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23個“自然向好”
2023年
23個自然向好
2023
NATURE POSITIVE
昨日立春,無論是公歷還是農歷,2023年都要徹底過去了。這一年,人類繼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下降帶來的挑戰。在同路而行之時,我們達成了許多共識,也有一些分歧有待進一步溝通。比如,在閉幕不久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各國同意逐步擺脫化石燃料,但仍未對全面淘汰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達成一致。我們在“不確定”中不斷探索,而“希望”之星持續引領著我們前行。
NATURE
POSITIVE
? Mihir Mahajan
努力達成的保護成果在熠熠發光,
同時它們也是一個個訊號,
激勵我們追逐那個“自然向好”的未來。
和熊貓君一起,
接收來自2023年的訊號吧!
01
中國《黃河保護法》開始施行
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是中國繼《長江保護法》之后制定的又一部流域法律,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開啟了中華民族治理黃河史上的新篇章。
02
生態環境部
協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是當前全球突出的兩大環境問題。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4月末,生態環境部表示,已將協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納入各類規劃、戰略和計劃,指導國家中長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此前,中國已出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和《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等綱領性文件,指導國家中長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工作。
冰川,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受氣候變化影響巨大
? Michel Gunther
03
中國設立“全國生態日”
6月底,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旨在倡導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
04
中國汽車碳排新規進入新階段
自2023年7月1日起,中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汽車。新規的全面實施,進一步起到敦促汽車行業“綠色化”“低碳化”發展的作用,推動車企加快技術升級,對提高中國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在國際標準法規體系中的話語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對中國汽車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05
深圳建立第一個國際紅樹林中心
2023年9月,《濕地公約》常委會第62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提交的關于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的區域動議提案。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國際紅樹林中心,它將通過建立開放包容、共建互利的紅樹林和濱海藍碳生態系統國際合作機制,推動全球紅樹林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助力生態系統健康發展。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紅樹林保護工作,經過努力,全國紅樹林面積比本世紀初增加了7200多公頃。
紅樹林從淤泥中或水面下向上伸出呼吸根,這類根有發達的通氣組織,表皮分布密密麻麻皮孔,幫助更好地接觸空氣。 ? 小七
06
中國再生能源發展不斷實現新突破
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增加清潔電力供應,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不斷實現新突破。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72億千瓦,同比增長93%。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07萬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1.3%;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達1.0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3%,超過了同期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
風能發電 ?? Lei
07
193國通過《公海條約》
經過近20年的談判,聯合國193個成員國通過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且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協定,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又稱《公海條約》)。該協議旨在加強各國管轄范圍以外區域(即公海)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覆蓋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海洋面積。
? Jürgen Freund
自然向好
08
KAZA非洲象種群數量穩定
且略有增加
2023年,WWF與多個合作伙伴支持了非洲卡萬戈贊比西河跨境保護區(KAZA)的首次同步跨境空中調查,以確定該區域內非洲最大的草原象種群的數量和分布情況。與納入《2016年非洲象狀況報告》的調查相比,此次調查估算大象種群總數為 227,900 頭,相對穩定并略有增加。
行進中的非洲象群落 ?? KAZA
09
歐盟零毀林法案生效
6月,歐盟零毀林法案(簡稱EUDR)正式生效,禁止將不符合其合法性和可持續性要求的產品投放到歐盟市場或從歐盟市場出口,促進“零毀林”產品的消費、減少因歐盟需求引發的毀林現象。該法案將取代歐盟木材法案(EUTR),過渡期至2024年年末。
羅馬尼亞的原始森林 ? James Morgan
10
尼日利亞定罪
穿山甲制品非法貿易團伙頭目
一名主要從事穿山甲制品非法貿易的跨國犯罪團伙頭目在尼日利亞經過四年的調查和審判后被定罪。穿山甲制品非法貿易中,有一半是通過這些位于“金字塔頂端”的犯罪分子進行的。這類關鍵團伙成員的落網無疑為全球打擊非法野生物貿易提振了信心。
生活在非洲的樹穿山甲 ? John E. Newby
11
新西蘭成世界上首個禁止使用
