志愿者。”
編輯:臺風
圖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小荻 張俊鑫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