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日月峽本草拾零:鐵莧菜
媒體:原創 作者:吳洋
專業號:吳洋
2020-08-21 10:51:17
鐵莧菜(海蚌含珠)
鐵莧苦澀祛傷寒,
可治皮炎及腸炎。
最善止血化干戈,
不怕崩漏血漣漣。






《全國中草藥匯編》:鐵莧菜
拼音Tiě Xiàn Cài
別名人莧、血見愁、海蚌含珠、撮斗裝珍珠、葉里含珠、野麻草
來源大戟科鐵莧菜屬植物鐵莧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全草,去泥土,曬干。
性味苦、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積,止痢,止血。用于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兒疳積,肝炎,瘧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外用治癰癤瘡瘍,外傷出血,濕疹,皮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鐵莧菜
拼音Tiě Xiàn Cài
英文名Copperleaf Herb
別名血見愁、海蚌念珠、葉里藏珠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鐵莧菜Acalypha australis L.的地上部分。夏、秋季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長2.5~8cm,寬1.5~3.5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有疏毛或無毛,葉脈基部3出;葉柄長,花序腋生,有葉狀腎形苞片1~3,不分裂,合對如蚌;通常雄花序極短,著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內。蒴果鈍三棱形,淡褐色,有毛。種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溝邊、路旁、田野。分布幾乎遍于全國,長江流露尤多。
化學成分含生物堿、黃酮甙、酚類。
炮制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段,曬干。
性味苦、澀、涼。
歸經歸心,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收斂止血。用于腸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癰癤瘡瘍,皮炎濕疹。
用法用量10~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貯藏置干燥處。
摘錄《中藥大辭典》
閱讀
18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