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樹木傳奇 | 梨枝春帶雨 萬頃白雪香

媒體:生態話題  作者:杜榮   專業號:紫羅蘭 2020-04-03 14:00:13

推薦詞

梨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古往今來,我國人民潛心梨樹之栽培,靜心梨花之欣賞,歡心梨果之品嘗,并演繹積累了梨樹梨花梨果神話傳說、逸聞趣事、詩詞歌賦、繪畫剪紙等精神財富。世代果樹人改良培育技術,豐富梨果品種。這些物質和精神財富共同構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梨文化。炎黃子孫在梨文化的傳承中,不斷豐富發展其內涵,使之成為中華文化寶庫里璀璨的瑰寶。

梨樹是世界著名的經濟果樹。我國梨樹資源豐富,是全世界梨產量最大的國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世界總量2/3以上。我國每年梨總產量中近九成進入國內水果市場,可供直接生食或者制作飲食以及療疾養生等。近年來,我國大規模梨園漸多,氣勢宏闊,景色壯麗。同時,梨樹盆景也成為園林界新寵,亦是居家美化喜愛品種,由此可見我國人民對梨樹梨花和梨果的喜愛。

春日枝頭上如雪般的梨花,是中華梨文化的載體。無論是與其相關的詩文繪畫,還是園藝景觀,梨花總會出現在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以美的享受。周洪義攝

梨樹之詩文

我國古代有關梨的記述很多。《管子》中有“五沃之土……其陰則生之楂梨”,《禮記》中有“凡食齊視春時……梨、姜、桂”,《宋書》中有“一匹布責人八百梨”,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我國歷朝歷代都有贊美梨花或梨的詩詞傳世。《詩經·晨風》中有“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檖指的是古代野生梨。唐朝的李白杜甫勾勒“梨花白雪香”“紅梨迥得霜”的美景,元白詩派也有梨花詩廣為流傳。白居易《長恨歌》中“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更是成為后世梨花繪畫的構圖意境。宋代蘇軾、黃庭堅和陸游等亦有被世人津津樂道的梨花詩。明代唐寅《宴孫氏抱甕園見梨花大開立成一律》,從題目便知唐寅見梨花盛開心情大悅。元明清及至當代詠梨花的詩詞也非常多。

古人和梨有關的故事也在影響著后世。據《元史》記載:口渴難耐的許衡路遇梨樹,卻不和周圍人一樣圍樹摘梨,反而說出“梨雖無主,而吾心有主”的君子之言。這種氣節在朱自清等諸多近代學者身上有所傳承。此外,梨還可以寄托離思。文人雅士含有梨花意味的室名,古代兵器梨花槍,以及含有梨花的人名、梨字地名也都說明梨樹對我國人民影響廣泛。

梨樹之繪畫

我國古代山水花鳥畫久負盛名,陸游在看到被譽為中國花鳥折枝畫鼻祖的邊鸞所畫的《折枝梨花》后,欣然賦詩稱贊。五代黃居寀的《梨花春燕圖》構圖巧妙,元代錢選的《梨花圖》生動自然。《梨花山鵲圖》和王淵的《月下梨花》是元代梨花繪畫名品。明代陸治代表作《梨花雙燕圖》,梨花雖占幅面不大,但有作者的自題詩及文徵明等多位名人詩文相和,更有乾隆的御題增色,使得這幅畫非同尋常。清代沙馥《梨花侍女圖》,惲壽平《花卉圖冊——梨花圖》,都是爭相收藏的珍品。

齊白石作品——《秋梨細腰蜂》 圖自網絡

齊白石喜歡梨樹,更愛畫梨花和梨。他畫過多幅梨花和梨圖,如《梨》《梨花圖》《梨花蝴蝶圖》《梨花小院懷人》等。“百樹梨花主人”是他10多個筆名中最愛用的,并自刻“百樹梨花主人”和“百樹梨花一樹開”印章。可見他對梨花由衷喜愛。

張大千《梨花》《梨花山雀》,溥心畬《梨花蛺蝶》都是傳統繪梨花風格。林風眠《梨花群鳥》,吳冠中《梨花開》,則兼納西洋畫風,畫面別具一格。當代畫家費聲福根據彭荊風《驛路梨花》編繪的連環畫《梨花》,發表于1978年8月號《連環畫報》上,給那個時代的兒童留下深刻記憶。

梨樹之飲食

梨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直接生食或制成藥膳,都別具一番風味。  Hintau_Aliaksey攝

我國人民將野生梨樹引種培育,使梨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果。人們在品梨過程中,享受著美味,也彰顯著人的精神品格。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這是我們民族禮讓美德的文化記憶。

我國古代關于食用梨的記載很多。《淮南子》里有“梨橘棗栗不同味,而皆調于口”的說法。《藝文類聚》里有“既食日晏,乃進夫雍州之梨”的記述。唐代宮廷里常有王公大臣一邊圍爐燒梨吃一邊謀政。司馬光《訓儉示康》一文中有“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棗、柿之類”的記載。這說明當時梨已是日常餐飲水果。

