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回家了!冰城第一撥“報春鳥”飛臨何家溝
三月,是萬物復蘇的時節,盡管北國冰城仍春寒料峭,但是已經有北歸候鳥的“先頭部隊”提早飛回哈爾濱了。近日,在道里區何家溝水域,有細心的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就發現了這些“報春鳥”的身影。
春江水暖“鴨”先知
“最早在3月7日,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去何家溝撒鳥糧喂食,驚喜地發現,這片水域來了‘新客人’,是12只野鴨子!”哈爾濱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車春虎告訴記者,在群力新區何家溝臨近松花江入江口處,也就是“越冬候鳥天團”的留守地,吸引了從南方遷徙回來鳥類的“先頭部隊”。
車春虎是一名常年堅持救助野生鳥類的愛鳥人士,他在何家溝水域連續數年監測候鳥遷徙規律,對這里棲息的鳥兒“如數家珍”。通過觀察記錄,3月10日又發現了大批北歸的野鴨子,到目前為止,足有30多只。印證了那句古詩詞:“春江水暖鴨先知”。
不過,車春虎說,今年哈爾濱第一只報春鳥“換主”了,3月6日有人在阿城區阿什河看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3月12日還有人在松北區濱水大道靠近繞城高速橋附近拍到大雁,這都是令人驚喜的新發現。
何家溝與野鴨群
車春虎告訴記者,何家溝的大鴨群有留守的,也有新飛回來的,花臉鴨、斑嘴鴨、綠頭鴨都有。有的綠頭鴨剛一“回家”就開始“談情說愛”,總是形影不離;花臉鴨最喜歡翱翔,在天空可以看到它們展翅飛翔的美妙身姿;斑嘴鴨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一副十分親昵的模樣。你若想“一睹芳容”,可以在3月中下旬到何家溝來,這個時候它們數量最多,隨后野鴨子就陸續分散到太陽島、一湖三島等濕地,開始繁衍后代。
北歸冰城的候鳥為啥會選擇何家溝作為“第一站”?據了解,野鴨子屬于水禽,它們只能在有活水的地方棲息、覓食,而何家溝群力段常年不結凍,北歸的野鴨早就“盯”上了,使得這里成為候鳥“先頭部隊”最理想的目的地。
冰城“報春鳥”梯次來
不單是何家溝,市區內的兆麟公園也迎來了“報春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3月10日中午,我在公園內看到3只野生鴛鴦,13日早上雪后就‘多’到6只了!”據車春虎講,今年兆麟公園的“鴛鴦軍團”出現比去年要晚四五天,預計3月末將會有幾十只飛回來并在園里“落戶”。
他說,因去年11月哈爾濱那場罕見的凍雨影響,公園里野生鴛鴦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損壞。為此,這位“鴛鴦奶爸”特地尋求外援,為鴛鴦安裝了新的人工鳥巢,這些巢由中科院和東北林業大學提供,他自己也親手制作并自費購買安裝了監控。為的是,給今年飛回來的鴛鴦一個安全、舒適的“新家”。
據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許青教授介紹,目前在哈市棲息有230余種野生鳥類,大部分為夏候鳥,只要冰雪融化成小溪流、露出地面,不久后這里就會出現“報春鳥”。比如這次市民拍到的大雁,其實是鴻雁,還有綠頭鴨、鴛鴦、黃喉鹀、紅嘴鷗、燕雀、家燕等,這些都是冰城最常見的報春鳥。
專家稱,從3月初到4月中旬,這些候鳥先以小股“先頭軍”探路,再陸續有“大部隊”飛回來,這個北歸的過程大概會持續一個多月時間。是它們的到來,煥發出勃勃生機,也“叫醒”了冰城的春天。
來源:冰城+客戶端
實習生 李佳琦 記者 王鐵軍 /文
照片由攝影愛好者劉青華、王成提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