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國生態日 | 一起來為地球家園做點事
2023年8月15日是第一個全國生態日
全國生態日是我國首個生態方面的重要紀念日,旨在提倡和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和行動,推動可持續發展。那么,為什么把8月15日定為生態日?
全國生態日的由來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這一論斷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
設立生態日的意義
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體現了首創性、標志性、獨特性,具有鮮明的辨識度,意義重大。
有利于更好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有利于深化這一重要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有利于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有利于進一步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故事,更好參與全球環境和氣候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來源:新京報)
我們能為地球家園做些什么?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為進一步凝聚各方力量,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提高廣大公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攜手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我們向每一個你發出如下倡議:
1. 低碳的出行方式。更多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車或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每周少開一天車,緩解大氣污染,減少交通堵塞。
2. 保護我們的周邊環境。不亂丟垃圾,不破壞城市綠化,不隨地吐痰,及時清理寵物糞便。
3. 不浪費資源。節約用水,及時關閉水龍頭;節約用電,隨手關閉電源,使用節能燈具;避免食物浪費,提倡光盤行動,剩菜打包。
4. 多使用環保用品。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多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并拒絕商品過度包裝,讓生活方式更綠色。
5. 保護野生動植物。不隨意捕殺野生動物,不隨意摘取野生植物,拒食野生動植物,拒絕使用野生動植物制品,保護生物多樣性。
6.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促進資源回收利用,做到物盡其用,減少環境負擔的同時養成好習慣。
7.減少污染排放。不露天焚燒垃圾、秸稈,減少使用化學洗滌劑和化肥農藥。把廢棄物轉化為資源,從源頭減少污染的產生。
8. 積極參與環保教育活動。獲取更多環境保護知識,關心我們的綠色家園,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生態。
9.愛護自然生態。愛護山水林田湖草,積極參加植樹造林、城市綠化等公益活動。
10.傳播綠色生活理念。學習并掌握綠色低碳生活知識,提高生態意識和綠色低碳生活意識,堅定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信心和決心。
…… ……
生態日:不僅是標志,更是動力
生態文明是每個公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以設立全國生態日為契機,我們要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我們相信,我們的決心和行動將匯成一股力量,在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藍圖,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更加和諧美麗。
我們還能為地球家園做點什么?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留言。留言點贊前三者,將送出精美禮品一份(保持神秘,僅此透露——與上述倡議其中之一有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