我國人民走親訪友、祝壽或探望病人,習慣帶梨、蘋果等水果,以示尊重。1949年12月1日,毛澤東親自選定山東出產的大黃芽白菜、大蘿卜、大蔥、大梨子各2500公斤,給斯大林做壽禮。可見梨在毛澤東主席心中的位置。

目前,我國名梨品種超過40種,較為有名的有晉州鴨梨、趙州雪花梨、碭山酥梨、萊陽梨、庫爾勒香梨等。2018年全國梨樹面積約1381.5萬畝,產量約1607.8萬噸。我國梨產量中87.4%直接進入水果市場,加工用梨僅占9.4%,出口約占3.2%。可見我國人民對梨的喜愛。

在我國,梨的食用方法多樣。除生食外還有如冰糖燉梨、雪梨燉豬肺、雪梨銀耳粥、紅酒雪梨等吃法。此外,梨還可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頭,也可釀酒、制醋等。

梨樹之藥用

梨樹的花、枝、葉和果等藥用價值自古就被我國人民所認識。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有“(梨)除客濕熱,止心煩”的描述。世界上最早的食療專著《食療本草》中有“胸中痞塞、熱結者,可多食好生梨即通”的記載。宋代劉翰、馬志等人編著的《開寶本草》中記載梨“主客熱、中風不語,又療傷寒熱發,驚邪,嗽,消渴,利大小便”。明代李中梓在《本草通玄》中指出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梨)甘、微酸,寒,無毒。多食令人寒中萎困。主治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的記載;梨花主治“去面黑粉滓”,梨葉主治“霍亂吐痢不止,煮汁服”;梨木皮主治“解傷寒時氣”。當代醫學大典《中華本草》對梨、梨皮、梨花、梨葉、梨枝等入藥分別做了說明。

秋梨膏 圖自網絡

我國各地百姓都有熬冰糖梨水療疾或養生的做法。咽干咳嗽,梨切塊直接撒上川貝粉,清蒸食用,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功效明顯。此外,我國非常有名的秋梨膏,也是傳承數代的醫藥文化精品。醫學研究認為,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并對高血壓、心血管等疾病有輔助療效。

梨樹之景觀

3,4月間,梨樹亭亭玉立于煦暖的風中  圖自網絡

我國關于種植梨樹以進行園林建設和美化私家庭院的記載有很多。《詩經·甘棠》中人們為緬懷召公而不愿砍伐由其所種的“甘棠”,這“甘棠”就是野生杜梨,說明那時人們就栽植梨樹,美化居住環境。

梨樹在宮苑、庭院綠化中的應用已有2000多年歷史。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在渭水之南建上林苑。西漢時期,修復擴建上林苑,廣泛征集全國各地奇花名果,梨樹是其一種。唐宋以來,隨著園藝栽培和嫁接技術的日益精進,梨樹新品種漸多。唐代玄宗皇帝常在皇家園林的梨園賞花、品果、聽樂,于是就在梨園里成立了專門的音樂機構,名字就叫梨園。直到現在談論戲曲時,人們常以梨園代替戲曲。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就有“梨園闖關我掛帥”“梨園周刊”等欄目。

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大規模種植梨樹,梨花海的景致頻頻出現在大江南北。河北省趙縣素有“中國雪梨之鄉”美譽,全縣發展雪梨25萬畝,成為著名的生態觀光園。安徽省碭山縣號稱“中國梨都”,百年以上老梨樹6萬多棵,全縣50萬畝梨園梨花盛開季節,景色壯闊宏偉,堪稱梨花海。山東臨沂、四川蒼溪、廣西欽州、甘肅靜寧等地數萬畝梨花園,都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獨特作用,也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亮麗風景。

走進各地的梨文華博物館,從梨樹起源、演化、分布及生產等翔實史料看,中華大地上的梨樹大規模發展與我們民族興盛成正態相關。今天,我們走在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盼草木葳蕤、聽蟲鳴鳥叫、看花開花落、賞果味飄香。這一切美好,是中華梨文化賦予我們的啟示。

作者:杜榮

樹木檔案:

梨樹,薔薇科梨屬喬木。適應性強,喜溫,耐寒、耐旱、耐澇、耐鹽堿。葉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寬卵形等。花瓣白色,卵形或倒卵形。花期因地域和品種差異較大,通常為3月-4月或4月-5月。果因品種不同有卵球形、倒卵形或近球形等,果皮有黃、黃綠、黃褐、褐綠等多種顏色,或帶淺色斑點。果期因品種和地域差異,通常為8月-9月或9月-10月。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作者簡介:

杜榮  現供職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業余從事生態文學創作,出版有《印象生態》《故鄉背影》《心靈絮語》等5部作品集。

閱讀 154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