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關注】生態美引“客”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禿鸛現身拉市海!
5月28日,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在巡護中發現一只體型大、嘴長、腿長的受傷“怪鳥”。經鳥類專家確認,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禿鸛,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
禿鸛(學名:Leptoptilos javanicus)是一種大而笨重的涉禽,體長110-135厘米,體重約10千克,站立時頸直起來,身高可達1.2米。嘴粗而長,腳亦甚長,上體黑灰色,具藍黑色金屬光澤。下體白色,頭和頸具稀疏而短的毛發狀羽,近似裸露,紅黃色。飛行時不像其他鸛類那樣頸向前伸直,而是頭縮至肩上,主要通過兩翅緩慢扇動、鼓翼飛行。以魚、蛙、爬行類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禿鸛主要分布在南亞和東南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根據數據顯示,禿鸛在國內是江西、海南和云南有監測,本次活體采樣是國內的第三次,第一次是在1954年,第二次是2017年在云南的德宏,這些數據對今后生物多樣性長期監測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麗江森林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工程師黃華介紹。
據悉,在放飛前專業技術人員對受傷的禿鸛進行了全身檢查,發現禿鸛左翼受輕傷,隨即實施了救治以及精心照料。5月29日上午11時,工作人員給禿鸛做了形態指標測量、樣品采集、補充體能,達到放歸條件后,對其進行了放飛。
“這也說明了拉市海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在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在進一步豐富。我們將依托本次監測成果,做好遷徙研究、收集遷徙路線、中轉站、棲息環境等重要信息,為濕地鳥類的保護和研究提供寶貴的第一手數據。”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負責人張瑛表示。
近年來,麗江市林草部門加大對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項目建設,濕地生態系統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根據最新科考成果顯示,拉市海自然保護區記錄到鳥類67科341種,種類占云南省記錄鳥類1025種的33.27%,占中國鳥類1451種的23.50%,是云南省乃至全國自然保護區鳥類種類最多的保護區之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