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動物資訊

云南這個實驗室讓消失的土著魚重現“江湖”

媒體:云南網  作者:內詳   專業號:滇池金線鲃 2021-06-20 11:35:17

“滇池金線鲃進行規模化養殖的經濟效益已經有了‘質的飛躍’。”近日,云南省高原魚類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君興表示,該實驗室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改變了部分云南優質土著魚的滅絕命運,幫助它們繁衍生息,并再度形成產業。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楊君興

多年來,云南省高原魚類育種重點實驗室密切結合國家種子、種業安全的重大需求,立足云貴高原豐富的水產種質資源,開展高原魚類種質遺傳、資源保育、品種創新、健康養殖、產業化應用五個方向開展工作,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基金委、省科技廳、發改委等研究項目支持下,建立了高原魚類活體資源庫、遺傳資源庫,并開展了品種創新,創制了軟鰭新光唇魚水產新品種、金線鲃與鯉魚遠緣雜交品系,構建“產學研用”平臺,開展推廣示范。

楊君興表示,滇池金線鲃、鱇浪白魚、大頭鯉、大理弓魚,這些原本都是云南的土著魚,被稱為“云南四大名魚”,隨著人類的饕餮、外來物種的侵害和水體環境的惡化,快速陷入瀕危甚至滅絕的狀態。“資源的滅絕速度遠比你想象的快。比方滇池金線鲃,上世紀60年代以前還占據滇池魚產量6%左右,80年代引入‘四大家魚’時附帶來一種小型兇猛型魚類——鰕鯱魚,幾乎把金線鲃吃得斷子絕孫。再加上過度捕撈和水質污染,到上世紀末,滇池金線鲃就基本滅絕。幾乎同樣的原因,外來的銀魚十來年就基本消滅了撫仙湖鱇浪魚。”

“云南的魚類多達594種,實際上應該有600多種,有的已經成了‘傳說’。”楊君興說,“資源保育工作極其浩繁,但的確是拯救這些土著和珍稀魚種的必由之路。”為此,實驗室先后對102種云南土著特有魚類進行了活體收集,并轉移到遷地保育基地進行保育研究,其中包括“云南四大名魚”。

2018年5月,實驗室研發的滇池金線鲃“鲃優1號”正式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水產新品種認證。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審定的第100個魚類養殖新品種,也是云南省第一個國審新品種。

多年來,實驗室完成了48種土著魚類全流程人工繁殖技術體系的研發,達到年產500萬尾以上土著魚類苗種生產能力,可帶動云南特色魚類年產值1億元以上。增殖放流土著魚類11種300余萬尾,一些特有珍稀魚類的野生種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還獲授權相關魚類人工繁殖、餌料及育種發明專利23項。

“鲃優1號”來源于原來的滇池金線鲃,實驗室對其進行了長達13年、歷經4代的優化選育,才取得成功。“鲃優1號”的性狀與祖先已經大相徑庭:生長速度比野生種快37%,肌間刺優化(減少和軟化)程度達78%以上,抗病力顯著增強。因此,其食用品質和進行規模化養殖的經濟效益都有了“質的飛躍”。

“軟鰭新光唇魚‘黑帶1號’,大家更看重它的觀賞價值。”楊君興說,“這條魚集中金龍魚、銀龍魚的色彩閃亮的特點,靠背部是金色的,靠腹部是銀色的。金銀之間,有一條魚形黑帶,仿佛國畫家畫上去的一筆水墨。養殖成本很低,去年在廣州作為觀賞魚搞了試點銷售,最高賣到2000元一尾。”

目前,實驗室建設了高原魚類種質遺傳資源庫,這些種質資源包括分子、細胞和個體,累計收集和保存高原魚類種質資源300種,約10萬余份,占云南土著魚類種的一半以上,占全國淡水魚類種數19.0%。楊君興說:“未來的中國淡水魚品種資源就在云南。”

對于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態環境的修復,實驗室還提出“花—魚—螺蚌—鳥”的新型生態修復模式,已初步運用于滇池、洱海、程海等高原湖泊和流域濕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幾十年前,這些湖泊就是海菜花、特有魚種、螺螄蚌殼和水鳥的樂園,楊君興堅信“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科技創新成果,讓消失的高原魚重現。對此,楊君興認為,滅絕的土著魚類重現本身就是云南生物多樣性的體現,也是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的發展理念的成果,是云南用科技支撐高原特色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云南網記者 彭錫 實習生 張雨昕 攝影報道

閱讀 71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