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2020年最后一場發布會,透露了哪些信號?
“本周,距離世衛組織收到‘不明原因肺炎’報告正好一年”,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12月28日的疫情發布會上說。
當地時間12月28日,世衛組織舉行了2020年的最后一次疫情發布會。會上,譚德塞回顧了過去一年世衛組織抗擊疫情所做出的努力,同時呼吁全球團結,繼續抗疫。除此外,多名世衛組織官員發出警告,未來可能出現比新冠疫情更嚴重的大流行病,全世界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在28日的發布會上發言。/世衛組織視頻截圖
全球疫情仍在持續發酵。據世衛組織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月28日下午,全球累計確診新冠病例逼近8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76萬例。近段時間,英國、南非發現了變異新冠病毒,并蔓延至全球多國,引發憂慮。
2020年最后一場疫情發布會,世衛組織說了啥?
焦點1:正和英國、南非合作應對變異病毒
譚德塞在開場時回顧了過去一年世衛組織所做的工作,包括宣布疫情為“國際關注的公共突發衛生事件”,建立“獲得抗擊新冠工具加速器”和“全球新冠疫苗計劃”等。
他表示,“世衛組織每天都在與世界各國專家密切合作”,從而“了解病毒發生的所有變化,更好地理解這些變化的致病和傳播原理,以及對現有的檢測、治療和疫苗的影響”。他強調,“只有各國重視并有效檢測,才能發現病毒的變異并調整應對措施”。
其中,他特別提到了世衛組織正在與英國和南非的專家合作應對變異新冠病毒,這將是制定下一步防疫計劃的重要參考。
譚德塞稱,過去一年中,世衛組織和各國專家的合作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這加速了新冠肺炎的檢測、治療和疫苗的研發。他還表示,“必須確保各國不會因透明地分享新的科學發現而受到懲罰”,不應將疫情政治化,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加快科研、挽救生命的首要大事上。”
會上,美國醫生Dan Barouch也表示,通過與多國專家合作、透明地分享信息,參與合作的各國專家團隊都獲得了重要的科研進展。他強調,引領抗疫的應該是科研和國際合作。
世衛組織全球疫情數據。
焦點2:未來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大流行病
據聯合國網站發布的報道,世衛組織高級官員警告,全球并未全面做好抗擊大暴發的準備,未來可能出現更加嚴重的大流行病。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表示,新冠疫情很嚴重,仍在全球快速蔓延,但這“并非最嚴重的那一類。這個病毒傳染性強,也會致人死亡,但目前的病死率比其他新興疾病要低”,“下一次疾病大流行可能更加嚴重”。他警告稱,這次疫情“敲響了警鐘”。
世衛組織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也表示,“這個病毒告訴我們,我們還沒準備好……我們正在進入第二波或第三波疫情,然而我們仍未完全準備好應對這一切”。
世衛組織有關新冠病毒的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科夫(Maria Van Kerkhove)也表示,隨著疫情持續,還將發現更多的新冠病毒變異。但她也指出,目前發現的大部分變異對病毒的傳染性和嚴重程度影響很小,并非所有變異都很重要。
世衛組織推特截圖。
焦點3:疫苗不能保證根除病毒
據聯合國網站發布的報道,會上,專家指出接種疫苗不能保證新冠病毒得到根除。
瑞安指出,新冠病毒很可能會繼續影響全球人口,不能“盲目期待消滅病毒”,“即使疫苗有效率高,也不能保證徹底消滅流行病,我們還面臨著很大的障礙”。他指出,未來新冠病毒可能變成一種地方性流行病毒(endemic virus)。
南非專家Quarraisha Abdool Karim教授表示,盡管疫苗帶來了希望,研發新的檢測和治療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
世衛組織副總干事蘇米亞·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指出,已接種疫苗者仍需采取與未接種疫苗者同樣的防范措施。英國專家戴維·海曼表示,疫苗是“可用來挽救生命的工具”,它將“使我們能夠學會與病毒共存”。
焦點4:精準封鎖才是正解
英國專家戴維·海曼對群體免疫論表示否定態度。
他指出,雖然世界上有“當感染的人群達到一定比例,就能獲得群體免疫”的說法,但是證據已經證明了早期封鎖、定點封鎖才是有效的防控方法。他還表示,專家團隊會“繼續堅持提供基于科學證據的建議”。他特別指出,“亞洲是實施定點封鎖措施的領跑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