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技術交流活動在天津舉行
5月17日,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國家能源集團公益基金會、國能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發起設立的“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技術成果交流會在天津舉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劉春龍、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二級巡視員鄭文英、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院長戴明新出席活動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胡亞安及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武漢理工大學等單位代表出席活動并做專題報告。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劉春龍在致辭中表示,港口是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樞紐節點和戰略資源。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要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深度融合,推進港口碼頭綠色化改造。此次基金會與國家能源集團公益基金會、國能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將通過科技創新和示范應用為港口綠色生態建設提供有益探索和實踐,號召更多人關注港口海岸生態保護公益事業。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二級巡視員鄭文英介紹了交通運輸部在推進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的主要措施。她表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經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感、責任感、急迫感,再接再厲,埋頭苦干,全面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交通力量。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院長戴明新介紹了該院以“減污、降碳、擴綠、增長”為目標,持續強化以“傳統水運+綠色”為代表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新型科研供給能力建設成效,并分享了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在服務國家“雙碳”目標、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面開展相關研究的感受與思考。
其他與會嘉賓圍繞“近零碳港口、運河”主題及“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技術成果開展學術交流。
港口海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于2023年設立,該項目針對港口綠色生態建設存在的關鍵問題進行技術研究與應用,主要包括“零碳”港口建設技術、“海綿式”港口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港口航道的疏浚土地資源化利用、煤炭港口粉塵的智能監測與控制四個重點領域,旨在明顯改善港口的生態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項目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提升港口生態環境的質量,改善周邊居民的生活條件,還通過科技創新和示范應用為港口綠色生態建設提供有益探索和實踐,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