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傳來三個壞消息!法國印度陷入混亂,馬克龍莫迪被“逼宮”
對世界來說,2020確實是多事之秋,全球經濟寒冬、中東地緣沖突加上仍在擴散的疫情,已使得美、英、法、德、印等各大勢力應接不暇。在經濟大幅度下滑、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的當下,馬克龍與莫迪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但仍舊無濟于事。
據俄新社11月30日報道,法國和印度混亂仍在繼續,且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在過去幾天內,巴黎街頭、新德里四周都涌出了大批抗議者,且示威者還上演了聯手"逼宮"的好戲。
法國抗議者之所以怒不可遏,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從11月28日開始,法國正式解封,對擔憂疫情失控的法國民眾而言,馬克龍"要自由不要命"式的決定,無異于將法國推向火坑。
第二,法國議會通過了《全球安全法案》,但法國民眾看來,該法案"傷害了法國人的身心健康"——根據該法案,如果傳播了關于法國警察的"面部或其他可識別圖像",就可能被判處1年監禁以及4.5萬歐元罰款。
馬克龍推出該法案的言下之意無非就是:以后都改成和平游行吧,暴力示威啥的就別想了。
第三,在德國主動擁抱美國、不主張打造歐盟聯軍的當下,馬克龍卻堅持要和美國對著干,這讓法國民眾倍感不快。
如果馬克龍大刀闊斧的擴軍,法國軍費支出必然會大幅度上漲,此長彼消,法國民眾得到的福利便會相應降低。對從不愿為法國利益買單的法國人來說,這難以接受。
法國民眾和馬克龍吵來吵去的結果無非就是:誰也不肯讓步,法國人一看,既然勸告沒用,那就來硬的吧——法國70多座城市就此爆發混亂,首當其沖的就是巴黎。
可以預料的是,用不了多久,馬克龍就會再次向"黃馬甲運動"妥協——不是馬克龍不夠強硬,而是因為法國慣例一向如此。
相對馬克龍來說,莫迪面臨的問題更棘手。
一方面,印度確診人數已超940萬,且新德里多個貧民窟都出現了確診者,在寒冬即將到來之際,莫迪面臨的局勢會越來越嚴峻。另一方面,莫迪所推行的農業改革方案,損壞了大多數印農利益,從中獲利的,是本就不缺錢的印度大公司。
11月28日,密密麻麻的印農聚集在新德里城下,并與印度軍警發生了激烈沖突,即便印度警察使用了大批催淚瓦斯,但仍舊阻止不了印農向新德里挺進。
截至11月30日,浩浩蕩蕩的數十萬印度農民"起義軍",仍在向新德里進發,為確保能在新德里待滿一個月,印農還攜帶了大批必需品,有的連拖拉機都帶來了。
無奈之下,莫迪只好承諾,會在幾天后與印農進行談判,并妥善解決相關問題。
此外,新德里街頭也發生了混亂,為避免局勢失控,莫迪封鎖了新德里多個地鐵站。
馬克龍、莫迪忙得焦頭爛額,拜登這邊也不好過。
據《華盛頓郵報》11月30日透露,在佐治亞、威斯康星重新計票結束,特朗普卻又無望反敗為勝后,大統領仍一口咬定稱,民主黨操縱了美國大選,且美國司法部、聯邦調查局也在和拜登沆瀣一氣,"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張非法選票,敬請期待"。
從特朗普的排兵布陣來看,美國顯然做好了軍事針對伊朗的準備,特朗普缺的,只是一個對伊朗攤牌的機會,如果德黑蘭主動轟炸美軍基地,特朗普便有了當"戰時總統"的借口。當然,特朗普的一切出招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逼著拜登主動認輸。
考驗拜登、馬克龍和莫迪的時刻,正在加速到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