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學自然 | 飛鳥與我
鳥類是自然界中容易看到而且具備觀賞性的生物,它們外形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種類豐富,聲音悅耳。

在都市之中,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長期被鋼筋水泥所包圍,阻隔了自己與自然的聯系。而學會觀鳥,就是擁有了一張通向大自然劇院的終身免費門票。
12月5日,華僑城濕地2020年度第二期《一鳥一世界》觀鳥系列課正式開始。連續三個周六的早晨,十余組親子家庭跟著來自蒲公英自然教育促進中心的晴天老師和濕地環保志愿教師進行觀鳥的啟蒙學習,一起拜訪、了解這些自然精靈,譜寫“飛鳥與我”的邂逅故事。

課程講師:晴天
冬日已至,氣溫驟降,但南方都市仍較為溫暖。濕地里有一群特別的“訪客”來訪,如何稱呼它們?它們從何而來?又將何時離去?......清晨小區里嘰嘰喳喳鳴叫的是小麻雀嗎?秋冬天上飛過“人”字形隊列的鳥兒是大雁嗎?帶著疑問與好奇,講師晴天帶領著大家一步一步走進飛鳥世界,感受自然的奧妙與神奇。


認真聽講的學員
曼妙飄逸的繁殖羽、外形顏色大變樣的亞成鳥與成鳥、“愛曬臘肉”的棕背伯勞......晴天老師和大家介紹著各種鳥兒的習性與特點,就像人各有不同,鳥兒也有著自己的衣食住行、生活習性。文明觀鳥,尊重生命,平等對待,這是我們與飛鳥的約定。



一份觀鳥記錄單、一副望遠鏡、一身與自然顏色相近的服裝,每一組家庭都認真聽講、用心觀察著這些濕地飛羽。


孩子們在觀察、做筆記

晴天老師帶領孩子們在戶外觀鳥
在最后一節課上,學員們抽簽分組,觀察、收集鳥兒資料,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與棲息家園。孩子們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觀鳥技能,并學習了自然筆記的記錄方法。




滑動查看活動圖片
在完成了任務后,講師晴天為孩子們頒發了結業證書,從現在起,他們就是一名小小鳥友啦!





轉眼間,本期系列課結課了,孩子們從認識鳥、認識觀鳥的定義開始,再到學習觀鳥、實踐觀鳥和探索鳥兒背后的故事。通過本次課程,希望孩子們和家長們都能關注、了解鳥類與環境的關系,思考自然與人的關系。
飛羽與我,都是自然中的生命,我們將懷著平等、熱愛與敬畏學習觀鳥,感受、體驗自然中另一種生命形式的美妙。
最后,感謝環保志愿教師玉蘭(余嵐)、小麥(林文文)、紅樹(朱兮華)、小魚兒(陳曉瑜)、鸕鶿(王嘉)、燕子(鄭銘燕)對課程的助教支持!


文字:土撥鼠
圖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小荻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