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訪談 | 服務,讓正能量循環
志愿者訪談 110
在華僑城濕地活躍著一群普通卻不平凡的人,他們用信念和行動傳播生態文明、推廣自然教育,為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著。今天的訪談對象是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第3期環保志愿教師——駱駝(陳培武)老師。

駱駝(陳培武)是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第三期的環保志愿教師,已經在濕地服務了6年。
起初,駱駝以一名深圳市義工聯環保生態組的“紅馬甲”走進華僑城濕地。

身穿紅馬甲的駱駝
原本,駱駝計劃跟好兄弟木欖老師一起,報名第二期的環保志愿教師,結果因為時間的原因錯過了。為了完整參加系統的學習,駱駝等到第二年第三期環保志愿教師招募時,他規劃好了自己的時間后報名了。
駱駝說,他報名參加的活動,從不輕易取消,在報名服務的時候也是一樣,他回憶,在濕地服務這么多年來,只取消了兩次,都是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取消的。

為訪客講解
這幾年來,駱駝也跟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一起成長了起來,從原本為訪客提供簡單的服務指引,到開展導賞服務,再到能夠為不同年齡的受眾提供不同的課程。看到濕地的活動越來越豐富,見證著濕地的變化,駱駝心生喜悅。

團隊導賞服務中的駱駝
欣賞美景,滋養身心
“在濕地服務,內心得到了凈化,在美好的環境里,心情也會變好,這樣對自己的身心都好,又能服務他人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駱駝說道。
他說,至今,在服務的過程中,總會被訪客問同一個問題:“來濕地可以看什么呢?”如果問問題的是孩子,他可能會跟孩子們講講濕地的歷史故事,講述花草在四季里的不同;如果問問題的是成年人,他會跟他們說,在這里看看風景,壓力會得到釋放......給訪客提供服務,做著跟工作完全不相關的事情,千頭萬緒消散了,煩惱也少了,這也是駱駝多年來熱衷義務服務的重要原因,也是在這個焦慮的時代,在繁忙的城市里,仍有一群不求回報的志愿者在行動的原因吧。

環保日活動中,與孩子們互動
服務,讓正能量循環
記得有一次,一位訪客對濕地里沒有垃圾桶這個現象非常不理解,駱駝老師陪著他從西門一直走到了東門,一路上跟他講解華僑城濕地“無痕濕地”的理念,聊聊垃圾分類的意義,訪客直到離開的時候對這一理念仍心存質疑。過了大概一周,那位訪客再次到訪濕地,恰巧又遇到了駱駝老師,他跟駱駝老師分享道,聽了他的講解,自己回去經過觀察和思考,理解了濕地撤掉垃圾桶的用意,雖然訪客需要沿途自己收好產生的垃圾,但這樣做對改善環境,對提升大家減少產生垃圾的意識和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是有促進作用的。
能夠影響一位訪客,改變一個人的觀念,駱駝感到欣慰,他說,不能一味地向這個城市索取,也要為她付出!不僅在濕地,駱駝在跟朋友的聊天中也會聊起在濕地服務的故事,傳播正能量,他相信,正能量可以因此良性循環。
在70多分鐘的訪談過程中,駱駝提到最多的兩個詞語是“服務”和“開心”。近年來工作越來越繁忙的他即使減少了無線電和釣魚等興趣愛好,但他仍然堅持抽空來濕地參加志愿服務,在這里服務的過程很釋壓,很開心。
“華僑城濕地是一個可以聚集人心的地方。”駱駝說,為了參加今年的志愿者感恩表彰會,將出差的時間推遲了一天,在活動中,見見老朋友,認識新朋友,了解濕地最新的動態,感受濕地新鮮的氣息。他說,“華僑城濕地就像一個筆記本,每年寫幾頁,到了第6年已寫滿了一本,未來還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書寫。”
文字: 小荻
排版:土撥鼠
圖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小荻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