一次性超市購物塑料袋國家
人們習慣于使用超市的一次性薄塑料袋購買散裝蔬菜和水果。7月1日,新西蘭成為世界上首個禁止此類一次性塑料袋的國家,鼓勵民眾在采購時攜帶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以此減少對于一次性塑料包裝的依賴并減少塑料污染。
在大堡礁抓拍到綠海龜和塑料袋。攝影師隨即將塑料袋撿走。? Troy Mayne
12
北美帝王蝶亞種降為“近危”
2023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北美帝王蝶亞種從“瀕危”調整為“易危”。研究人員認為北美亞種有著令人驚嘆的遷徙能力,有能力從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地區遷徙到墨西哥中部越冬,這段旅程長達4000公里。
北美帝王蝶 ? Morgan Heim
13
厄瓜多爾將安第斯熊等500余種
生物棲息地指定為國家級保護區
2023年9月22日,厄瓜多爾環境部正式將Machángara-Tomebamba保護區指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并將其升級為國家保護區。該保護區覆蓋61673英畝脆弱的安第斯高原生態系統,附近昆卡地區60%的用水也來源于此。這里是500多種生物的家園,其中超過70種被列為瀕危或易危。其標志性物種包括安第斯熊、安第斯禿鷹和白尾鹿等。
14
英國加快禁塑步伐
自10月1日起,英國的英格蘭地區禁止餐館、咖啡館、外賣公司等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餐具、盤子和碗,以應對嚴峻的塑料污染問題。此前,蘇格蘭和威爾士地區已出臺類似法規。
15
11國簽署《全球淡水豚保護宣言》
目前,全球七種淡水豚生存狀況均不容樂觀。2023年,在WWF的推動下,來自亞洲和南美洲的 11 個淡水豚分布國簽署了《全球淡水豚保護宣言》,承諾要加強全球聯動,采取強有力行動保護這些物種,包括它們的生境——亞馬遜河、恒河、印度河和湄公河等世界大河,讓流域面積內的人類生計,更加健康可持續。
伊洛瓦底江豚
印河豚
亞馬孫河豚
長江江豚
?? WWF
16
亞馬孫雨林毀林率較2022年
下降55.8%
2023年,亞馬孫雨林跨越的9個國家的毀林率比去年下降了55.8%,這種轉變對于該區域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其中,巴西的毀林率下降了50%以上,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年降幅。南美洲有超過100萬公頃的森林得到了保護,覆蓋多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亞馬孫高地熱帶雨林 ? naturepl.com / Luiz Claudio Marigo
17
肯尼亞慶祝首個“全國植樹日”
肯尼亞在2023年11月13日慶祝了第一個“全國植樹日”,鼓勵民眾積極植樹。該國森林覆蓋率從1990年的12%下降到2010年的6%,2022年小幅回升至9%。肯尼亞計劃到2032年種植150億棵樹,恢復并保護1060萬公頃已退化的景觀和生態系統以應對氣候危機。
非洲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森林中尋找西部低地大猩猩
? Andy Isaacson
18
加拿大宣布象牙和犀角禁貿
加拿大政府于11月宣布禁止其國內的象牙和犀角貿易,同時禁止象牙和犀角作為狩獵戰利品進入該國。此舉將有助于打擊全球范圍內的非法象牙和犀角貿易。
非洲象 ?? Martin Harvey
19
賽加羚羊受威脅程度降為“近危”
2023年12月1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將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的物種狀態評估從“極度瀕危”調整為“近危”。這主要得益于哈薩克斯坦賽加羚羊種群的顯著恢復,從2005年的48,000只恢復到現在的190多萬只。這一保護成果主要歸功于哈薩克斯坦及周邊種群分布國政府、研究機構、環保組織及社會各界近二十年的共同努力。
賽加羚羊和兩個幼崽
? Wild Wonders of Europe / Igor Shpilenok
20
南非重現德溫頓金鼴鼠
被認為已滅絕的德溫頓金鼴鼠在2023年重現南非,距1937年該物種上一次在南非西北海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已經過去了八十余年。德溫頓金鼴鼠有著超凡的聽覺,幾乎沒有視力,長期生活在沙地下。此次被發現的個體是環保組織、學術機構和科學家通從沙丘追蹤其環境DNA尋找到的。因受到南非西海岸鉆石和礦物開采活動的嚴重影響,科學家推測該物種的種群數量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大幅減少。此次發現為保護瀕臨滅絕的金鼴鼠提供了一個機會,并為尋找其他被認為已滅絕的物種帶來了希望。
德溫頓金鼴鼠 ? JP Le Roux & Scientific American
21
不丹國雪豹種群數量增加
不丹國在2023年完成了第二次全國雪豹調查,覆蓋了該國北部高山地區9000多平方公里的雪豹棲息地。數據顯示其種群數量達到約134只,比2016年的第一次調查增加了39.5%,當時統計到的數據為96只。
雪豹 ??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Steve Winter
22
亞速爾紅腹灰雀從滅絕邊緣恢復
亞速爾紅腹灰雀曾經是歐洲最瀕危的鳥類之一,經過20年的棲息地恢復工作,其種群已逐漸從滅絕的邊緣恢復過來。在20世紀90年代,這種鳥僅有大約100對處于繁殖期,經過努力,保護成果帶來了其棲息地的恢復和食物的豐足,種群規模因此已擴大到1300只。
亞速爾紅腹灰雀
? Anne Pinto-Rodrigues & Smithsonian Magazine
23
地球村爭創“綠色城市”
許多城市正在變得越來越“綠色”。比如,西班牙馬德里一條六車道的高速路被改造成了郁郁蔥蔥的河畔公園,使該市污染嚴重的曼薩納雷斯河恢復了健康。經過10年的建設,這片占地120公頃的城市景觀吸引了包括水獺在內的野生動物回歸。巴西圣保羅每年將150萬株幼苗用于貧困地區綠化;葡萄牙里斯本試行短期道路交通限制,禁止機動車在市中心通行;法國巴黎也在將一些廢棄的火車軌道轉化為綠化設施。
馬德里河畔公園 ? madrides.es
未完待續……
為了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
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未來,
我們仍要付出許多努力。
熊貓君邀請大家在2024年,
繼續攜手同行,
加快步伐、共同探索,
從踐行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做起,
扭轉自然曲線下降和氣候危機。
消息來源:中國政府網 | 國家能源局 | 中國經濟網 | 聯合國官網 | WWF北京代表處官網 | WWF國際官網 | WWF-US官網 | Andes Amazon Fund | AP News | BBC | CNN | Future Crunch | Gov.UK | Mongabay | Saiga Conservation Alliance | Scientific American | Smithsonian Magazine
編輯:Elsa,Sammi,kkk
排版:kkk
封面圖片:Richard Stonehouse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